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桃园三结义

仙桃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3-11-02 04:45
孙悟空吃的么
和桃花有关系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4-06 22:30
陶渊明,崔护,唐寅,侯方域,柳如是。
历史上有关桃花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9 04:07
关于桃花的典故: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仙桃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05 17:30
沔阳属古“云梦泽”。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传说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 夏、商时为荆州域;   西周建立后,周成王封鬻熊之后于荆山子男之田称荆楚,春秋时为郧国、州国地,东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郧、州、隋、绞、廖等国伐楚,为楚国所灭,遂属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于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云梦,驻跸排湖,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水;   秦灭六国后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地属南郡; 汉承秦制,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东境为竟陵、云杜两县。沔阳西北为江夏郡云杜县地、东南为南郡州陵县地;   汉高祖诈游云梦擒韩信;汉武帝时在郡之上复设州,分天下为十三州,仍隶属荆州南郡;   三国时云杜、州陵属吴地,魏蜀吴共争荆州,赤壁之战即发生于原沔阳县南部(今洪湖市)附近,后荆州大部为吴所有,南郡亦属之。   晋灭吴后不久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战事频繁,荆州成为南朝北方军事重镇;南朝地少民多,遂将地划分为较小的郡县便于管理,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设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   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0年),废州陵、惠怀二县,并云杜、沔阳二县置建兴县。北周置复州,州治建兴县,旋为沔阳郡。 湿地公园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沔阳郡为复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改沔州为沔阳郡,郡县治所均设今沔城。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县属复州。贞观七年(633年),州治迁回沔阳。天宝元年(742年),改复州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沔阳。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阳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徵科院。属江陵府。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竟陵、沔阳二县。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徵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县改属复州。宝元二年(1039年),降沔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元右元年(1086年),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郭县。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府治和玉沙县治沔阳城。 沔阳古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阳府为州,州治沔阳城。废玉沙县,并玉沙县地入州,直属湖广政司,领景陵县。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直属湖北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场镇建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建国初期设沔阳专署。1951年时沔阳县并入荆州地区,沔阳县南部成立洪湖县(今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议批准,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副地级市),仙桃市委书记、市长等为厅级副职。 仙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代不乏贤,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
历史上有关桃花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30 23:05
关于桃花的典故: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核桃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1个回答2024-03-06 09:30
传说核桃和扁鹊有关。
有一年,卢氏发生了瘟疫,神医扁鹊带着弟子到玉皇山采药,灵芝、天麻、枣皮、金银花都采到了,独独少了最主要的一味药——核桃。到那儿找核桃呢?弟子子阳建议:进瓮潭沟,向住在瓮城瀑布上面瑶池旁边的西王母讨要。[1]
扁鹊来到瓮潭沟口,被西王母的丫鬟杜鹃挡了驾。说七仙女们正在瓮城瀑布戏水,请君少待片刻。又等了一会儿,杜鹃说,仙女们转移到上面瑶池去了,请君入瓮吧。
瓮潭沟口小肚子大,生得真是像个瓮。扁鹊进到沟里一看,两边山坡上尽是中草药:杜仲、辛荑、山茱萸,连翘、梭椤、八月炸,就连溪水里游来荡去的甲鱼、大鲵等,用于救死扶伤也都是上好的补品。扁鹊走到瀑布跟,只见几十米高的瀑布像长空白练,从半空中咆哮而下,在高耸的崖壁间发出嗡嗡的回声。扁鹊正在为瓮城瀑布的壮丽景观惊叹不已,这时杜鹃送来了核桃种子,并且告诉他,这一个核桃救不了多少人,不如把它种在沟口,经王母娘娘一点化,马上就能长成大树,就能结许多核桃。扁鹊走到沟口,按杜鹃的说法把核桃埋进土里,眨眼间,面前便长起一棵大树,并且结了无数的核桃。扁鹊就用这棵树上的核桃作药引子,救活了无数的人,最终扑灭了瘟疫。
后来,卢氏人就不断地到这儿采种育苗,使全县百姓们的房前屋后、沟旁渠边到处都长着核桃树,让它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向人们奉献着荫凉和硕果。
关于世外桃源的历史人物
1个回答2024-03-19 02:12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桃源乡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1-24 12:12

桃源境内民风淳朴,信奉巫佛两教,每年都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化文体活动,并成立了一支腰鼓队,两支军乐队;其文化底蕴深厚,于2008年成立桃源乡文联,并刊出《桃源》2期;涌现出象韩晋忠(县人大主任)、杜儒俞(退休干部)等一些知名作家;民族民间文化傩戏、打木雀等更是历史悠久,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傩戏赴遵义、重庆演出,《山王图》获贵州民间文艺汇演二等奖,并会打宝福等多种古老的民间文艺表演。

桃园村的村史
1个回答2024-03-09 19:40

桃园村大约有8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从山东省迁来的龚氏三兄弟在此种植桃树、杏树等得名。1969-1970年在当地领导的指挥下,挖掘地道1000多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0 13:28
《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传》太史公曰:“李将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亦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