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如何养成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习惯,生活习惯
1个回答2022-09-29 01:17
好久了都没跟表白?
如何养成学习习惯
1个回答2023-09-22 14:40
制定计划,按计划行事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1个回答2023-10-30 04:57
要看他自己学不学
如何让小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1个回答2024-02-17 23:44
学习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很快就会倦怠,然后丧失信心,前进也就没有了动力。家长应该多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根据孩子学习的实际,来跟他探讨,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鼓励孩子主动学习。
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目标要求应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并做到因人而异。
让孩子通过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觉得自己能行。
孩子对每一次学习都感到愉快、喜悦,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四年级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30 21:43
求知欲的培养~
小学生要养成哪些英语学习习惯?
1个回答2024-01-22 19:03
一、 提出预习要求,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小学生学英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且又年龄小,自觉性、主动性都不如中学生好,再加上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少,这些都给小学生的预习工作带来不便,但这些不能成为他们不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理由,毕竟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当然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预习新课内容,就要有计划地留有预习作业,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新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想提前预习单词、句子和课文,就会慢慢自觉、主动地听录音,张口跟读或是请教懂英语的人,为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获得教师的肯定,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可以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运用注意规律,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因此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好与不好,与他们在课堂上是否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有直接的关系。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打开学生的注意这扇门,组织和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和提高他们课堂听课效率的关键。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学会运用注意规律,充分运用最佳教学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感情丰富、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并配以适当的表情或手势动作,这样更能增强授课的感染力。
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进行英语对话,画简笔画,猜谜,听唱英语歌曲,做游戏,比赛,放幻灯片或讲引起学生兴趣的英语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合理的教学节奏和难度。这样做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教师要激励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语言练习活动,鼓励小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怕出错,努力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说英语时,教师要耐心鼓励学生开口,注意对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习惯的培养。因为说的能力是学好英语的一种技巧,是在大量的口语练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教师在评价学生说英语的质量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性,要多表扬。即使学生说得不算好,也不能说出You’re very bad ;You’re not good; You’re stubid.”等之类的话。因为喜欢受表扬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微不足道的一句鼓励、肯定都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成为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起点。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配合的习惯,并通过师生间的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言语技能,便于学以致用。
三、 运用记忆规律,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
根据记忆的规律,如果所学的新内容不能及时得到复习,则会很快遗忘,而且相隔时间越长,遗忘率越高。因此,课后及时复习,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可以更牢固、更熟练地掌握所学全部内容。小学生虽然有爱模仿,记忆力强的特点,但他们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时需要家长能及时督促孩子进行课后复习。小学英语的课后复习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口头复习任务,即朗读背诵课文并用课文中的句子和别人交流。这项任务可以培养小学生自觉在课后坚持朗读、背诵课文的习惯。学生只有长期自觉地运用听读法模仿并跟读录音,正确性模仿、熟读课文,坚持多听、多读、多背,才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书面复习任务,即抄单词、句子或完成练习题。这项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的好习惯,使学生能正确书写英语单词、句子、篇章,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书写竞赛,选出书写较好的让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针对学生书面学习任务出现的共同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这样学生印象比较深刻,效果也更理想。
四、 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多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而要让学生主动的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创设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这个有效资源,发动学生自已动手,用纸写出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或句型并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另外请学生将班级里所有的东西贴上对应的单词;出板报时可以利用黑板一角写出每周所学的句子和单词。这样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学生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渴望,还能为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已的口语交际能力。
然而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小学生们由于所学词汇量和句型有限,难免会遇到交流上的障碍。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渠道学英语,如阅读小学生英语报、杂志等,收看电视上少儿英语、英语动画片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养成坚持课外学英语的好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掌握更地道的英语,而且能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到英美文化的差异。这反过来又会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汲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它是以生活场景和学习场景为主要内容的),在课堂上要利用一些实物、图画和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带有很强交际性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所学英语熟练地表演对话和自编对话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加强意志的磨练,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
小学生在初学英语时会觉得很新鲜,往往是兴趣很浓,课堂上会很积极的参与。但随着内容的加深,尤其是单词量的加大,单词难记,句子不会读,有些学生渐渐地对学好英语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上课不再如以前集中注意力,课后也不按时完成作业,久而久之,成为后进生。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都不能轻视甚至放弃他们,而应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给他们一点鼓励,教育他们要具有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如有些后进生在口语练习及单词读写方面做得不好,教师不要简单地批评他们,而要加强方法上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说:“你能行!”为了这句“你能行”的鼓励,他们会做一次乃至几十次的努力。经过教师的一番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有些学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的。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学生,并要真诚地把自已的喜悦情感融入学生的成功中。学生会从教师的嘉奖中获得巨大的激情,重新认识到自已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努力改变自已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这又进一步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长期支持与配合。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及时沟通与交流,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学好英语的催化剂,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轻松,而英语水平却越来越高。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个回答2024-01-19 03:22

你这个问题真棒。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不仅仅看重孩子的成绩,更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

1.制定时间表

既然是习惯,最好是固定时间做某事。

孩子晚上放学回来,会有很多事要做,有吃饭、上兴趣班、娱乐、洗漱,运动。

如果我们陪同孩子一起把晚上的时间安排好,写出来,贴在墙上,孩子就能知道某一个时间是专门留给学习的。这个时间一到,他就自然去读书、写作业了。

2.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包括独自写作业和自己检查作业。

如果我们陪同孩子写作业,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向我们求助。

我的孩子经常会问我,这个字的拼音怎么写?

