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历史上谁和包拯一样 要有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12 22:32
狄仁杰



狄仁杰官居宰相,参与朝政之时,也正是武承嗣显赫一时,踌躇满志之日。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死。”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复严备。狄仁杰拆被头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去其棉。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其冤状,持书上告。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弄清楚是伪造的。于是下令释放此案7人,俱贬为地方官。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如此,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才智机谋死里逃生。以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请诛之,都被武则天拒绝。
历史上包拯头上有月牙吗
1个回答2023-02-13 15:50
没有,那是虚构的
历史上的包拯是否真有其人?
1个回答2024-03-11 19:51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包拯在开封做了一年多的开封府尹,肯定解决过不少民事纠纷,但是说他断案如神,甚至达到"日判阳间不平事,夜审地狱冤屈案"的地步,恐怕有些言过其实。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历史人物包拯有这个人吗?
3个回答2022-12-04 03:30
有的,北宋期间,但他的大部分事迹,都是后人编的。
宋史 包拯传
1个回答2022-09-03 15:15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历史上包拯、庞太师怎么死的?最后谁赢了?
1个回答2023-01-11 05:01
少年包青天迷~我也是
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吗?
2个回答2022-11-29 09:29
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啊,名字叫包拯的啊!只不过没有文艺作品里那么神话便是了
历史上有没有包拯这个人啊
1个回答2022-12-02 15:20
在包拯的家乡合肥,有他的家的遗址和纪念馆。
包拯的史料记载
1个回答2022-12-12 07:57

《包公墓志铭》
《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肃公拯》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七·宋》

包青天(包拯)为什么会名垂千史呢?
1个回答2022-12-28 13:47
因为包青天的名声被史学家美化了,所以说他才可以名垂千史,实际上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会断案的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