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之东北保家仙

东北民谣歌词 歌曲东北民谣歌词
1个回答2024-02-24 09:37
1、歌词

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罩李雪

萧条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伙儿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

江风吹物禅迟过他通红的脸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

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

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

大雪封门再送财神

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

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

我俩就定了终身

塞北残阳是她袭游的红妆

一山松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

今生我只与你成双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2、《东北民谣》是由毛不易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于2019年4月12日在《我是唱作人》第一期上首唱,后收录在毛不易2020年发行的专辑《小王》中。
东北民谣歌词 歌曲东北民谣歌词
1个回答2024-03-04 01:12
1、歌词

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罩李雪

萧条枝影月牙照人眠

小伙儿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

江风吹物禅迟过他通红的脸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

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

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

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

大雪封门再送财神

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

霜花满窗就在此良辰

我俩就定了终身

塞北残阳是她袭游的红妆

一山松柏做伴娘

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

今生我只与你成双

锣鼓声声正月正

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

又是一年好收成

2、《东北民谣》是由毛不易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于2019年4月12日在《我是唱作人》第一期上首唱,后收录在毛不易2020年发行的专辑《小王》中。
西北地区的民俗民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1 08:25
西北地区被人们熟识的与绘画艺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民间美术犹如群星闪耀,剪纸、皮影、刺绣、面塑、炕围画、饰件、卷轴画、寿材彩绘、墓葬壁画以及堪称稀世珍奇的百寿图等等民间美术作品。
在西北民俗文化的土壤,还酝酿着一棵艺园奇葩,那就是戏曲。早在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已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如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影戏等 ,均在民间广为流行 。当时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有文化的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诸宫调”说唱艺术,采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在卞京瓦舍中献艺,曾经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更成熟的条件。据南宋玉灼《碧鸡漫志》卷二载:“元丰、元佑间……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耐得翁《都城纪胜》说他“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能唱。”上党梆子又叫上党宫调,据说即由孔三传首创诸宫调而得名,孔三传的诸宫调要比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至少早一百年。元蒙贵族灭金后的八十年间,废除了开科取士制度,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降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没有出路,一部分文人为了谋生,便与民间艺人一起成立了戏曲、曲艺作者的行会组织——书会。参加书会的作者称为书会才人,他们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舞台艺术基础上 ,综合唐宋话本 、词曲歌舞和说唱艺术的经验,运用代言体,创造性地开拓了一本戏四折、换用四个宫调、敷演一部完整故事的元杂剧形式。 位于山西南部的平阳府(今临汾市)就是产生元杂剧的温床。平阳府“东连上党,面临黄河,南通卞洛,北阻伏卜晋阳”,它一向是中原的门户,历代政治军事要地。宋元时期,这里城市经济发达。这一带又盛产上品白麻纸,雕版印刷业十分兴旺。元朝初年,这里还建立了“经籍所”,集中一批人才编辑经史,所印大量图书,号称“平水版”。与诗词戏曲有关的新刊《平水韵》书,就是在这里编印的。这里一度文士荟萃,优伶辈出,成为产生元杂剧的沃土。元杂剧又称北杂剧,缺启穗以曲为主,兼用旁自。伴奏初以笛子、拍板、鼓为主,后来又加入锣,成为元杂剧的四件主要伴奏乐器。金元时期的平阳府,又是北方全真派道教活动的中心,所以元杂剧的编演,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化故事的剧本。这一时期,山西出了一批杰出的戏曲作家,如解州的关汉卿( 亦有大都或祁州之说 ),襄陵的郑光祖,平阳的石君宝、狄君厚、孔文卿、赵公辅、于伯渊,新绛的李潜夫,太原的乔梦符、李寿卿、刘唐卿,大同的吴昌龄,河曲的白仁甫等人,都留有许多不朽的著作。元杂剧在晋南形成后,很快传入大都(今北京),不少戏曲作家也都云集京师,形成了以元杂剧为主的中国戏曲艺术第一个黄金时代。 正因为元杂剧形成于山西南部,金、元以来,山西南部的戏曲文物特别丰富。晋南、晋东南有宋建“舞亭”、“舞楼”的碑记,临汾、襄汾、洪洞、新绛、翼城等地,现在还保存有元代的八处戏台,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珍贵戏剧文物。万荣县孤山风伯雨师庙的元代舞台石柱上,尚刻有“元大德五年三月清明,尧都大行散乐人旁喊张德好在此作场”的记载,闻名中外的洪洞广胜寺旁边明应王殿元泰定元年的戏剧壁画,横额为“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尧都就是平阳,散乐实际就是走向杂剧的一个重要演变过程,这些都说明了元杂剧是在这里形成的。至于侯马金墓、稷山马村、化峪、苗圃出土的十八座金墓,其中也有关戏剧的大量砖雕,不只保留了形成元杂剧以前的大量戏剧史料,还可以看出当时戏剧艺术与晋南人民文化生活的特殊关系。除以上所述以外,西北这片祖国的沃土上还酝育出了像广灵秧歌、风台小戏、万荣花鼓、平遥鼓书和陕西秦腔等多种民间大小戏曲。
北流市本地民间传说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5-17 18:05
传说北流市的人民都是远古大神女娲氏创造的人类繁衍出来的后代。。。
河北保定市利民路上有哪些小区
3个回答2023-11-09 09:42
已经入住的有:老小区:轻化工局宿舍;新建小区:雍和家园,青青文雅园,秀兰裕丰三期(偏西一段),紫横小区(南北两个小区)。
李保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9 06:08

