我需要时间去改变

急需!!!因理想改过自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1:22
  周处除三害
  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周处,至今许多人都知道他除三害的故事。
  周处是江苏宜兴人,从小死了父亲,缺乏家庭管教。他力气大,喜欢骑马打猎,可是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和人争斗,做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干,不讲理也不管后果。在村子里为所欲为,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村里人讨厌他,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一边叹气一边议论着什么。他走过去问:“现在天下太平,又丰收了,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老人说:“三害不除,人们哪会快乐呢?”周处忙问:“什么三害,快说给我听。”老人告诉他,一害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长桥下的蛟龙,该说第三害了,老人闭口不语了。周处性急,非让老人说不可。老人就说:“要问这第三害,就是欺压乡邻的恶人,弄得大家不得安生。”周处没想到这第三害是指自己,看见大家看着他,以为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算得了什么,我去除掉它们。”大家都说:“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这可是大好事,我们一定感谢你。”
  周处真的除三害去了,他背着弓箭,带着钢刀,迈开大步,爬上了南山,用弓箭射死了张牙舞爪的猛虎。他又来到了长桥,纵身跳下了水,去擒拿蛟龙。那蛟龙异常凶猛,周处和它在水中搏斗起来,蛟龙顺水下游了几十里,周处紧追不舍,三天三夜没上岸。
  村里的人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了,大家就互相道贺,庆祝三害已除。
  可是周处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杀死了蛟龙,爬上了岸,回到了村里。他一见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三害之一。他难过极了,心想:一个人被看作和吃人的老虎、害人的蛟龙一样,还有什么意思。他痛下决心,改过自新。
  周处去访问了名师,经名师指点,他回到家乡,振作起来,改变了以前的所作所为,不再专横无理,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尊老爱幼,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
  周处这种勇于改过的行为,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后来有人推荐他在吴国做了官,西晋灭吴后又出任晋朝的官吏。他为官清正,大家都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清官呢!

  孔子认错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乘车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海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就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孩子一行领进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边哲学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三个弟子:“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个回答2024-02-27 07:22

工作表现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工作中努力寻找新的工作措施,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做好记录,这个纪录很重要的话,就作为一个近期的一个工作重点,一旦自己定下来,寻求认可后,就认真的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做好执行力度。

工作表现方面不足如何改进

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的、经常性的和同事交流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工作上的意见,用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要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合作共事。试着转变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做好换位思考问题。

同时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要务,在当前形式和环境中,不断的学习,才不那么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我们需要为孩子做哪些改变求解
1个回答2024-03-02 20:39
比如老师会向家长告状、给家长施加压力,等等,再加上众所周知公立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孩子们都苦不堪言,所以我对公立学校及其老师一向敬而远之。

读完何老师的书,第一个感叹是--何老师真不愧是多年实践锤炼出来的专业人士,百炼成钢了!透过文字,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的爱心、耐心、细腻、体贴,书写得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甚至可以说有些婆婆妈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故事,将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必要性、沟通的内容和手法以及如何养育孩子等方面的内容都写得无微不至,并且叮咛、嘱咐、强调,掰开了揉碎了,讲完故事作分析,分析之后再列出贴心提示,堪比“大全”、“手册”

,但这恰好是读者需要的婆婆妈妈。这本书虽然是讲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但涉及的范围却不仅仅是成年人之间的事,它更多地谈到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曾经有家长这样评价我--“小巫就像是孩子们的辩护律师,永远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读何老师的书,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何老师也像是孩子们的辩护律师一样,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孩子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内心和表现,呼吁老师和家长共同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爱孩子,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家长和老师沟通,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看来,成年人之间是同盟,是协作关系,既不是互相推诿,也不是互相别扭。何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教育不是一个人苦撑。

比如,家长可以在老师面前倾诉教育孩子的苦恼,与老师分享教育孩子的快乐,与老师聊聊生活压力,与老师谈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的期望,甚至在老师面前哭泣不是弱者的表现。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教育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任何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不是一个人苦撑起来的,而是整个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想,任何真正珍惜儿童生命的成年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辩护律师这个位置上来思考和行动。这其实提高了对老师和家长双方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在沟通中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态度友好。何老师指出,

我自己孩子的学校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家长,每到教师家长见面会时,事无巨细地追究孩子的学习。闹得每次新老师见了我也以为我是同类家长,干脆主动向我详细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则打断他们,告诉他们学习是我最不关注的事情,我们聊别的。

见到老师只谈学习,典型地体现了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并不理解孩子诸多方面的需求,只是片面地将老师当作教书机器,将孩子当作考试机器。讨论孩子的学习,无非是按照家长自制的使用说明书,检查这两台机器的零件是不是还没生锈呢。

遗憾的是,老师和孩子都不是机器,家长的自制说明书也查不出其运作是否良好,更无法控制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何老师提出的新颖观点之一就是谆谆嘱咐家长,要与老师交流孩子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生活习性、社交特点和情绪变化,也要及时沟通孩子的家庭环境。何老师认为家长和老师沟通时,“少谈孩子学习问题”,“认识孩子是为了更好地沟通”

,教育者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掌握得越细致,也越能够理解孩子,越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当孩子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时,老师也能做到临阵不慌,积极应对。我想,如果多一些像何老师这样细心的人,那孩子的成长将会更加健康和快乐。

孩子在学业方面的表现,实际上是其家庭氛围及养育方式的副产品。如果孩子在学业方面出现困难,其根本原因往往不在于孩子本身,因此解决方案也往往不是加强他的学习,而是需要身边成年人改变对他的态度。

很多时候,孩子学业方面的障碍,或者行为方面的问题,并非老师没教好、没管好,而是老师和家长都不够了解这个孩子,不知道最适合这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以及沟通渠道是什么。孩子则被夹在老师和家长中间,觉得谁都不理解他,既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也满足不了老师的要求,但每个人的矛头还都指向他。可想而知,如果再将工夫下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负担该有多沉重!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从这本书里汲取到很多宝贵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好像是写给家长看的,但所有关心孩子教育的成年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个回答2023-03-15 23:52
一共有多少个字呢?
对待的事物不同,方法也需要改变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6 17:12
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
【解释】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正音】宜;不能读作“yì”。

【近义词】因势利导

【反义词】一成不变

【例句】我们应~;不能求简单化一。
需要几本改变自己的好书!
1个回答2024-02-24 18:33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M.斯科特.派克)。希望能够给你一丝帮助。
童年一书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个回答2024-02-26 22:08
童年一书需要改进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拥有纯洁纯真的童年!童年书写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曾走过的稚嫩的脚印,滋润着我的幼小心灵……
童年既是苦涩的,又是甘甜的.苦涩我所犯下的错误;甘甜我拥有,享有幸福,品尝着幸福的滋味!童年中充满着许多回忆,他们像无数个摄像机,记录我所有香甜与难忘的回忆……
童年一书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个回答2024-03-01 07:18
童年一书需要改进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拥有纯洁纯真的童年!童年书写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着我曾走过的稚嫩的脚印,滋润着我的幼小心灵……
童年既是苦涩的,又是甘甜的.苦涩我所犯下的错误;甘甜我拥有,享有幸福,品尝着幸福的滋味!童年中充满着许多回忆,他们像无数个摄像机,记录我所有香甜与难忘的回忆……
我就是我,我不需要改变!
1个回答2024-03-17 14:37
对的,楼主我支持你的观点.任何事都是不可以强求的,在任何时候坚持自己的选择,只要你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