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逐字稿

青蛙卖泥塘逐字稿?
1个回答2024-01-23 15:4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题目是《青蛙卖泥塘》,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1、激趣导入: 师:(出示青蛙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 师:对,它就是青蛙,今天它来到这里就是给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师:(板书)《青蛙卖泥塘》。 2、课题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的为学习这篇课文扫清了障碍。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首先观察一下本课的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死的?
1个回答2024-01-20 15:44

卖火柴的小女孩终于抽出了一根 “终于”体会到当时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自己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

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扩展资料:

这篇童话为了更好地反映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作者把故事安排在大年夜这个特定时间里来展开是很有深意的。大年夜正是家人合家欢聚,寻欢作乐之时;而可怜的小女孩。在这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孤苦伶仃流落街头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作者通过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像与冰冷的现实作对比。第一次幻象,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是因为在现实中寒冷,说明饥寒交迫。第二次,小女孩看到烧鹅向自己走来,是因为在现实中饥饿,说明渴望美食。

第三次,小女孩看到圣诞礼物,是因为没有快乐,说明向往快乐。第四次,第五次她看到了奶奶,还带着自己飞走,是因为没人爱抚,说明渴望得到爱抚。

什么是逐字稿?
1个回答2024-01-20 23:11

逐字稿通常应用于学术研究中的访谈、或是需要将演讲内容完整保留时。一般会先录音,再请专人将录音档逐字打成电子档或逐字书写成文字,即为逐字稿

逐字稿应该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2 13:10

逐字稿写法如下:

1、确定主题,指引方向。

2、列出提纲,清晰明了。

逐字稿的主题确定之后,不要着急的动笔去写,先想一想书中哪几个地方出现了 我们的主题所讲的内容,把整本书快速的浏览一遍,找出和主题内容相关的部分并做好标记。

再从这些做标记的部举敏陪分中提炼出几个小标题,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列提纲,其实正蠢不管是写逐字稿还是平时写文章,列提纲,对你所写的内容都是大有益处的。

主题和提纲被我们确定下来之后,逐字稿的框架也就搭建好了,有了框架之后,我们就对逐字稿所要讲的内容更加的清晰明了了。

3、填充内容,有血有肉。

好的分享稿,除了需要有框架,还需要有好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对刚刚建立好的框架填充相关精彩的内容。填充的内容开头要吸引,有伏笔,让人忍不住要听接下来的内容,要有干货接地气、有案例。

切忌大段的摘抄书中的原文,要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文字不能太过于严肃或者生硬,不然大家听不懂,多讲故事,大家会更有兴趣的听下去,而且还能更好的理解你所讲的内容。

4、练习讲稿,发现问题。

自己进行检拿悄查,就是自己讲给自己听,讲的过程中要录音,说完之后,再回听自己的录音,检查自己的语音语调,句子之间是否连贯,文章有没有生硬之处,把这些所有出现的问题全部收集起来,然后再针对每一条反馈去进行修改。

5、修改内容,精心雕琢。

6、反复打磨,匠人精神。

我们的逐字稿,在分享之前,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寻求反馈,以作品的思维来打磨逐字稿。

7、坚持到底,收获满满。

逐字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6 12:01

逐字稿,就是在学术研究中的访谈、或是需要将演讲内容完整保留时,一般会先录音,再请专人将录音档逐字打成电子档或逐字书写成文字。

简单一点讲,就是做一场分享之前,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来。

在日常工作中,考研或找工作,都需要面试,提前写一个自我介绍,设想可能提的问题,都一句句写下来,并且掌握熟练,这会让自己在紧张的情况下都可以稳定发挥。不止面试,做销售或市场与客户沟通;升职加薪跟老板提要求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准备。

逐字稿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01 21:37

要编写一篇逐字稿,大致需要经过明确讲解内容、撰写草稿、润色、排版,反复推敲和修改等多个阶段。

1、明确讲解内容

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还是在教学课堂中进行讲解,都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听众。在明确了主题和目标听众之后,需要制定一个详实的提纲或大纲,将要讲解的内容系统性地组织起来,确定每部分的核心内容。

2、撰写草稿文字

草稿文字是即兴演讲或讲座的结晶,通常不会像正式演讲稿那样严谨而完整。在撰写草稿时,需要根据提纲或大纲中拟定的内容,按照逻辑燃蚂顺序从头到尾不间断地继续书写,确保所有的想法和内容都被包含在里面,并且文笔清晰明了,语言表述准确。

3、润色

在撰写完成初稿后,需要检查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和用词是否正确精准,对常见易错点进行核对,防止出现错误和疏漏。此外,在逐字稿排版时需要罩庆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条理性,使其有助于更好地传达思想、信息和感情,让听众更容易地理解。

