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戒

曾国藩的六戒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5 08:41

曾国藩的六戒

曾国藩是如何戒烟的?
2个回答2023-11-21 01:50

吸烟的人或者身边有吸烟的亲近的人或者戒过烟的人都知道一旦习惯吸烟,想要戒掉是非常困难的,戒烟需要巨大的毅力。

尤其是烟瘾一上来的时候,整个人就会变得焦躁,心里都跟着痒痒,但是一吸上烟身心就放松了下来,所以人们才会对烟产生依赖,难以戒烟成功。

曾国潘也曾有戒烟的苦恼,他吸的烟是水烟,烟劲儿要比现在的烟卷大很多,戒起来更困难,但是曾国潘做到了。戒烟初期,曾国潘也很痛苦,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痒的不行,也一度想要放弃戒烟,甚至戒烟途中还跑出去买烟袋,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都是戒烟的正常现象,也是常有的过程。但是曾国潘重新抽完烟看着满屋子的“仙雾缭绕”懊恼的不行,下定决心,坚决不再吸烟了。历史总是相似,开始的几天曾国潘和第一次戒烟一样,但是他忍住了,没有跑出去买烟袋。

十多天过去了,曾国潘整个人瘦了一圈,精神也萎靡不振,但是他依旧坚持了下来,一个多月过去了,曾国潘已经不再想吸烟,时间越久,他对烟的思念就越淡,最后戒烟成功。

曾国藩六戒译文
1个回答2022-09-15 09:19
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三戒原文?
1个回答2024-01-12 05:10

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

嘴巴是用来说话的,好论人长短,几乎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的人知道怎么把握分寸,有的人却信口开河,曾国藩也不例外。但他终于悟出了很多磨难都是“多言”惹的祸,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留心,每天都把见的人、说的话、看的书通过日记记录下来,以此反省自己的得失。改善了语言之后,曾国藩为人处世更加圆融,人际关系也从当初的四处碰壁发展成后来的左右逢源。

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根源。一个人容易被人激怒说明这个人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我们常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曾国藩要“戒忿怒”其实就是想营造一个平静如水的心理环境,保持积极的人生观。

众多人忙忙碌碌一生,都在为功名利禄而奋斗,一些人甚至把这些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只是有的时候,富贵就如同火中取栗,栗没有得到,反而伤了自己。“戒忮求”,是曾国藩悟出的一大智慧。

扩展资料

曾国藩的人格修炼对其事业很有帮助,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的人格修炼:

1、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2、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3、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4、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5、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曾国藩是如何戒掉自身毛病,成为一代圣人的?
1个回答2024-03-29 01:32

曾国潘可以说是晚清重臣,但是他的家境并不显赫,他之所以能够有着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戒掉了他身上的很多坏毛病。方法就是经常斥责自己。没错也就是自省。就简单三个字“学,思,做”

曾国潘在28岁的时候,成为了当时军机大臣的门生,年纪轻轻,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因为他性格上的一些缺陷。让他在京城蹉跎了两年。30岁那年他突然醒悟,看到了这样下去不行,于是知耻而后勇,安心读书,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识,道德修为。

这个“学,思,做”“学”就是有毅力和恒心学习圣人的言行;“思”就是有悟性,能够思考出自己的心得;“做”就是要用心,一心一意,静下心来做事才能够做得好,才有所作为。

为此,曾国潘用心三除,摆正自己的心态。

除去了心中的杂念,安心下来读书学习;除去“懒”,他通过日课的方式来学习,每天都给自己来定计划,然后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他曾经在日记里面总结过“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 皆以一傲字致败。”

还有就是除去“贪婪”,这也就包括了钱财和权力,同时他也通过“静坐克己, 静坐反思”来反思自己,来检讨自己。

所以,曾国潘之所以能够戒掉这自身的毛病,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是什么,这些毛病存在的危害,还有就是他有着超强的毅力,能够改变自己。同时他的方法也是正确的。

曾国藩的“人生四戒”,不戒难成大事,你都做到了吗?
3个回答2023-07-07 22:00
千万不要攀比,不要太过于自信,不要太过余悔于贪心,然后不要太懒。我都做到宏盯了,平时知足常乐,而且特别竖绝正上进,也不会和人比较。
曾国藩智慧,人生有哪6戒,不戒之人难成大事?
4个回答2022-06-03 05:52
第一戒就是,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二戒就是,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三戒就是,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四戒就是,久利之事勿为,众郑之地勿往! 第五戒就是,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第六戒就是,勿以小恶弃人之大美,勿以小怨忘人之大恩!
曾国藩的电视剧,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或电影
1个回答2024-01-29 21:51
1.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有:《魂断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国》、《走向共和》等。
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3.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4.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5.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电视剧,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或电影
1个回答2024-03-25 23:34
1.关于曾国藩的电视剧有:《魂断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国》、《走向共和》等。

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3.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4.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5.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没有什么又短又有哲理的故事,顺便加上故事名
1个回答2024-05-30 07:47
  勤奋的蜗牛



  “勤勉是幸运的右手,节俭是幸运的左手,两者均可致富。”



  在寒冷多风的冬日里,植物园里一只行动迟缓的蜗牛,正一步步慢慢地爬上苹果树。附近有树上的麻雀和松鼠很好奇地围了过来,着实嘲笑了它一番。

  其中一只麻雀飞过去对它说:“嘿,傻家伙,你不知道这树上已经没有苹果了吗?干嘛还拼命往上爬?”

  蜗牛并没有停下它的步伐,边爬边说:“等我到了之后就会有的。”





  背上的篓子



  “你应该明白人的一生,既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



  有位中年人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非常沉重,生活压力太大,想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禅师求教。禅师给了他一个篓子要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颗石子放到篓子里,然后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就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石头后,禅师问他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走越沉重。”禅师于是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呢?”禅师反问他说:“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拿出来舍弃呢?”那人答不上来。禅师又说:“每个人的篓子里所装的,都是自己从这个世上寻求来的东西,一旦拥有它,就对它负有责任。”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是抓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单纯的喜悦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会被打雷吓著,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著她的车,沿著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

  看了许久,妈妈终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问她说:「你在做什么啊?」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心得】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还你一个灿烂的微笑!



  失去与拥有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著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心得】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





  知道自己「有限」的聪明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著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的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心得】这是孩子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知道借助别人的优势,这是一种谦卑,更是一种智慧。





  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 "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心得】保有生命的热情比了解生存的技巧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