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举荐文言文翻译

祁黄羊举荐祁午,祁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1个回答2024-02-27 07:30
祁武会想:父亲这样推荐他,会背上偏心的罪名,我一定要做好中军尉,让别人知道,父亲的所作所为是对的!
祁黄羊举贤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7 03:14

《祁黄羊举贤》主要讲了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解狐和祁午知道了祁黄羊举荐他们,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这么做??
1个回答2024-02-12 04:13
解狐在病床上听到使者说是祁黄羊向悼公举荐自己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激动的说:“我杀了他的父亲,他不记仇,举荐我担任国家的重大官职,真是了不起啊!可惜······”眼泪已经布满了脸面。
祁午知道父亲举荐自己担任中军尉职责,感到责任非常重大。他想:“这是父亲对我的信任,也是国家对我的希望!我一定要担当此重任.”他郑重地对悼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决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祁黄羊为什么要选举解狐和祁午?
1个回答2024-03-09 18:06
因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亲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18:47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原文如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因此,后人便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来形容一个人办事公正无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祁黄羊有关对话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4:29

摘自《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祁黄羊》(又名《祁黄羊去私》)原文如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军事长官),其谁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翻译: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并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解狐称职.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祁午称职.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推荐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背景:

祁黄羊,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祁午,祁黄羊之子.在祁黄羊去世后接替了父亲的职位.

晋平公,在位22年,留下许多人物轶事与典故.

解狐,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为人同样公私分明.

祁黄羊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8:02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祁黄羊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4:56
祁奚荐贤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侯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真是贤德的人。(《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字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历事晋景公、厉公、悼公、平公四世(公元前532年——前599年)。祁奚本是晋国公族晋献侯的后代,他的父亲是高梁伯,因食邑于祁(今天山西省祁县),遂以祁为姓。晋悼公继位,立祁奚为中军尉。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贤大夫,他荐贤、护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受到人民的一致称赞,成为千古美谈。
9祁黄羊的人物介绍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10:34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祁黄羊的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5-14 02:21

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不过问政事。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

祁奚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