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古诗朗读

玛朗陶瓷
4个回答2023-11-19 06:51
  传承千年制陶工艺,缔造完美居室空间,玛朗陶瓷让您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块瓷砖。。。。。。
  相传,玛是镇上唯一陶坊掌柜的单枝千金,长的端庄秀丽,落落大方容貌自是不必说。朗是陶坊的伙计,敦厚老实,吃苦耐劳。自小青梅竹马的二人因身世的悬殊只能四目顾盼却不得手手相牵。朗每天除了拼命的劳作,再就是远远的看上几眼玛那忽现的身影。门第阻不断痴恋的真迹,烟尘怎能封住美好的情感。日复一日,他们在彼此心里生根发芽。不料一日天降暴雨,洪水侵袭,年轻力壮的朗拼了性命救了玛的一家人的希望,继而用他男人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开始了重新建造。新陶坊落成的当晚,玛的父亲亲手把心爱的女儿交到了朗的手上。有情人终成眷属!朗喜极而泣,坚定而沉毅发誓一定要把全世界最好的陶器奉献给玛的父亲以谢大恩,而玛那清清的两行泪已悄然滴湿襟头,紧紧拥住了朗,两颗坚定相向的心夜以继日,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陶器上。产品出炉,每一件都褶褶生辉,好似有了灵性呢。但凡酒肆、茶楼用了玛和朗做的陶器,生意都兴旺发达,财源滚滚而来,嫁妆里有玛和朗做得陶器,新人们恩爱有加,天长地久。新房子里有玛和朗做得陶器便会家运昌盛,日子红红火火。这些关于陶器的神奇传闻很快便被当朝皇帝知晓,他立刻下旨玛和朗的陶器一件也不能流入民间,自此全部作为皇家贡品。因关于陶瓷有了灵性的传闻已是家喻户晓,每日私下仍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购买者,玛跟朗商量着,这陶瓷既是有了这般向好的灵性,怎就不能让家家户户兴旺昌盛,幸福如意呢,于是耐不住大家对陶瓷灵性带来的冀盼,敌不过皇令便私下悄悄的另行加工出售,皇帝知道后,龙颜大怒,下令士兵们捣毁了窑炉并缉拿玛和朗。玛和朗背井离乡逃到边境,怎也不想把自己传家的陶器制作技艺授予外国人,也无法割舍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于是就在边境化作了珠穆朗玛,从此长久而深情的遥望着自己美丽的家园。当地群众知道这个故事后,就在当地建起了窑炉,凭着玛和朗的恩泽,生产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后人为了纪念玛和朗,就给陶器取名为“玛朗”。据说用过“玛朗”陶瓷的人都可以得到玛和朗的祝福:家运昌盛,幸福美满。
广东瓷砖品牌欧朗格陶瓷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1-31 00:34
挺好的,欧朗格陶瓷是知名的一线品牌,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在制作技术和工艺上把关都非常严格,瓷砖质量有保障,在消费者中有很好的口碑。
陶家朗瓷砖是不是广东砖
1个回答2023-12-11 00:17

中华陶瓷之美中华陶与石湾陶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不断有新的陶瓷生产基地崛起,石湾过去发展的许多优势已不明显。
比如,有资料显示,石湾陶瓷行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石湾的陶瓷原料中心的地位已不明显,特别是近距离的廉价的优质黑泥和低温瓷。
面对这种现状,“中华陶”意识到,要想生存发展,要想让“石湾公仔”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就是必要进行改革,把现代社会的流行时尚元素融合到石湾公仔这一传统工艺品里,使其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大众审美观和品位,更能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所以“中华陶”虎年开始力推全新的“石湾公仔”,如专为白领一族定制的“功夫小子”办公室白领防小人系列,一经推出便销量火爆,受到年轻白领人士的热烈追捧。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著名诗人郭沫若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石湾陶艺;相信经过“中华陶”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元素打造全新“石湾公仔”必将把石湾陶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引领全新的时尚潮流。

金意顺瓷砖是广东砖吗

金意顺瓷砖是广东砖吗
1、金意顺瓷砖是广东砖, 它的公司坐落在中国建陶发祥地——广东省佛山市。作为的新锐品牌,金意顺瓷砖传承了广东砖的净化,同时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精髓与高端建陶工艺完美融合,倾力打造尊贵、时尚、人文、环保的知名陶瓷品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家居生活的品质。
2、金意顺瓷砖是广东砖,广东砖的质量都是很不错的,因为很多瓷砖大厂家都在广东,而佛山是广东拥有多陶瓷品牌的城市,国内知名的陶瓷品牌都在这,如威廉顿陶瓷、升华陶瓷、蒙娜丽莎、马可波罗、冠珠等。金意顺瓷砖也是广东砖,品质是很不错的,同时价格要比其他大品牌的便宜,更是物美价廉。
以上就是关于金意顺瓷砖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中华陶瓷之美石湾陶艺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石湾公仔”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石湾公仔产于“中国陶瓷名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石湾镇,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
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
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
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
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
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制陶历史悠久,陶瓷产业十分发达。
据石湾
“河宕贝丘遗址”的考古证明,五千多年前就有当地居民开始制陶。
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石湾陶瓷生产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方圆几公里的小镇有陶瓷107座,陶瓷行业从业人数达6万多人,《明诗综》有载:“石湾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石湾陶瓷生产的地位。
清代,石湾出产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园林用品、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其陶瓷产品不仅畅销岭南,而且还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东南亚各国。
南风古灶更是五百年薪火不断,堪称制陶界的奇迹,先后被列为佛山市、广东省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陶行知(小孩自动教小孩)中陶行知是位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7 03:42

