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梗概

成语:一诺千金 故事主人公:季布 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22:48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 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示 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姑娘纵然不便~,一定是两心相印。”

近义词 言而有信

反义词 言而无信

典故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是非常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气。怒愤之下,刘邦下令辑拿季布。

幸好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任侠”闻名。此人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处境,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还封他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为河东太守。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皇亲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给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他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历露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 后人用“一诺千金”亚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季布一诺千金是怎样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25 07:20

秦朝末年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为人仗义,只要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无论如何困难都一定会做到。久而久之,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再后来逐渐演变成“一诺千金”这一成语。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4-07 19:26
两点:
1.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2.诚信待人往往可以使他人也成为讲诚信的人,这是更高境界的诚信。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5-31 12:17
两袜举岩点:
1.我们为人处世,与告御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2.诚信待人往往可以使他人也成为讲诚信答游的人,这是更高境界的诚信。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2-06 06:17
  一诺千金的意思是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那一诺千金有什么 典故 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 介绍信 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丘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一诺千金的解析
  【 成语 】: 一诺千金

  【拼音】: yī nuò qiān jīn

  【解释】: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诺千金的 成语 故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 报告 ,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 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一诺千金的 造句
  1. 值此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新时代好人”标准新鲜出炉:说话“一诺千金”,做事“童叟无欺”,感情“信守不渝”,望遵照执行。祝你快乐!

  2. 低碳绿色,健康生活;海纳百川,融智融贤;诚信务实,一诺千金;修身养德,律己明礼;精诚团结,精忠报国;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践行清廉,弘扬正气。

  3. 今天是八一,我的爱情也专一。一次偶然的邂逅,对你一见钟情;一心一意的情意,愿成就一生一世的婚姻;一诺千金的誓言,一如既往的付出;一言难尽的爱意,愿幻化一刻千金的春宵。

  4. “八一”祝:一气呵成事业路,一心一意爱情路,一呼百应朋友路,一生一世婚姻路,一帆风顺生活路,一尘不染作风路,一诺千金财运路,一举成名功名路。

  5. 文明谦和,礼仪周全;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诚信,一诺千金;文明帮扶,爱心无限;文明纯洁,一尘不染;文明节义,宁折不弯;文明前程,光辉灿烂!

  6. 承诺不是随风飘逸的白云,承诺不是飘乎不定的浮萍,承诺不是转瞬即逝的流星,承诺不是晶亮短暂的露莹。承诺是心,承诺是金,心诚诺定,一诺千金!

  7. 修心养性修诚心,诚心诚意修品行。诚信社会人人建,打拐防骗美品行。尔虞我诈难立身,坦诚相待躬自省。一诺千金重承诺,德行天下贵诚信。

  8. 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

  9. 你干事情一鼓作气,做生意一本万利,走仕途一官半职,遇贵人一臂之力,逢佳人一见钟情,讲信用一诺千金,铁哥们一呼百应,人生路一帆风顺!祝你“八一”快乐!

  10. 文明低碳竞风采,健康快乐新生活。海纳百川竞风采,诚信务实奋开拓。一诺千金竞风采,修身养德非 传说 。律己明礼竞风采,精诚团结报祖国。

  11. 愚蠢得一诺千金,勇敢得一字千钧。

  12. 然而中英商人仍能互相信任,无论交易额如何钜大,均口头成交,一诺千金。

  13. 竭忠尽孝,谓之人。礼仪谦让,谓之德。家和邻睦,谓之美。一诺千金,谓之诚。扶贫济困,谓之爱。博爱善良,谓之仁。清风廉洁,谓之正。

  14. 谜题:一帆风顺的事业,一往情深的爱人,一呼百应的人缘,一见如故的好友,一诺千金的人品,一举成名的魅力。(打一人物)。揭晓谜底:我最亲爱的朋友,就是你。一心一意的祝福送给你:龙年快乐!

  15. 干事情一鼓作气,做生意一本万利,走仕途一官半职,遇贵人一臂之力,逢佳人一见钟情,讲信用一诺千金,铁哥们一呼百应,人生路一帆风顺!祝你“八一”快乐!

  16. 一诺千金,诚信做事;一尘不染,知荣明耻;一丝不苟,不倦学习;一本正经,言行有礼;一心为公,廉洁无私;一鞭先著,从我做起;一身正气,修身律己!

  17. 先信夺人:八一祝:一尘不染作风路,一气呵成事业路,一生一世婚姻路,一心一意爱情路,一呼百应朋友路,一帆风顺生活路,一诺千金财运。

  18. 讲低碳,提倡环保,践行生态;守诚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读经典,修身养性,全民响应;承孝慈,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传箴言,树立正气,扶正祛邪。

  19. “八一”祝你:一尘不染作风路,一气呵成事业路,一生一世婚姻路,一心一意爱情路,一呼百应朋友路,一帆风顺生活路,一诺千金财运路,一举成名功名路。
季布一诺千金故事
1个回答2023-12-04 03:06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诚信和承诺的中国古代典故。


季布是古代中国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诚信著称,他的承诺被人们视为千金之宝。这个故事的来源是,季布曾经向他的朋友许下了一个承诺,要帮助他解决一个困难。虽然这个承诺对他来说非常困难,但是季布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实现了他的诺言。这个故事因此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典故。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季布的一诺千金,让人们看到了诚信的力量和价值。诚信是人们交往的基础,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通过季布的故事,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总之,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诚信和承诺的典故,它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季布一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15:33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格正直,为人侠义好助。只需是他容许过的工作,不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遭到咱们的赞扬。所以楚地盛行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夸耀和抬高自己。 与窦长君略有友谊。季布曾写信劝窦长君说:“我传闻曹丘先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您不要和他往。” 曹丘先生为了结识季布,请窦长君写封信引荐他去参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爱您,您不要去。”曹丘仍是坚持起程去预备参见季布。

曹丘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对曹丘不冷不热,曹丘一进厅堂,就对季布作了个揖吹捧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承诺。’您怎样能在梁、楚一带取得这样的名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假如处处宣传你的美名,您的好名声全国人都知道,莫非我对您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肯见我呢!”

季布听了十分高兴,当曹丘贵客款待,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显贵的客人,送他丰盛的礼物。曹丘又持续替季布处处宣传,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季布一诺出自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1 15:55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一诺 如何看待
1个回答2024-02-22 02:14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以看出诚信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社会理应倡导人们要信守承诺,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也!和谐社会,人们首先应说话算数,否则,谈何“和谐”!
“季布一诺”出自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23 17:37

1、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表明一个人信用的重要。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白话释义: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3、典故:秦朝末年楚地一个叫季布的人,信守自己说过的话,得到大家的尊重。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刘邦当上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很多人敬慕季布为人,暗中帮助并求情于刘邦,刘邦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封季布做了官。 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也想与季布结交,但委布不喜其为人。二人见面后季布脸色阴沉不爱答理他,但是来人依旧说着好话,用“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等话进行吹捧。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不仅留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扩展资料作品鉴赏:司马迁写这篇传记是饱含感情的。他一面赞扬季布、栾布的优秀品质,称赞他们是英雄好汉,视死如归,重义轻生,死得其所,一面又对刘邦的奸诈、猜忌、残忍和气量狭小等丑恶方面进行大胆的揭露,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了他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有些对话,像季布当廷对樊哙的指责,栾布对刘邦的反驳,理由充分,说理深刻,有极大的说服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从而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