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儿童版咏柳

唐诗咏柳
2个回答2022-07-10 13:15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 咏柳」 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04 21:32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咏柳》的作者是谁?
2个回答2023-01-25 13:48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唐诗咏柳的作者是谁
2个回答2022-12-12 20:45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咏柳》贺知章
1个回答2024-03-13 17:26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诗素描 咏柳
1个回答2022-07-14 15:50
《蝶恋花》: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咏柳.(唐).贺知章
3个回答2023-03-21 06:40
一个其实很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不多,可是每一篇都非常有名的,他和李白基本上是齐名
唐朝的贺知章有《咏柳》还有什么诗
1个回答2023-02-12 14:36
春雨,咏鹅,从军行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3-21 15:27

《唐诗三百首》,是清朝人孙洙编选的。孙诛,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生性聪颖,家贫好学,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及第,做过知县,颇有政声。他遍览群书,精选出唐诗310首(道光年间注者增为313首)。为什么取名“三百首”呢?大概是效仿孔子删诗而成“诗三百”之义吧。

唐诗三百首山村咏怀
1个回答2024-02-12 16:53
《山村咏怀》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旦槐御。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明罩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模岩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