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与藏族的区别

嘉绒藏族是最活跃的藏族
1个回答2023-12-07 05:53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宝兴及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小金等县,而丹巴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头。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当地藏族群众多有自制藏酒习俗,且所制藏酒风味独佳。由于酿酒全过程及所有原料为本地独有,使嘉绒藏酒风味与众不同,其酿酒方法有以下过程:

首先,具备酒曲(当地语称“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采集当地的一种叫“吾俄基麦朵”的花草,采集时须在手上涂摸少许酒,否则会被刺,采集后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备用。

其次,煮料。酿酒原料由玉米、小麦、青稞、高粮等组成。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锅煮成半生熟备用。

再次,将煮后的原料在竹制平筛内摊开,待稍凉后加入酒曲拌匀,趁热放入发酵缸(多为土陶罐内),加盖并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温,发酵2—3天即可。

然后,生酒。当有酒味溢出后,去掉保温毪衫、棉被,再静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现,当地称“杂酒”。

再后,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隔垫用)及猪骨(可去异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此时,传统习惯上在蒸笼上吊一把刀镇邪),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或冰块,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最后,酒质控制。蒸馏出的酒,浓度可达50——60度,蒸馏期间要定时品洒,至酒味出现微酸时应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即可。
嘉绒藏族居民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2-27 06:41
写观后感需要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
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
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嘉绒藏族的民间传说
1个回答2024-01-10 22:36