我就回答他:妈妈小时候拼音学得不好,没办法帮你。

这样,孩子就自己想办法查书,查字典解决问题。

除非特别必要,我们不要给孩子答案,要让孩子自己找答案。虽然明明我们会,我们能用1分钟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要忍住,让孩子用10分钟自己找到答案。现在的慢是为了将来的快。

另外,孩子做完作业之后,有的老师要家长检查作业并签字。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家长后检查。

如果孩子检查不出来,我们可以给孩子缩小范围,差丛但无论如何要孩子自己找出错误。长期下来,孩子才能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3.学会查字典

学会使用工具书能帮助孩子做到自主学习。

孩子小学前,我陪孩子做亲子阅读。每次读书的时候我都把我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在故事读完之后,我就陪孩子一起查字典,看着这些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后来上小学后,孩子就习惯性地带着字典,一有不会的字,不需要问我,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时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孩子,昌察甚至陪伴孩子。等到孩子习惯渐渐养成,我们就可以逐渐退出啦!

我是橙小慧,一虚迅樱个会发脾气,也会改正的妈妈。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不错,请点赞或转发哦!

有关养成学习习惯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1:21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大道理: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后悔之中,一直往前看。这时你会发现,我们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们新生命的开始。
学习习惯养成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7:53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子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旨在告诉人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心理学上曾有人做过对比研究:请来两组知识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让第一组的同学边听故事边做简单的加法习题,而第二组也做同样的两件事,但是两项内容分开进行。同样的时间后,检查加法题的成绩,并请每个人复述听过的故事。结果是:第一组习题与复述的错误率都明显高于第二组。由此看来,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质量都有所降低。不信你可以当场实验:左手右手各拿一支笔,一手画圆儿,一手画方,双管齐下。其结果必然是圆也不圆,方也不方。古语"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确实也能找到一些一心二用的例子,比如:老师能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司机能一边开车一边哼小曲,家庭主妇能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摇滚歌星能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农民能一边铲地一边说笑话等等。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的。这要求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时进行的两项或多项活动,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最多只能有一项是不十分熟悉的,而其他与之同时进行的活动要达到几乎自动化的程度才行。仔细分析一下上面所举的五个例子,无一不属于这种情况。就拿司机来说吧,行车路线必须是熟悉的,小曲必须是比较熟悉的。假如他第一次开车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或者车辆、行人拥挤不堪的时候,他就难以做到边开车边哼小曲,否则,非出事儿不可。在电视节目中,我们曾经看到京剧演员一边唱一边双管齐下写毛笔大字。从表面看,这些事情的难度都比较大,实际上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对于表演者来说,所表演的内容都是非常熟悉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心二用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应该专心致志。

 

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个回答2024-01-27 11:0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平时生活学习小事抓起,其要点主要是:  
第一,订立做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表,按时做作业、复习功课,按时休息,每天监督孩子,养成习惯。比如,可以按月制定时间表,某年某月,放学后几点到几点做什么,或者用多长时间复习功课。如果孩子这一个月坚定不移地执行了,那家长就要适当地奖励孩子。  
第二,在指定的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集中精神,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家长要注意,这项训练一定要做,特别是要训练那些做功课马虎拖拉的孩子。  
第三,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检查,定期和教师联系,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第四,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复习当天在学校学过的内容,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督促,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复习其实挺重要,复习容易帮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识和明天要学的融会贯通。  
第五,在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抓紧时间不拖拉,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  
第六,对所学内容必须充分隐册燃理解,不应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在一段时间里,要逐天询问孩子当天所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孩子养成理解的学习习惯。每天询问孩子上课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去推动孩子的理解习惯的养成。  
每天家长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抓住他上课听的核心内容,这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得下点功夫,要天天跟孩子讨论才行。  
第七,做作业一丝不苟,对学习严谨认真,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孩子做作业的认真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要做好相关的训练。  
第八,做作业能开动脑筋想问题,思维活跃,求新求异,经常问孩子为什么,不仅包括课业内部的,也包括课外各方面的,不断训练灶虚孩子的思维能力。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玩“为什么”的游戏,有的孩子在问为什么的时候,有的家长就表现得很烦。其实,孩子就应该经常问“为什么”,它能不断地训练孩子的好奇心、锲而不舍的追究精神,还能够扩大知识面。这个“为什么”不仅包括课业内部的姿隐内容,也包括所有课业外部的内容。  
辅导孩子学习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只要认真坚持去做,定会有成效,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坚持按上述方法训练,一般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就会有一个习惯良好、学习认真的好孩子。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几个细节:  
(1)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别阻挠孩子的美好向往。  
(2)为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3)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4)鼓励孩子编故事或幻想。 
(5)当孩子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时,他应该得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