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名李

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5:32
仲尼是怎样成为孔子的?——读李长之《孔子的故事》

摘抄: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到的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这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作者注:《史记·孔子世家》中老子语和《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语祥略不同,现在综合评述。)

在这个时期(指孔子在鲁国执政时期),孔子虽然担任司寇的官,可是他是反对刑法的。孔子曾经说过:“对人民如果光靠发布命令,又用刑法来强制执行,那是会使人民养成侥幸的习惯而不顾廉耻的;如果在政治上加以诱导,并用礼义来约束,人民却会既有廉耻,又肯往好处走的。”(作者注:见《论语·为政》篇,第3章)

季康子又想多杀人,说是这样就可以使社会秩序安定。他询问孔子的意见,孔子说:“你执政,难道还需要杀人么?你坚决往好处做,人民就可安居乐业。上边的人好比风,下边的人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会顺风倒下。”(作者注:见《论语·颜渊》篇,第19章)

关怀政治和热中功名富贵是两件事,但孔子在往日对这两件事,是不大分得清楚的。孔子往日奔走,其中未尝不带有功名富贵的念头。十四年的漂泊教育了他,他在这方面多少有些看开了。他这时说:“吃粗菜,喝清水,枕着胳膊睡一觉,这就是很大的乐趣。那种不是用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实在和浮云一样呵。”他又说:“如果富贵真是一求就可到手的话,叫我给人赶车我也干;如果强求也未必到手的话,那就不如让我爱做什么做什么了。”(作者注:见《论语·述而》篇,第16、12章)

李长之译《关雎》:
关关叫着的双鸠鸟,
停留在河里小洲上,
苗条善良的小姑娘,
正是人家的好对象。

水里的荇叶像飘带,
左边摇来右边摆,
苗条善良的小姑娘,
睡里梦里叫人爱。

这样的姑娘求不到,
起来躺下睡不着,
黑夜怎么这么长?
翻来复去到天亮。

水里荇菜不齐整,
左边揪来右边揪,
苗条善良的小姑娘,
钟鼓迎来好欢喜!

* * *
大部分中国人和部分外国人都是知道孔子的吧!但是系统地了解孔子一生轨迹,恐怕就没几个人了。
之所以大段抄录李长之先生书中的文字就是向读友们推荐这本小书(正文才137页),但作者确是大家(其作《鲁迅批判》是鲁研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
对于我这样文言不过关的读者来说,读《孔子的故事》,真可以是悦然读之。尤其是李长之译的《关雎》,更是让我又喜又羞:喜的是其语言的朴素,意境的美妙,阅感的灵动;羞的是我想起我上学时也翻译过,但那是什么呀!和长之先生的比起来,简直蠢钝得很!
抄录第一段,是因为我崇尚这种为人出世的方式;抄录第二段,是因为我信服这样的思想;抄录第三段,是因为我佩服孔子说理的形象化;抄录第四段,是因为我欣赏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风格。
具体的评价我就不说了(也没有资格说),可以看看正文前于天池、李书写的推介。
古人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套用一下就是:我们知道孔子,还要知道孔丘仲尼是如何成为圣人孔子的。
2006-2-28 团委
孔子李子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7:13

李子是指老子李耳吧,孔子是儒家始祖,老子是道家始祖,据说,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过,老子算孔子老师

孔子与李耳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07:44

道家后人将老子李耳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孔子的故事 李长之 读书摘抄好词好句
1个回答2024-03-11 22:13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了.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头……要设法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那个影子出现得越来越少了.
说明孔子是个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
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可是子贡就有陷于一偏的倾向,所以他就批评子贡说:“你只是个器具啊!”子贡问道:“什么器具呢?”孔子说:“还好,是祭祀时用的器具.”意思是说,从个别的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具,却没有注意到全面的发展.
孙武叫孙子,孔丘叫孔子,李耳为什么不叫李子呢?
3个回答2022-12-25 17:39
李耳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胡子白眉毛的形象,而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后来的庄子合称“老庄”,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老子。
孔小军抢李渔漫画书是哪一集?
1个回答2024-02-24 07:02

孔小军抢李渔漫画书是第15集,孔老师去跟主任诉苦,后悔自己不该上师范。主任教导他教学生勤不一定能补拙,要善于用巧劲。还教他怎么收缴学生的课外书。于是,孔老师用主任教的方法回三班收缴课外书,并将杨夕看的琼瑶小说当众朗诵羞辱她,并强行拿走李渔妈妈寄回来的漫画,还说出了让李渔妈妈亲自去取回他才还的话,并扬言要销毁掉,激怒了李渔。黄澄澄特意去找孔老师向他解释了那些漫画对李渔的重要性,并想安慰孔老师,但孔老师却已有了离开的意思。

李云龙骂孔二愣子哪集
1个回答2024-04-22 06:40
第17集。电视连续剧《亮剑》第17集里面,和尚在送信途中遇到谢宝庆一伙劫财,和尚出手自救,杀死了几个匪徒,被后来赶到的二当家山猫身后偷袭,惨死黑云寨。李云龙得知后召集一营人马准备攻打黑云寨,这时候孔捷赶来劝阻,李云龙大骂孔捷孔二愣子,还把他关了禁闭。
李维孔扮演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2-12 04:40
李维孔的扮演着是洛桑念扎
亮剑孔捷李云龙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11 11:16
孔捷的孩子在亮剑里没有说。
李云龙的孩子,2个儿子,李健,李康。
在小说里,赵刚自杀,把他的4个孩子,托付给了李云龙。
后来,李云龙因为下令开枪打造反派,被批,然后也自杀了,在自杀前几天,因为孔捷知道李云龙被批斗,所以,派手下的人去接李云龙,李没走,把6个孩子让带走了。
但是小说里一直没有说也捷的孩子的事情。
世说新语中孔融拜见李膺的故事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26 22:25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教导,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守孝悌知礼义的人。而从这篇文中我们也能看出孔融的聪慧。

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而孔融身为一个年仅十岁、无官无名的黄口小儿竟也被邀请成为座上之宾,孔融之智极为出名可见一般。

再看孔融拜访李元礼时,巧妙地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夫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让我们不得不赞其才思之敏捷。

而当陈韪对自己表示轻视时,孔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一句话噎得陈韪哑口无言,堪称急智之典范。

在我们钦佩赞叹孔融聪慧的同时,我们也须得警醒自身。陈韪虽是有心讥剌、轻视孔融,但他所说的也未必不是一种可能。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样。亦有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因此无天资之人应努力,须知我非不如人;有天资者更需努力,须得对得起自己这身好才华,莫要镜花水月,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