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辛追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追随刘邦?
3个回答2022-10-25 12:36
一个人想要让大家都追随你,首先必须要让大家都相信你是一个有能力且心胸宽广的人,这样大家才会积极让你靠拢,因为跟着这样的大哥混,前途和待遇肯定不会很差。
接着,你必须要有真正的识人能力,能够从这些向你靠拢的人当中,识别出真正的人才,并给予破格重用。
冒顿辛辛苦苦围住刘邦,为何听老婆说一句话,就把刘邦给放了?
3个回答2023-10-24 21:50
陈平用花钱贿赂了冒顿的老婆阏氏,于是阏氏在冒顿雹让李面前请求其放过刘邦。而根源迟本原因就是滑拦冒顿对于此战的预期已达到,他也在考虑停战,本意并不想杀刘邦。
韩信和辛追的关系?刘邦真的以她来威胁韩信吗,要史实!
3个回答2022-08-02 15:15
韩信与辛追的关系,在史料中是没有记载的。
刘邦手下大将_刘邦的大将有哪些
2个回答2023-08-15 16:12
韩信
樊哙
英布(由项羽那叛逃到刘邦那的)
萧何
张良
汉王刘邦的电视剧《汉王刘邦》
1个回答2024-03-19 11:37

片名:汉王刘邦
片长:11集
时间:1993年
出品:中国中央电视台影视部
澳门新毁磨国际发展公则余薯司
汉中市人民政府
出品人:关亮初
制片人:薛登安
导 演:刘浩学 徐龙
编 剧:薛登安、孙者曾培仁、郑永德

刘邦的用人之道是什么,刘邦的谋臣有谁?
1个回答2024-04-10 06:45

第一,刘邦识人善用,唯才是用。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萧何善于管理内务、财政,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运送粮饷;韩信作战英勇,深谙用兵之道,就派他带兵百万攻占各地;张良、陈平很会统筹布局,谋划战略,就采用他们的计策。刘邦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其他的只要相信部下交给部下去做。第二,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包容性,手下的出身,强盗、贵族、无业游民、屠夫等等应有尽有,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在他的手下,有不少叛将和降将,韩信原本隶属项羽阵营,陈平先前是魏王的人,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刘邦;雍齿曾经背叛过刘邦,但最后还被封侯了。第三,刘邦坦诚对待下属、用人不疑、从谏如流。他与手下称兄道弟,相信和尊重他们,所以他们也都如实禀告,用心谋划和出力。鸿门宴前,张良、韩信就直接问刘邦是否能打败项羽,刘邦承认打不过。对于几次易主、盗嫂受金的陈平,刘邦也曾怀疑过,但他直接去问了陈平,听到解释后还表示歉意。第四,刘邦大方封赏有功之人,刺激部下的效忠热情。不管是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建立汉朝时,刘邦都不令色奖赏部下,登基后,除了萧何、彭越、韩信等人,他还封赏了与自己有过节的雍齿。第五,作为一个谋略家,刘邦在信任之余,也有适当的防范,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他虽然信任萧何,但也会在私下里控制,有所防备。《史记》中列入“世家”的只有肖、曹、张、陈、周这几人。

项羽追杀刘邦的时候,他为何丢弃自己的子女?
1个回答2024-02-15 18:39

面对自己的子女,首先保护子女,然后牺牲自己。就像韩红唱的天亮了。原型是一对夫妇,在坐缆车游览的时候,缆车出现危险。第一时间,他们托起自己的儿子,然后两人牺牲了这是发生现代的事情。

但是当初项羽在追杀刘邦,刘邦带着自己一家妻儿老小逃跑的时候,刘邦却非常狠心的丢弃了自己的儿子,有人还说这是大智慧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刘邦没有经过上层或者说是精神素质方面的历程,出身决定了他的精神世界,为了目标不择手段,这与骨子里有贵族精神的项羽不同,他没一定的底线,这也是他不放心萧何、韩信等大功臣的内在原因。

再者当时的局面下,如果车辆跑的太慢,最终追兵上来,下属队伍都会跟着遭殃,刘邦作为开国之君,对下属的了解和对人性的洞察,谁都会有逃生的欲望,他自己亲自扔掉自己的孩子,也是料定夏侯婴不会不顾孩子,同时做到了收买人心,不可谓不高明,不知道这算不算大智慧,你是怎么看的呢?

刘邦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2-10-05 11:03
哪个刘邦?历史上倒有个刘邦,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出生的时候秦朝都还在!
刘邦是那里人?
1个回答2022-11-06 04:08
江苏沛县,人称“沛公”。
刘邦都有哪些小名
1个回答2022-08-14 02:31
都不是啊
叫刘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