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是什么故事桐叶封弟是否可取?
1个回答2024-02-06 10:52

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史称"桐叶封弟"。后因以指帝王封拜。亦省作"桐封"等。 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当权者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桐叶封弟”故事是怎样来的?
1个回答2024-02-06 10:11

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史称"桐叶封弟"。后因以指帝王封拜。 亦省作" 桐封 "等。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当权者应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谁知道“桐叶封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06
桐叶封弟”又可称作“剪叶”,出自于《吕氏春秋》这个典故与周公旦有关。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迁到晋水的岸边,改唐为晋。

后来,人们用这个表示分封之意。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桐叶封弟的同源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03:28

一叶桐 剪圭 剪桐 成王剪桐 桐圭 桐叶封弟 桐叶戏

桐叶封弟的同源典故
1个回答2022-12-22 06:14

一叶桐 剪圭 剪桐 成王剪桐 桐圭 桐叶封弟 桐叶戏

桐叶封唐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5 16:44

[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周成王,名姬诵,周武王之子,西周的第二位国王。即位时年幼,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又称叔旦,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周武王的弟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歧山),史称周公。

  成王年幼,其弟叔虞更小,他兄弟二人,在周公摄政时,正处于戏嬉的孩提之期。成王“削桐为珪以与叔虞”,本意是逗着小弟玩耍,根本没有赐封的意思。所以,他在御花园同叔虞玩过之后,就把“削桐为珪封若”事儿,给忘得干干净净,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随从的史官却把他当他成了正事儿。

桐叶封虞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05:29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周原来是商朝的一个部落,生活在渭河流域,在周文王姬昌时开始强盛,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武王死后,其年幼的儿子成王即位,当时只有12岁,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公。)桐叶封虞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顺手摘了一片梧桐树叶,送给弟弟,随口到:“我把这个送给你当作信物,封赐给你。”成王只把这件事当作玩笑,周公则认为天子无戏言,不能随便说说。成王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后来,叔虞的儿子把都城迁到晋水岸边,改唐为晋。后来闻名于世的晋国就始于桐叶封虞,亡于三家分晋(战国时,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
《古文观止·桐叶封弟辩》译文与赏析
1个回答2023-12-17 14:01

桐叶封弟辩

桐叶封弟辩

唐·柳宗元

【题解】

辩,古代论说文的一种,即对传统的或流行的说法提出异议。本文针对古书记载的“桐叶封弟”故事进行辩论,表面上是对古书的记载持怀疑态度,实际上在批驳“天子不可戏”的观点。作为臣子,不能将君主的言论视为金科玉律,一味迎合,而应该用“道”加以引导。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译文】

古书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梧桐叶子和幼小的弟弟开玩笑,说:“把这个封给你。”周公听到这件事就入宫向成王表示祝贺。成王解释说:“我这是开玩笑呀。”周公说:“天子不可以开玩笑。”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幼小的弟弟。

【原文】

吾意不然[1]。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2],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3];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注释】

[1]意:料想,认为。

[2]不中:不恰当。

[3]十易:改变十次。

【译文】

我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成王的弟弟应当受封,周公就应该及时对成王说,而不必等到成王开玩笑的时候才去祝贺,以促成此事。如果成王的弟弟不应当受封,那么周公让这样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把土地和百姓赐给年幼的弟弟,并封之为王,这样做能被称得上是圣人吗?况且,周公的意思不过是认为天子不可以开玩笑罢了,难道一定要顺从并促成这件事吗?如果发生不幸的事,成王拿了梧桐叶子与妃嫔、太监开玩笑,难道这样也要顺从并执行吗?凡是帝王的恩德,在于他施教的成效怎样。如果不恰当,那么即使改变十次也不为过失;关键在于恰当,只要得当就不能轻易改变,更何况仅仅只是一句玩笑呢!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付诸实行,那么这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实行过错啊。

【原文】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4],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5]。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6],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7]。

【注释】

[4]大中:中道,不偏不倚。

[5]逢:逢迎、迎合。

[6]缺缺:耍小聪明。

[7]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尹佚,即太史,掌管祭祀和记事等。

【译文】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按照适当的原则去教导他,使他的行为举止、嬉戏、娱乐都恰如其分,而不能迎合他的过失并替他巧言粉饰。也不能对他管束太严,驱使他,使他像牛马那样,急于使他成长反而会坏事。即使父子之间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自我约束,更何况是名分上还有君臣之别的人呢!这不过是那些识见不高而又爱耍小聪明的人所干的事,绝不是周公所应该做的,所以古书上记载的这件事不可相信。也有的古书记载说:用梧桐叶封唐叔这件事,是太史尹佚促成的。

【评析】

文章开篇叙事,围绕重臣应如何辅佐君王这一中心发挥议论。以周成王以桐叶封弟的故事,驳斥“天子不可戏”的观点。围绕“戏”字,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周成王的弟弟到底该不该被封,最后得出结论:不论应不应当被封,周公都没有尽到辅臣的责任。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假设“戏”之对象是“妇”、“寺”,从而对“戏言当真”做了绝对否定。尖锐地批评了这种荒谬之事,指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君王的言行,关键要看是否恰当,施教的成效如何,不可以盲目听从。

本文虽篇幅短小,却将观点阐述得透彻清楚。上半篇驳斥“天子不可戏”的谬论,下半篇立论说明臣子辅佐君王应该采取的正确方式,层层辩驳,结构严谨,是辩体文中的力作。

名字叶羽桐还是叶雨桐好
3个回答2023-08-22 19:01
我更喜欢叶羽桐
桐叶封侯的故事中包含了周朝实行的是什么制
1个回答2023-03-29 01:40
封分制,嫡长子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