白石崇拜的传说
嘉绒藏族的屋顶四角都供有一块白石,是他们的神灵,播种,收获,年节祭祖,嘉绒藏族都要对白石进行祭祀,屋顶平台靠山的一方有一个白石砌的鼎状物,上面放有陶罐,每逢家中有重要事情,就用陶罐祈福。   关于白石崇拜,有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候,羌人和嘉绒藏人在迁徙中,遇到一支身强力壮,英勇善战的戈基人。藏人羌人与戈基人作战是屡战屡败,不得已准备弃地远迁。这时羌人的一位首领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让所有藏人羌人在颈上系上羊毛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终于打败了戈基人,藏人羌人得以安居乐业。为报答神恩,从此以后,嘉绒藏族和羌人便奉白云石为最高天神,这种习俗相传至今。
嘉绒藏族土司的传说
其一:远古之世,天下有人民而无土司。有一天,天上降一虹,落于奥尔卯隆仁地方,虹内出一星,直射于嘉绒,其地有一仙女,名喀木茹米,感星光而孕,后生三卵,一花,一白,一黄。三卵飞至琼部山上(即指今西藏琼部地区)各生一子。长子为花卵所生,年长东行为绰斯甲王,其余二卵,一白一黄,各出一子,留琼部为上、下土司。绰斯甲王出三子:长日绰斯甲,为绰斯甲土司;次日旺甲,为沃7土司;三日蔼许甲,为革什杂土司。
其二:又瓦寺土司之起源神话,与绰斯甲者略同,其内容:天上普贤菩萨,化身为大鹏金翅鸟目琼,降于乌斯藏之琼都,首生二角,额上发光,额光与目光相映,人莫敢近之,迨琼鸟飞去,人至,见有遗卵三枚:一白、一黄、一黑,取置庙内,诵经供养,三卵产三子育于山上,三子长大,黄卵之子至丹东、巴底为土司;黑卵之子至绰斯甲为土司;白卵之子至涂禹山为瓦寺土司。传说后来的嘉绒十八土司多谓其远祖是来自西藏琼部,据说其地在拉萨西北、距拉萨约十八日程。传其地古代有三十九族,人口众多,因地贫瘠而至康北与四川西北者甚多,后渐繁衍,遂占有现在的广大嘉绒,乃至更多地区,根据地名普查所证实,现四川I省甘孜、阿坝两州藏区,、与琼部相关的地名繁多,尤其是山峰,很多叫穹(琼之谐音)日,琼隆和琼溪等等,经调查都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相关联。所谓的三个,黑或花、白、黄卵,有可能是指原始的三个血缘或地缘相关的部落。
嘉绒藏历年
藏历年在川西峡谷的嘉绒地区,有一个关于英雄与妖魔的神奇故事。所以每年大年初一早晨到晚上,当地人都要敬阿弥各尔东神仙,并举行打火仗,把妖魔卡巴洛绒打死。
在很古的时候,有位以打柴为生的嘉绒女,一次砍柴归途中在一块形式狮子的石头上疲劳地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怀孕了,后生下一子,取名阿弥各尔东。 阿弥各尔东很能吃,第一天要吃糌粑1升肉3斤,第二天吃糌粑3升肉6斤,第三天吃糌粑1斗肉12斤。以后每天都按比量成位增长。母亲苦于无力抚养而忍痛将其放生于深山老林中。母子离别时,阿弥各尔东说从此以后彼此实难想见,如果母亲要见儿时就请个羊毛兜,以此为约吧。
当时嘉绒地区有个妖魔叫卡巴洛绒,专吃活人。藏王不得不每天送一个人到他的魔穴去。阿弥各尔东出生的第三年,山寨里的人大半被吃,嘉绒面临灭种之灾。藏王便叫阿弥各尔东的母亲去请他回来降妖。身负重托的母亲手里提着羊毛兜来到深山老林。走到一处遍地堆满了兽骨的地方,她吓得大喊阿弥各尔东,并急忙爬上大树。随着一阵风起树摇,一个宠然大物举手将母亲轻轻地托住放在地上。惊吓的母亲看出这是自己的孩子,悲喜交加。阿弥各尔东说母亲来了,儿子没有什么孝敬您的。说着就顺手撅下一根树干,从牙缝里剔出一腿兽肉递给母亲。母亲说起了藏王的请求和乡亲们的期望。
阿弥各尔东欣然应允,请母亲回复藏王准备一把1300斤重的铁锤、一把1300斤重的铁钉钯、一把1300斤重的火钳、13口大铁锅、13块大猪膘、13大猪油饼子、13斗粮的馍馍、13头羊肉、13坛酒。并说我见山寨房屋都染白就下山,次日就与卡巴洛绒决斗。 虎日12日,阿弥各尔东下山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吃完了13斗粮的馍馍、13只羊的肉、喝完13坛酒、头戴13口大铁锅,肩扛藏王为他准备的铁钉把,手持铁锤和火钳,走到魔窟前大呼”卡巴洛绒出来。卡巴洛绒在洞内说天下第一,举世无双,是那哪个狂徒大胆,直呼我的名还叫我出去,他让大儿子去看看。大儿子回来说,外面有个比你更大的人在喊你。
卡巴洛绒妖眼一瞪,胡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一气之下将大儿子吃了。外面喊声不断,他又差二儿子去看。二儿子看过说,哥哥方才说的是实话。他又把二儿子吃了。外面的喊声扰得他心烦,于是只好自己出去看个究竟。阿弥各尔东见他出来说,你的个头真个寻常,今天我特来专程拜访。卡巴洛绒说你的个子也不一般,今天我才吃了3个人,还饿得慌,正好你来了给我充机。 阿弥各尔东让他先动手。卡巴洛绒不客气地手舞铁锤朝阿弥各尔东头上狠狠一锤,顿时火光四射。阿弥各尔东戴的大铁锅被打烂了口,接着他又举起钉钯,朝阿弥各尔东背上一钯,结果抓下来的是那13块猪膘,妖魔吃了还说他还有点肥呢。然后又朝他胸前狠狠一钯,又抓下了13个大猪油饼子。卡巴洛绒又全部吃了下去,咂咂嘴说你真肥!
阿弥各尔东说该轮到我了,于是举起1300斤重的铁锤朝妖魔头上一砸,顿时卡巴洛绒脑浆横飞,又用1300斤重的铁钉钯朝妖魔胸前一抓,他的肠肝肺全挖出来,用1300重的火钳夹妖魔心一扭,卡巴洛绒彻底呜呼衰哉了。 妖魔被消灭了,山寨里一片欢腾。藏王设宴慰劳降妖英雄阿弥各尔东,并说由于妖魔作恶,可怜的百姓就没过一天的安生日子,如果不是你,咱们嘉绒地方人快灭绝了。你智勇双全,盖世无双,拯救了百姓,我这王位该让于你。 阿弥各尔东连连摇头,说不可不可,你没有听过三天不摸手生,三天不念口生的民摇吗?我离开深山就会失去捕食能力,但我食量大,食欲又很强,百姓供得起吗?我除掉妖孽,人们会供我为神,我再做国王,人们对我必尽其所有。如果是这样,前有卡巴洛绒吞食之血肉,后有我阿弥各尔东食民供奉,如此百姓的日子何时才能昌盛呢? 阿弥各尔东执意要回山上。 为纪念这次降妖胜利,藏王规定每年虎月十三日为嘉绒年,而以房屋染白为约,就是阿弥各尔东探亲的日子,所以每年虎月13日,当地人都用最高级别的佳宴,和每年冬月11日前把房子粉刷白,请阿弥各尔东神仙一起同山村人过年。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1个回答2023-12-03 00:11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 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这里也是开展嘉绒藏族民俗风情旅游的最佳去处。