1陶行知是个知错就改 听取他人意见 知识渊博的人2陶行知是个能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人3陶行知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摘自李维汉对他的评价 4陶行知是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 ——摘自陶行知自己的格言

陶行知陶校长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个回答2024-02-20 09:48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著名爱国人士,优秀知识分子
家有儿女陶陶妈
1个回答2024-03-22 12:10
《家有儿女》淘淘妈是 杨欣,扮演者是 杨青

演员介绍
杨青,中国内地演员。其代表作品有《外来妹》、《候车大厅》等。
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陶行知(小孩自动教小孩)中陶行知是位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0 17:28

陶行知是一个知错就改、听取他人意见、知识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陶行知是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是摘自陶行知自己的格言。

陶行知出生于安徽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天资就比较聪慧。23岁那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之后跑哀悼美国留学,拜于大教育家、大哲学家杜威门下,研究现代岁瞎兆教育。

3年之后学成归来。在众多同学谈理想,谈人生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目标“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大文豪,多了个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教育家。

扩展资料

陶行知的主要贡献: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

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乎租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

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神此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陶山的陶弘景与陶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04:24

相传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称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媪拄杖登门求医,自言是底山(沙门山)青石龙村人。陶公诊脉后,采来三味草药让她带回去煎服。老媪回家,药到病除。数日后前来道谢,报以木质方印一颗,并说以后如遇久旱,可将木印在屿山东北八角桥边红岩上盖三下,底山“头梳脑背”上即有乌云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后遇天旱,试之果然应验。不久,公将此印交地方长老收藏,百姓都说那个求医送印的老媪就是沙门山的白龙娘娘。所以后来一遇天旱,人们就把通明寺内的陶公塑像抬出来祈雨。现在陶山河南村边还留有白龙庙,庙右有陶府庙,以志纪念。
陶公在屿山数年,继而迁徙到沙门山,在獐儿岩(或称麻雀岩)结草庐隐居。一个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药篓,汗涔涔地来到十字坑的潭边,只听水声潺潺,见泉水下泻碧潭,如碎玉飞溅。他就坐在潭边树荫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纳凉。这时从山仁来了一个肩挑柴担的小伙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刚放下柴担.就“卜通”一声跃入潭里洗澡。陶公见状,大吃一惊,忙喊:“水太凉,快快上来!”陶公的徒弟也长叹一声:“不出三日当毙矣。”但樵夫却悠闲自在地边洗澡边笑着说:“没关系,请放心。”他游了一会,上岸来了,挑柴翻岭而去。陶公深为他的身体担忧。不料数日后,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飞,陶公十分惊异。樵夫说:“我日日如此,实无妨害。”陶公豁然大悟,“我陶弘景做过太医令,行医数十年,自以为精通医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间尚有强身防病之术。”自感羞愧。便顺手将所采之药,倾筐倒入飞霞岭边的溪涧中。说来也怪,翌年春天,这里绿草如茵,姹紫嫣红,长满各种药材。附近百姓经常来此采药,人们都称这里为“药齐坑”,坑顶山头也取名“药齐顶”。陶公闻讯,感叹说:“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岂医理不灵哉!”师徒继续行医,为民除病。又一年,当地瘟疫流行,陶公急中生智,把研制好的百药和多年炼就的丹药投入溪水中,溪水顺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祷:愿饮到溪水的人太平无事。果然应验得很,百姓平安无事。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陶公,就把这溪水称做“福泉”,把陶公修炼的地方改建称做“福泉寺”了。
陶公在獐儿岩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处十八亩坪隐居。由于经常有人来求医求药,名声愈来愈大,一直传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的耳中,萧衍原与陶弘景交情甚笃。陶公挂冠神武门,辞官在句容茅山隐居时,萧衍(此时系雍州刺史)经常遣使问计,陶公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现在,萧衍已即帝位,听说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隐居,就派遣二位将军来征召他还都为相。两将军带着梁武帝所赐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将军说明来意后,陶公却婉言谢绝说:“请将军转奏皇上,言臣归隐山野,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馈赠甚丰,无以为报,有诗一首,聊表心意。”并随手写下一首诗,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两位将军无奈,只好下山,可又觉得有负圣意,难以回京缴旨,进退两难,便跳到獐儿岩边的深潭里,以身殉职。黎民百姓哀念这两位将军的忠贞,把这潭改名为:“将军潭”。大家都说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门山改称为“仙门山”。
陶弘景在屿山、福泉山居住时,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屿山改名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儿岩外绿溪东首建贞白祠。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号命名。福泉寺外,现尚留陶公修炼道术的遗迹,称 “炼丹岩”。福泉寺里曾留有陶公的手迹,现在仅知道上联是:“福泉白水山山出。”陶弘景的故事一直在陶山人民口头流传着。