4、排版

在逐字稿排版中,需要将所有内容依照演讲或教学的结构和时间顺序进行排版。根据提纲或大纲调整全文框架,如确定标题、副标题、段落、缩进等格式,避免长段落和难以理解的句子,消除歧义和模棱两可的陈述。

5、反复推敲修改

在反复推敲和修改中,针对突出段落和关键词等地方加强表述效果,形式化地注释补充必要信息,检查文字的可读性。皮闷埋在这过程中优化状况和效果,最大限度减少演讲者可能的失误和口误,同时确切地表达内容和态度,传达出强有力、清晰且令人难忘的信息。

老人与海逐字稿?
1个回答2024-03-13 01:17

老人与海 那老人再一次扛起他的桨,朝海边走去。这时候远处的地平线刚刚出现白色。借着微弱的天光,老人理了理他的鱼钩、鱼叉和那张绕在桅杆上的旧帆。 (老人)已经第八十五天了,一条鱼也没有打到。我好像已经老了,开始背运了。可我的胳膊倒还是有着劲儿的。 (旁白)他慢慢地升起那张补过几次的旧帆,那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远不会失败的旗帜。 (老人)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刺痛了我的眼睛,这耀眼的阳光已经把我的眼睛刺痛了一辈子。我感到有点儿老了,有点力不从心,可年轻的时候我是个好水手啊。 (旁白)不知过了多久,老人发现,那绿色浮杆急速地向水里沉去,他拉了拉鱼绳,感到了沉重的份量。 (老人)我钩住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啊,它几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鱼有这么大的劲儿呢,它只要一跳,或者往前一窜,就会要了我的命。 (旁白)老人全身心地等待着他和那条大鱼的最后搏斗。他想,他这辈子不会再遇到这么大的鱼了,他要最后再赢一次。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老人感到寒冷。他望着满天的星星,他的那盏哈瓦纳渔灯也不像从前那么明亮了。那条鱼拖着老人的小船在海上游了一夜,老人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这么长时间。第二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老人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老人)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地斗一斗吧。我和你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是谁,我知道你是谁,用你的大尾巴来拍碎我的船,用你那坚硬的长刎来刺穿我的身体吧,我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不会后悔,死在一条金枪鱼的手里。 (旁白)当夜晚再一次降临,老人精疲力尽,甚至昏迷。 (老人)它不会有那么大,不会的! (旁白)它就是那么大,大得出乎老人的意料。老人看见了鱼的尾巴从水里露出来,满身紫色条纹,它伸展着巨大的胸鳍,围着小船打转转,老人看见了它的眼睛。 (老人)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叉死它,就是它撕碎我。 (旁白)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绵软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然后站起身来,将鱼叉举过头顶,他将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老人)来吧,冲着这儿来吧,作一次临死前的最后的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力气了,我跟你磨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嘿!老兄,我还从来没见过比你更大、更美、更沉着的鱼呢。 来吧,我们都快死了,看看我们究竟,谁杀死谁! (旁白)那条鱼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它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长刎就像一把利剑! (老人)哎…… (旁白)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鳍挺在空中,高过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气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它跳出水面,跃向天空,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都展现出来,而后,“轰隆”一声落入水中。 (老人)哈哈哈哈…… (旁白)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条鱼,那条他一生都没有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用了最瘫痪的躯体,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把小船拴在大鱼的身上。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让他带着鱼走?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使老人再一次站立起来。他重新举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老人)这不公平,你们这些厚颜无耻的强盗,真会选择时机。但我不怕你们,我不怕你们,我不怕你们!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你们打不败他! (旁白)当老人终于回到出海时的那个港口,天空第三次黑暗下来。他的船边只剩下大鱼粗长的白色脊骨,夜晚的潮水摇晃着那条美丽硕大的尾巴。老人无力上岸回到他的小屋,就在船上躺下了。头枕着那张补过几次的旧帆。 (老人)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旁白)老人在船上睡着了。他梦见年轻时候的非洲。他梦见了——狮子。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为什么小女孩不卖出火柴她的爸爸就打他?
1个回答2024-01-29 15:04
没为什么,要责怪就快那时的封建思想,不只她老爸,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逐字稿怎么整理成书面稿
1个回答2024-03-01 23:13
逐字稿整理成书面稿首先要确定主题,指引方向。然后列出提纲,清晰明了。再填充内容,使书面稿有血有肉。练习讲稿,发现向题,精心修改,反复打磨,匠人精神。收获满满。
《卖火柴的小女孩》她5次划着火柴分别幻想到了什么,现实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22:07
1.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体会它的作用。
提示: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了,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含义:
提示:这些含义深刻难理解的句子①要充分朗读课文②要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他的字面意③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含义,也就是说明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即要说明什么?表达什么?揭露什么?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出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她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比着写?)
提示: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美丽的金发上落着洁白的雪花,确实很美,但她顾不了这些,因为饥饿寒冷缠绕着她,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尤其是大年夜,这是人们盼望的一年中最欢乐最美好的日子。这样对比着写可以看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突出了小女孩的冷、饿、生活的悲惨,说明那个社会多么的不合理。
(2)“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提示: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把他放在全文结尾有什么意思?)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冻死了,但谁也不知道小女孩曾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把他放在全文的结尾使我们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样的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景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而结局却是冻死街头。美丽的幻景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痛恨那个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深切的同情。
解词造句】
[拖鞋] 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
[摇篮] 供婴儿睡觉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围裙] 工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
[哆哆嗦嗦] 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本课中的哆哆嗦嗦指饥寒交迫使小女孩浑身不住地颤抖。例:寒号鸟被西北风吹得哆哆嗦嗦。
[烤鹅] 一种挂在特制的炉子里烤熟的鹅。
[圣诞树] 圣诞节用的松树、枞树,树上装饰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的礼品等。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大年夜] 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除夕。
[富商] 拥有大量财产的商人。
[橱窗] 指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货物的样品。
[灵魂] ①相信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身上的主宰人活动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身体后人就死亡。②人格,良心。本课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一个人有一个灵魂,人死亡后灵魂升到天上去。
[喷香] 形容香气非常浓厚。例:桌上的饭菜散发出喷香的热气。
[穷苦] 贫穷困苦。例:那时,他们一家人过着穷苦的生活。

