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自我认识教案演讲

认识新班教案大班
1个回答2024-02-19 21:07
怎么看出主力的动向?
我想第三位砌墙工人的命运大家也会猜到,他成了前二位的老板。
认识7 8 9数物结合小班教案
1个回答2024-01-22 13:19
 活动目标:

  1. 注意地倾听老师讲故事,并观察画面中的变化,猜想谁在家?

  2.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型:“咚咚咚,请问有人在家吗”

  3. 通过故事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学说短句。
大班语言活动认识动物教案7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5 10:20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 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 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 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 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1个回答2024-02-07 04:25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

  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

  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谢你们,所以给你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的礼物是什么形体的?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长方体2

  大班数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小班《认识动物》教学教案
1个回答2024-02-07 08:25
主题目标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 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 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 课时划分: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 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幼儿园小班认识新朋友教案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6 16:41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物体方位上下里外?
1个回答2024-01-20 05:07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

  

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活动准备: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

  活动重点: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

  活动难点:能完整的讲述句子。

  活动过程:

  

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2、游戏—找方向:

  “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

  教师边拍屁股边说: “快到我的后面来。”

  依次:边捏鼻子边说:快到我的前面来。

  边拉耳朵边说:快到我的旁边来。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

  “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

  

3、游戏—捉迷藏:

  “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

  分组游戏: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轮换进行游戏。

小班语言认识中秋节教案
1个回答2024-01-22 20:3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老师小结。
  五、分享月饼。
  活动反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小班认识大自然的教案及反思?
1个回答2024-02-01 22:50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小班语言教案 认识大老虎
1个回答2024-02-12 00:21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