陶山的陶弘景与陶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7 11:10

相传南北朝时,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政治家陶弘景,人称 “山中宰相”,曾在瑞安陶山隐居多年,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一日,忽有一老媪拄杖登门求医,自言是底山(沙门山)青石龙村人。陶公诊脉后,采来三味草药让她带回去煎服。老媪回家,药到病除。数日后前来道谢,报以木质方印一颗,并说以后如遇久旱,可将木印在屿山东北八角桥边红岩上盖三下,底山“头梳脑背”上即有乌云涌起,雨便沛然而至。后遇天旱,试之果然应验。不久,公将此印交地方长老收藏,百姓都说那个求医送印的老媪就是沙门山的白龙娘娘。所以后来一遇天旱,人们就把通明寺内的陶公塑像抬出来祈雨。现在陶山河南村边还留有白龙庙,庙右有陶府庙,以志纪念。陶公在屿山数年,继而迁徙到沙门山,在獐儿岩(或称麻雀岩)结草庐隐居。一个炎夏的中午,陶公身背药篓,汗涔涔地来到十字坑的潭边,只听水声潺潺,见泉水下泻碧潭,如碎玉飞溅。他就坐在潭边树荫下的青石板上歇息、纳凉。这时从山仁来了一个肩挑柴担的小伙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刚放下柴担.就“卜通”一声跃入潭里洗澡。陶公见状,大吃一惊,忙喊:“水太凉,快快上来!”陶公的徒弟也长叹一声:“不出三日当毙矣。”但樵夫却悠闲自在地边洗澡边笑着说:“没关系,请放心。”他游了一会,上岸来了,挑柴翻岭而去。陶公深为他的身体担忧。不料数日后,又遇到他,他挑柴健步如飞,陶公十分惊异。樵夫说:“我日日如此,实无妨害。”陶公豁然大悟,“我陶弘景做过太医令,行医数十年,自以为精通医理,竟不如山野樵夫,殊不知民间尚有强身防病之术。”自感羞愧。便顺手将所采之药,倾筐倒入飞霞岭边的溪涧中。说来也怪,翌年春天,这里绿草如茵,姹紫嫣红,长满各种药材。附近百姓经常来此采药,人们都称这里为“药齐坑”,坑顶山头也取名“药齐顶”。陶公闻讯,感叹说:“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岂医理不灵哉!”师徒继续行医,为民除病。又一年,当地瘟疫流行,陶公急中生智,把研制好的百药和多年炼就的丹药投入溪水中,溪水顺流而下,陶公默默祈祷:愿饮到溪水的人太平无事。果然应验得很,百姓平安无事。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陶公,就把这溪水称做“福泉”,把陶公修炼的地方改建称做“福泉寺”了。陶公在獐儿岩寓居不久,又搬到福泉山深处十八亩坪隐居。由于经常有人来求医求药,名声愈来愈大,一直传到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的耳中,萧衍原与陶弘景交情甚笃。陶公挂冠神武门,辞官在句容茅山隐居时,萧衍(此时系雍州刺史)经常遣使问计,陶公为他出了不少好主意。现在,萧衍已即帝位,听说陶公在安固(即瑞安)福泉山中隐居,就派遣二位将军来征召他还都为相。两将军带着梁武帝所赐的十斤茯苓、五斗白蜜上山。将军说明来意后,陶公却婉言谢绝说:“请将军转奏皇上,言臣归隐山野,潜心修道,精研医术,其志已决,求陛下勿怪。皇上馈赠甚丰,无以为报,有诗一首,聊表心意。”并随手写下一首诗,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两位将军无奈,只好下山,可又觉得有负圣意,难以回京缴旨,进退两难,便跳到獐儿岩边的深潭里,以身殉职。黎民百姓哀念这两位将军的忠贞,把这潭改名为:“将军潭”。大家都说陶公已在此成仙,又把沙门山改称为“仙门山”。陶弘景在屿山、福泉山居住时,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屿山改名为陶山,在陶山背建通明寺,在福泉山建福泉寺,在獐儿岩外绿溪东首建贞白祠。这些寺、祠都用陶公的字号命名。福泉寺外,现尚留陶公修炼道术的遗迹,称 “炼丹岩”。福泉寺里曾留有陶公的手迹,现在仅知道上联是:“福泉白水山山出。”陶弘景的故事一直在陶山人民口头流传着。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朗读特点
1个回答2023-11-02 14:06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朗读特点是: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深思,当遇到孩子产生犯类似过失的时候会怎样处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