【近义词】
奇异(奇特)穷苦(穷困)慈爱(慈祥)

【反义词】
飞快<缓慢> 温暖<寒冷>
精致<粗糙> 慈爱<冷酷>
明亮<暗淡> 光明<黑暗> 快乐<痛苦>

【词义辨析】
[温暖温和] 都是形容词,都有温度不冷也不热之意。“温暖”强调不冷,含有“使人感到舒适”的意味,多用于气候、阳光等。“温和”强调没有冷意,可用于气候和环境,也可用于性情、态度、言语等。

【难句讲解】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这表明小女孩家里非常穷。她自己没有鞋,寒冬腊月出门,穿着一双大拖鞋,就连这样大的拖鞋也一直是她妈妈穿的。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句话讲小女孩想从许多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擦燃了暖暖手。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自己却点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她敢吗?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
3.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小女孩的幻想,说明小女孩在那个现实世界中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要想“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只有推翻那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4.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位小女孩临死时“嘴上带着微笑”。人们看见了她那小小的尸体,只是淡淡地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谁也不关心她。可是作者却深入到小女孩临死前的心里。她看到过许多美丽的东西,尽管那是幻象;“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她得到了人间的慈爱;奶奶把她带到“新年的幸福中去”,她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死去。而这些是“谁也不知道”的。

【佳句赏析】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小女孩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可以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只因为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必须出来卖火柴,为家里挣一点钱维持生活。多么“可怜的女孩”啊!这段描写,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2.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这道“奇异”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这对于一个“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3.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温和的奶奶就会不见的。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这句话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

【句式变化】
一、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没有用。
二、缩句:
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烤鹅冒着香气。

【内容提要】
本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章法结构】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4节):讲在下着雪的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第二段(第5—11节):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
第三段(第12、13节):讲小女孩死了。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写作特点】
一、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了五次火柴,出现了四次幻象。作者把现实同幻觉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在鲜明的对比中使我们认识了旧制度的不公平、腐败与丑恶。
二、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幻象中的最幸福的时刻冻死了。她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这个回叙性的结尾,及结尾中的“美丽”、“新年的幸福”等词语更突出地衬托出了结局的悲惨。

学习要点提示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的合理想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扩展
1.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如果说,小说使安徒生成名,那么童话故事则使他永垂不朽。
2.为什么小女孩的火柴在墙上一擦就燃起来?
我们现在用的火柴,必须把火柴头同火柴盒上涂着的红磷磨擦,火柴才能燃起来。但早年的火柴并不是这样的,它用黄磷和硫磺做成火柴头。黄磷的燃点很低,温度达到60℃便能燃烧。这种火柴只要在表面粗糙的地方磨擦便能起火。课文中的小女孩卖的就是这种火柴。由于这种火柴不太安全,已经被现在的火柴所代替。
3.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来说明一个道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