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席慕容阅读答案

乡愁 席慕容 阅读
1个回答2023-08-24 05:27
1
用歌、月夜、面貌、树的形象,通过比喻、拟人、比拟的手法,把乡愁描绘成一幅图画,通过笛声、容颜、挥手,声音、挥手的动作,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情景交融。2
月夜,树下,笛声,眺望远方的故乡,怀念故乡,记忆起离别时候,对着故乡挥手的情景,宛如昨日...3
“一”,孤单的、唯一的表示,作者一个人,在一个静静的环境中,凸显作者的环境背景和孤独的心情;同时,一支、一种、一棵,从声音到心情到环境,完成一次由外至内,再由内之外的情绪宣泄,把乡愁这一最深的忧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席慕容的乡愁
1个回答2024-02-04 15:36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席慕容《乡愁》阅读文
1个回答2022-05-16 23:22
【乡愁】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句优美,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印在作者的诗句当中,同时也印在了读者心里。
席慕容《乡愁》阅读文
2个回答2023-04-08 02:31
以下为O(∩_∩)O~之团回答:请大家不要复制
1.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2.合适,这里的故乡的面貌不仅仅指故乡的面貌,也只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说不清道不明。模糊一次说明作者已离开故乡太久,故乡的面貌不知已有什么变化。而怅惘说出了作者想家而不能回的惆怅。
3.家始终是每个人一生的守候,身在异乡,家始终是心中唯一的牵挂,思乡之情永远不会随时间而变淡,只会日益增加,永不相忘。
席慕容的乡愁是思乡是吗?
2个回答2022-11-17 05:35

是思乡

乡愁

(席慕容诗歌《乡愁》)

这首诗是由诗人席慕蓉写于1982年。这首诗写了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乡愁

作者: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席慕容)
3个回答2022-07-09 03:50
席慕容《乡愁》赏析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的《乡愁》一诗,虽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为此而庆幸。是的,没有人会这样用比喻,也没有人用这样的比喻:故乡是一首歌,还是故乡这首歌像清脆而渺远的笛声,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情不自禁地,那自渺远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载着连同那清辉撒满大地的月亮,一齐朝自己的心海划来……“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听到过这样的比喻吗?请你还是细细品一品吧,你就会发觉,这“模糊的怅惘”竟是如此传神、又是如此贴切,将许多年以前故乡的样子在自己脑中的印象轻轻唤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却又无法一一道出,无法一一道出,便在心灵深处生出一丝惆怅、一阵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间的浓浓雾气笼罩,亲人,虽在向将要远行的自己挥手,然而,不断为泪水充溢而变得迷蒙的双眼里,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亲人也是自己依依难舍的那份衷肠,那声声祝愿?也许,没有人在认真品读之后不为这连环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仅如此,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成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不老的思念,又唤起了多少漂泊他乡的人们浓浓的情思,绵绵的期待!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笔法,其感受在诗人席慕容笔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隽永的诗行!……于是,童年的欢笑,小伙伴的追逐,其间忘情的嬉戏……多年前故乡留给自己的一幕幕画面,竟变得如此亲切,那割舍不断的情丝又一缕一缕重新连接……
乡愁席慕蓉
2个回答2023-08-24 20:02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 席慕容
1个回答2023-02-24 13:31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答:1、雾里的挥手和没有年轮的树
2、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仅此两句,已经能使人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月亮是思念的寄托物,让我们可以想像出月下的故乡是多么心动的感觉与场景。
3、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作者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乡愁 席慕容
1个回答2022-05-16 08:22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 乡愁
1个回答2022-09-25 22:30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