男,博士,甘肃兰州人,现任国资委监事会专职监事;

李保民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5 09:34

李保民(-),人。1982年毕业于,同年到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现为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

水浒传保国安民故事
1个回答2023-08-16 07:59
三打祝家庄,
孩子保研没保上北师心里难过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8 04:26
孩子不好也没事宝上臂式心里难过,怎么办,这个的话只能安慰她吧,知道的也没有办法。
陕西民歌的陕北民歌
1个回答2024-03-01 06:32

详情请参考陕北民歌词条。 陕南民歌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
陕南从地势上为两山夹一川的山地结构,它受了汉文化、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影响,陕南人民憨厚、勤劳而朴实,陕南民歌也因此而显得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柔和、结构舒展流畅等特点,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假声,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给人听觉上以委婉而细腻 ,有一股清新山野之风的感觉;陕南民歌在演唱方法上,还多用上下滑音及小颤音相结合的演唱技巧,给歌曲增添了几分清秀和抒咏情绪。 若干年来,人民群众每天除了种地干活,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沉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苦不堪言,心里的酸甜苦辣无处诉说,只有吼几声号子 ,唱几首山歌,来抒发他们各自内心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消除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枯燥和疲惫。陕南民歌中的《放羊调》:“正月放羊正月正 /堂前辞别二双亲 /羊儿前面吆起走 /奴家脚小随后跟 /五月放羊是端阳 /龙船花鼓闹长江 /有钱人家船上耍 /可怜奴家去放羊 //八月放羊八月八 /白天放羊夜纺花 /白天放羊三百条 /晚上纺花八两八……”,这首民歌叙写的是陕南人民为了生活,白天去给地主放羊,晚上回来后还要做工到深夜,唱出了当时穷苦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倾诉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拉兵歌》:“正月是新春 /妈妈把儿生 /生了儿子是苦命 /长大拉壮丁…… /穷也穷得很 /睡到半夜更 /耳听外面闹沉沉 /才是拉壮丁 /开开门儿跑 /保长看见了 /手推机柄弹上槽 /看你鬼儿往哪跑…… /走到地坝边 /转脸往回看 /妻子脸色白如面 /心如刀儿穿……”,这首民歌描写的是解放前,保长、甲长到处拉兵的情形,穷苦的劳动人民敢怒不敢言,只有通过这种民歌形式来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无情,歌曲最后还通过对保长和甲长的辱骂,反映了劳动人民心灵深处对黑暗社会强烈的反抗。
情歌是陕南民歌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他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爱情观。如《太阳大了一把火》:“太阳大了一把火 /奴家晒得焉妥妥 (方言代替语,意为无精打采) / 我把草帽给你戴 /愣叫太阳来晒我……”,情妹为了让情哥不被太阳晒,把自己的草帽给他戴,自己晒得受不了,这也反映了陕南女性的体贴柔美的一面,词义虽很口语化,但反映的内容却婉转而缠绵,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反映相思之苦的有《昨夜约郎郎没来》:“我昨晚约郎郎没来 /一夜烧了九捞柴 / 砂罐煨酒煨成醋 /锅儿煎油成箩筛 /我这号心思你不来……” ,诉说的有点夸张 ,给情哥精心准备的好吃的 ,结果是酒煨成醋 ,锅烧成箩筛 ,情哥也没来 ,相思之苦颇有情调 ;《十送小郎》:“一送小郎闷沉沉 /情哥哥今天要出门 /一要出门年幼小 /二要出门奴担心 …… / 四送小郎大河边 /手拉杨柳喊渡船 /撑船的哥哥撑过来 /郎过河去姐给钱 …… / 十送小郎桔子园 /一个桔子十二瓣 /郎六瓣来姐六瓣 /不分桔子不团圆 ” ,表现了送情郎出门 ,送了一程又一程 ,恋恋不舍 ,旋律优美婉转而凄凉;《小媳妇歌》:“正月里来正月正 /可恨爹妈丧良心 /贤惠婆家他不许 /把奴许到苦竹林 /白天打柴柴三捆 /夜晚摇磨到五更 /不等天亮鸡开口 /门就在满坡行 /二月里来是春分 /可恨媒婆瞎眼睛 /今儿夸他子弟好 /又夸他房子一合院 /又在夸他家务大 /明儿又夸他家族数不清 …… ”,这首歌曲反映了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不惜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的社会现象,最后小媳妇不堪忍受而悬梁自尽,小媳妇用了最愚蠢但在当时也别无选择的方式,对社会发出了最强烈的反抗。
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每当逢年过节或大型喜庆集会时,陕南人耍起狮子龙灯唱起陕南花鼓调,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期盼,如陕南的《花鼓调》:“哎…… /今天的日子真正好 /家家户户真热闹 /狮子龙灯耍起来 /庆今年收成好……”。这类民歌的最大特点是气氛活跃而热烈,唱腔随意而活泼,歌词即兴性强,无固定的曲调格式,他们在欢快的锣鼓鞭炮声中边歌边舞,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风趣而幽默,通常以独唱 ,对唱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