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陈德林柳氏贤妻

林冲的妻子贤良淑德,为何林冲要休妻?
1个回答2024-05-21 19:46

其实林冲的性格大家都应该是知道的。在当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时候,他对那些高管高俅之类的人是很软弱的,也就是因为这样一昧的忍让,豪无底线,最后才被逼上了梁山。在监狱中服役也是受尽了欺负。但是大家都知道林冲的老婆可谓是绝对的贤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林冲这么一个情深意重的人要修自己品德高尚的妻子呢?

其实大家还知道吗?就是因为林冲的妻子老被高衙内骚扰。但是林冲这个时候提出了休妻,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不妥?要想林冲走了之后就是娘子一个人在家,肯定还会遭到高衙内的骚扰,那如果林冲和娘子离婚了,难道高衙内就不来骚扰了吗?我感觉反而会变本加厉,当时的高衙内骚扰林冲妻子,还背着一个调戏良人妻子的的骂名,可是现在如果说林冲和他娘子一旦分开,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骚扰了啊。

还有林冲在休书中强的强调,说自己走后让妻子别为了自己耽误自己的前程。其实林冲说这话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算高衙内娶了林冲的老婆,我感觉也就是做一个玩物,做一个小妾。其实从这方面来看,林冲知道高衙内一旦得不到自己的老婆,就会不断的陷害自己。如果得手了就不会再对林冲有任何所作所为,这样想林冲其实也挺自私的。

其实在我看来,林冲之所以会上梁山或者说被陷害,全是因为他软弱的一面,不懂得适当的反抗,害了全家也害了自己,到了妻子死后才知道开始要报仇,当初干嘛的。

什么样的妻子是贤德的妻子?
4个回答2023-08-21 06:23
能够充分相信和认可丈夫的妻子
相柳氏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5-26 22:28

相柳 是洪水之神——共工之臣。 蛇身生有九个脑袋,每个脑袋长相都和人相似。传说他每个脑袋只吃一座山上的食物。他所到之处,地便有陷处便成溪流沼泽。
后来相柳被大禹所杀。他的血膏所流之处,腥气熏天,无法再播种五谷。
为治理这片土地,大禹将腐湿的泥土挖掘出来,堆成土台,就是五帝台。

古代有哪些柳氏名人
1个回答2024-04-07 08:42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书法家柳公权。
宋代词人柳永。
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惠。
《贤德的妻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7-24 06:23
难得的妻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围绕妻子的贤德的一些事例来写
《贤德的妻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8-24 21:45
妻子所要做的,就是“认识那用自己的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让信心扎根在神的信实和话语中,并遵照主的话而行,成长为合神心意的贤德之妻。
关于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的故事
1个回答2023-03-24 12:46
陈寅恪的《柳如是传》
淮南庞氏家族
1个回答2024-03-15 21:21
我是1986年参与搜集安徽庞氏家族资料,于2006年完稿。庞氏宗祠始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在原清朝乾隆23年建祠原址上重建,位于淮南市孤堆乡大孤堆集庞祠村,历时2年,耗资20余万。新建的庞氏宗祠珍藏20多块乾隆23年的建祠碑文及皇帝御赐牌匾。据碑文记载,我们这一支庞氏族人起源于陕西始平郡(今陕西兴平东南)。 属典型的以国为姓,来源于封地。周文王子毕公高,武王时被封于庞。而其子孙中又有封于庞的。庞地一支的后人,便以庞为姓,兴起庞氏宗族。因此,庞姓是周文王之后,源出姬姓,已立姓4000余年。晋置始平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我们现定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为祭祖日。欢迎国内外庞氏后人参观指导。庞氏族谱收藏于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内,欢迎庞氏族人携带有效证件前去免费参观考证。
尉氏县的三贤都是谁。尉氏县的三贤,都是谁,
1个回答2024-05-18 19:27
战国军事家尉缭;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

"竹林七贤"之阮籍,

古称"尉氏三贤"。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学,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献瑞,吉星临门。

祝你学业进步,马到功成。
柳氏<杨柳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9 00:42
二月灞桥,春苔始生,垂柳婆娑。这里便是汉唐盛世长安送别的地儿。柳,谐音“留”,柳枝娉婷又是丽都多情女子的化身,柳叶如眉,柳条随风如招手,所以,柳有“留人”意。大抵当时都要折一段柳枝馈赠远行的人以为归思吧。此情此景,便是“执手相望泪眼,竟无语凝噎”。无语,因为柳枝已代言内衷了,闺中风暖,陌上草薰,很是感伤。其一也。其实,相别的场景好难。走的人和送的人,都有一层未尽之意,别虽一绪,事乃万端,去留之间,其谁能言?二也。

  《章台柳》,并非植于章台一树柳。故事说的是,唐天宝间,日后的大历十才子、当时的秀才韩翊流寓京师,与李王孙交为莫逆。李蓄妓柳氏,人称“章台柳”。韩柳诗酒唱和,互相爱慕。李呢,也是个性情中人,遂将万贯家资与柳氏悉赠韩翊,自己前往华山学道。韩中探花,适逢渔阳颦鼓,遂别柳氏赴侯希夷节度使处任参军。番将沙吒利恃功强抢柳氏,柳拒不从。郭子仪军收两京,韩翊还长安寻柳不遇,随有此词,词牌就取自首句。柳氏闻之,和以《杨柳枝》一词,“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然后,英雄侠士出现了:沙吒利部将许俊感韩柳诚挚之爱,骋马抢回柳氏,遂使韩柳夫妻团圆。于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里唯一和垂柳相关的,大概是他们可能也有灞桥相别吧。故事是不是史实呢,除了这两首应和之作和《章台柳》唐人传奇外,也没其他旁证。但私心窃望这个美丽圆满的故事,是真的。

  因为,缘份就是:万千红尘里,万千跋涉间,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时没有别的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年华老去了,那是中学毕业的时候吧?七天前的南平同学聚会,酒过三巡,微醺的昔朋旧友重拾流逝的时光,道起当年班级里沉醉缘份中的人和事儿。虽然没人挖我的老底,可个中秘密却瞒不过自己朴实的同桌弟兄。穿过时间的巨岩,抬抬手,赠我《采薇》的人,已经走远,江湖两忘。“还君明珠双泪垂”,许我下辈子要当我媳妇的人,大概不会失信吧?此前,任凭我曾经臆想过无数遍重逢的场景和那一瞬间的喜悦,唯一真切触及的,却是别离时的那个细节。

  这个世间,有太多的错。而我,几乎都是一错到底。

  一曲瑶筝空醉月,天帆野渡梦阑珊。

  我,只是过客,不是归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