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石达开有声小说

永倍达投入2600一单靠不靠谱?
3个回答2022-10-30 03:27
还是比较靠谱的,永倍达近几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风险比较小,还是比较可靠的。
比喻投靠无门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23:54
进退无据 [jìn tuì wú j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解释】: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出自】:《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出 处
《后汉书·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成语投石问路
1个回答2024-01-19 08:11
成语词条: 投石问路

成语发音: tóu shí wèn lù

成语释疑: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投石问路有两种说法:



1.出自施公案(第二九二回)

原文:

施公道:“已着施安去看守了。”褚标不胜惊讶道:“大人中了那人投石问路的计了。”



2.民间传说,有一个走江湖的相士,一日,忽蒙县官召见。见面时县官对他说:“坐在身旁的三人当中,一位是我的夫人,其余是她的婢女。你若能指认哪一位是夫人,就可免你无罪。否则,你再在本县摆相命摊,我必将“妖言惑众”惩处你!”



相士将衣饰发型一致、年龄相仿同样面无表情的三位女子打量一眼,就对县官说:“这么简单的事,我徒弟都办得到!”他的徒弟应师父之命,将三位并排端坐的女孩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他满脸迷惘地对相士说:“师父你没有教过我啊?”

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脑袋上,同是,顺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妇人!”



在场之人全部傻住了,没错,这人还真会看相。

事实是: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脑袋上时,师徒二人的模样颇为滑稽。少见世面的两个丫环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无表情的女子当然是见过世面又有教养的妇人啦。

成语释疑: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投石问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19:22

意思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它比喻进行试探。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投石问路,汉语成语,拼音是tóu shí wèn lù。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次(展昭)到了墙上,爬了下来。在口袋里拿一块石头,轻轻地扔下去,仔细听。这叫投石问路。下面要么有沟,要么有水,落在地上,再也听不见了。

成语用法:连动作谓语、定语;指探路。

造句:这样,投石问路就会测量候选人的影响力,建立知名度,过滤问题。

投石问路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21:14
先投出一块 石头 看看对方的反应

最早典故是孔子
投石无门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06 23:18

投石无门不是成语。

重点词汇:无门

【拼音】[ wú mén ]

【解释】没有门户;没有门路。

【近义词芦磨磨】道路、门路

无门的近义词

1、门路

【拼音】[ mén lu ]

【解释】(名)①陪斗做事的诀窍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多想想把这事干好的~。②特指谋求个人私利的途径:别去找~。

【近义词】途径、路径、蹊径、阶梯、路游大线、门径、道路、路子

2、道路

【拼音】[ dào lù ]

【解释】人、马、车辆通行之路:~平坦|~崎岖|宽广的~。②喻指社会上抽象意义的路:人生的~|艰苦的~|改革开放的~。

【近义词】门路、路线、途径、路途

【反义词】小道

投石车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2-07 04:29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中国象棋黑方的炮写作“炮”,就是投石车,火字偏旁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古书中的“抛石”、“飞石”指的就是投石车。古代西方投石车也是主要进攻手段之一,波斯人希腊人都曾经大量地使用过它。

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很多三国游戏中的“霹雳车”就是战国时代投石车的改进形。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对投石车的重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140.85米),这里必须指出,《武经总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误导敌人的目的,将发石车的射程大大缩小了,实际上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科学计算模拟,这种投石车的发射距离不少于500米,这在冷兵器时代,可说是超远程打击了。中国是北宋-南宋时期发明的对重式投石车,金国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在汴京长达50里的城墙外同时向心突击,金军发射了无数的石弹,以至于汴京郊外当时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块!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城池展开登城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壮观的发射场面,简直不逊于现代战争规模的火力准备!

关于投石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07:46

投石什么什么成语 :投石问路、投石超距投石问路 [tóu shí wèn lù] [释义]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

投石问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02:45

成语解释: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 探。

典故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成语举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2回:“这是投石问路,实乃一石二鸟。”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探路

成语结构:连动式


投石:问路
1个回答2024-02-28 17:59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以投石的方式达到问路的目的,二者为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格物致知,格是推究,致是求得,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以格物的方式达到致知的目的,二者为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隔靴搔痒指隔着靴子挠痒,隔靴与搔痒是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隔岸观火指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不关痛痒,袖手旁观,隔岸与观火是偏正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扪心自问指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扪心与自问是两个连续的动作,不存在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