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第七段

《白杨礼赞》第七段仿写
1个回答2023-01-24 09:10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白杨礼赞》第七段分为几层?
1个回答2022-09-27 21:51
第七段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伟丈夫。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第二层:当你……结尾。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明自己赞美白杨树的真实用意。
白杨礼赞段意简短
2个回答2022-12-13 17:33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白杨礼赞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
1个回答2024-02-15 10:29

《白杨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生长环境的外在形象如枝、干、叶、皮、力争上游;内在气质不折不饶;内在精神北方军民,精神意志。

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

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扩展资料:

文章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精神为之一振,感情趋向炽烈。

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下来。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最后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完整。

读白杨礼赞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1-28 09:55
白杨礼赞读后感



这篇课文是我们很早以前就学过的,今天偶尔翻起再仔细读这篇课文,真的我有很大的感触。



白杨树它只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一种平凡的一种树。



它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它是一种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虽然只有碗来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从中我感觉我们就应该向白杨树一样,学习它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就像汶川、玉树地震时,英勇的战士,美丽的白衣天使,还有那些自愿参加救援的人和全国上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人;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1个回答2022-11-12 05:25
矛盾的方法哟
《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3-04-30 02:33
额额额?,不知道
关于《白杨礼赞》
1个回答2022-06-23 11:08
vravrv
《白杨礼赞》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2-12-13 02:17
脏没了白羊的品质
白杨礼赞原文
1个回答2022-10-05 06:20
这么懒,伸手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