传统歌舞、戏剧与体育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弓剑舞最具民族特色。

民族服饰嘉绒藏族服饰是整个藏族服饰中颇具代表性的,服饰多是用氆氇、呢子、毛料等上品料制作,上衣外套分大领和小领,也有长装和短装。外套的衣领、袖口等处镶有水獭皮、豹皮。领口、袖口均用金丝缎镶边。着装一般分为盛装和便装,用于不同的季节的场合。

婚嫁与丧葬习俗藏族青年男女通过节日,耍坝子、庙会、转经、跳锅庄、对山歌等形式来结交异性朋友,有的地方还至今流行着顶毪衫、抢头帕等古老风俗。
藏族女歌手有哪些 藏族女歌手大全
1个回答2023-05-09 15:35
阿兰达瓦卓玛
嘉绒藏族的独特民居:八角碉
1个回答2023-12-02 18:28
  八角碉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嘉绒藏族有一种很有特色的民居叫八角碉,距离理县县城60公里的八角碉藏寨,也叫“雅惹”。这个小寨位于米亚罗风景区的核心地带。走入八角碉藏寨,就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热情奔放的主人

  八角碉藏寨门口标志性建筑、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碉楼顶上有八个白色的角,这是整个理县唯一的一座八角碉。寨门内短短的小路上,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早已准备好洁白的哈达迎接远方的客人。

  入口香甜、回味绵长的青稞酒是藏族接待客人的必需品,“喝完三碗,才能进门”是他们对游客表达热情最好的诠释。三碗下肚,在这个海拔3300米的小寨里,游客丝毫感觉不到寒冷。在广场上,藏族老人还会进行一场神圣的开坛仪式,巨大的坛子里装上青稞酒,老人用藏族说着祝福的话语,随后,热情的藏族人会邀请客人一一品尝坛子里的青稞酒。

  房屋全是石木建筑

  广场上,藏族小伙和姑娘们穿戴着精致的服饰,围着一口大锅跳起锅庄舞《孔雀饮水》。喝着藏家姑娘敬上的青稞酒,听着一首首藏家祝酒歌,游客完全融入了藏族历史的民俗文化之中。

  整个寨子中的房屋全是石木建筑,具有平定、石墙、木架、过街楼、悬挑阳台等一系列典型的藏民族传统建筑特征。在灾后重建及精品旅游村建设中,八角碉藏寨实施了村道、篝火广场、水景观等工程,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极具浓郁嘉绒藏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八角碉新村正呈现出它独有的亮丽色彩。
有谁知道藏族歌曲思情,仓央嘉措情歌吗?
1个回答2022-09-20 09:10
什么呀,没听说过呀
藏族和汉族生的孩子是哪个族
1个回答2024-02-04 08:14
如果只是民族的问题,我觉得不要太纠结了,嗯,但是如果说孩子考学校的话,我建议你上藏族,因为汉族没有,嗯,没有什么呢,没有加分。
川西的藏族和西藏的藏族有哪些不同之处?
3个回答2022-10-24 07:52
川西的藏族大多都是康巴人,他们与西藏藏族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风俗也不同,禁忌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同。
藏族人是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2-11-17 13:01
一直居住在那块区域,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