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通鉴秦汉三国篇

百家讲坛国史通鉴.秦汉三国篇1期至10期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汉字形式】
1个回答2024-01-23 16:50
1、千古一帝;2、二世而亡;3、亡秦必楚;(讲的是秦朝的事)4、鸿门故事;5、历史选择;6、汉家规模;7、汉匈和战;8、家大业大;9、人无完人;10、痛定思痛(讲的都是西汉的事情)
秦汉史哪本好
4个回答2023-08-16 22:01
你的文言文基础好的话,看看文言文版的《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后汉书》(最最好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以上四种是古人写的。
《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钱穆)以上两种是近现代人写的都是文史大家,若要看吕思勉先生的《秦汉史》你要有很深的文言文功底吕思勉先生的评论比较好。
汉书下酒秦鉴观心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1-24 01:58

以汉书下酒”的典故出于北宋苏舜钦。话说他有一次住在岳父家,某天躲在书房内独自饮酒,却不叫送菜,他岳父觉得奇怪,偷窥了一下,发现他正在读《汉书》。当读到张良聘勇士埋伏在博浪沙,企图以大铁椎击杀秦始皇时,苏舜钦饮酒一盅,叹道:“当浮一大白也”;当读到勇士仅误击副车时,苏舜钦又饮酒一盅,叹道:“惜乎不中”。他岳父摇头微笑:“有这样的下酒菜也不枉了。” 原文: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苏子美饮酒”一节,说:“子美(苏舜钦)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各是谁写的
2个回答2023-01-09 01:09
《史记》是司马迁
《汉书》是班彪、班固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
百家讲坛国史通鉴秦汉三国篇共有几集
2个回答2022-05-14 01:06
到三马共曹结束,共24集。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历史作用
1个回答2022-10-13 10:25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志通鉴》是什么通史?
2个回答2023-08-19 01:13
编年体史书,不是通史。通史只有一本中国通史。这是后来的叫法,以前没有。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通史
1个回答2024-02-15 12:57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是24部书.而《资治通鉴》只是一部书.
《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有的是通史,如《史记》;有的是断代史,如《汉书》。它们都是以记述人物事迹为主线,来记载历史的。
《资治通鉴》则是编年体通史,不以人物为主线,但也是记载历史。
不过《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与正史略有不同,它主要是司马光为了给宋神宗提供借鉴,才从各种史书、资料中搜集素材,编订而成的。
所以,体例、目的都有区别。
秦汉历史书籍推荐
1个回答2024-03-02 08:03
1、战国秦汉:《东周列国志》、《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黎东方《细说秦汉》(黎东方的细说系列浅显易懂,讲得也比较有趣,推荐)灶贺郑.
2、魏晋南北朝:黎东隐颂方《细说三国》、沈起炜《细说魏晋南拍裂北朝》、《三国志》、《魏书》、《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
秦汉史必读十本书?
1个回答2024-04-24 11:56

1.周天游:《秦汉史研究概要》2.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3.林剑鸣:《秦汉史》4.吕思勉:《秦汉史》5.(英)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6.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7.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8.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9.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10.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