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周瑜

孙权在周瑜死后是如何对待周瑜后代的?
3个回答2023-12-03 03:22
非常的关照。周循作为周瑜的遗孤,周权给予他封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瑜的儿子,对于他的后人是非常的重视。
周瑜瑜推荐了谁来辅佐他,这个人给孙权什么建议
1个回答2023-08-07 18:18
鲁肃,三分天下
孙权在周瑜死后,是如何对其后代的?
4个回答2023-12-02 08:08
孙权在周瑜死后,对待他的后代非常好。给他的两个儿子都封侯了。而且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的儿子。
为什么说周瑜救了孙权的国却害了自己的儿子?
1个回答2023-12-02 09:45


俗话说“门无出其右”,周瑜出生在门阀世家。虽然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但周氏家族中有许多将军,周瑜是其中之一。作为三国吴栋的名人,自然他的儿子当然会是江东的顶梁柱,但可惜周瑜的长子周迅死得早,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周瑜的次子周胤身上。


说到吴栋的首都周胤,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人物,但说到他的父亲周瑜和母亲小乔,每个人都熟悉他的名字!不幸的是,周胤的哥哥周迅死得太早,所以他家族的荣耀落在了周胤身上。


孙权继位后,因为可怜周瑜为了吴栋的大业,没能保住自己的健康,英年早逝。况且长子周迅英年早逝,孙权把对周瑜的愧疚和恩情都放在了周胤身上,而周胤并不想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成功人士,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周胤在父亲周瑜的英雄光环下,并没有以周瑜为榜样。反而极力让吴人把他和父亲周瑜分开。但皇帝的命令不可违背,周胤不得不接受孙权安排的宗室之女为妻,并被孙权逼到兴业当了太师。本想默默的让吴国人忘记他是周瑜的儿子。


孙权的士兵是他父亲生命中的秦冰,他希望周胤带他们去建功立业。这些秦冰人跟随周胤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逐渐对周胤感到失望。因为周胤只想安心地生活,不想去打仗。


江东人民对周胤有很高的期望,所以周胤受到舆论的高度赞扬。然而,在江东一场大规模的扫黄运动中,周胤被人抓住把柄,状告孙权。孙权看到年近四十的周胤一事无成,果然失望透顶。孙权认为周胤当不了大学者,就把他贬为庶人。被贬为庶民后,周胤感受到了人情的变化,开始努力变得坚强。可惜他还没被孙权第二次任命就去世了!因此,周胤也是在他父亲的荣耀中被杀的。







周瑜曾向孙权提二分天下之策,为何孙权拒绝了?
2个回答2023-03-21 07:52
因为孙权认为二分天下也是将东吴处于危险环境之中,所以孙权不接受周瑜的提议,因为东吴没办法抗衡另外两个势力之中的其中任何一个。
赢得了孙策和孙权信任的周瑜,他这一生有多么忠心?
2个回答2022-11-30 15:38
死而后已。在周瑜病逝之前,还嘱咐孙权吴国后面的路怎么走,谁能用,谁不能用。
孙策与周瑜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8:46

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足;不能读作“zhú”。

【辨形】手;不能写作“首”。

【近义词】情逾骨肉、亲如手足、情同骨肉

【反义词】势如冰炭

孙策与周瑜的典故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3:13

情同手足qíng tóng shǒu zú【解释】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哪个成语出自孙策和周瑜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0 17:02

总角之好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孙策与周瑜的典故有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7:18

“论德酬功”,意为评论德行,酬答功劳。这也是孙策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众所周知,孙策离开袁术向江东进军时,兵微将寡。《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孙策)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此时给予孙策最大帮助的便是周瑜。他不但将手中的兵力交给了孙策,还为孙策提供粮草及军需物资的供应。在周瑜的大力协助下,孙策的兵力很快便达到上万之众,这也是后来江东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策给予周瑜最高的赏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时,袁术看中了周瑜的才能,想将其收为己用。但周瑜早就发现袁术难成大事,借故离开,重新回到了孙策的身边。这一举动也令孙策非常感激。故此,孙策不但给予周瑜最多的赏赐,同时还说出了“论德酬功”这句成语。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感谢周瑜在自己最困难时候给予的大力帮助,二是对周瑜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与袁术集团决裂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