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书法家王献之

晋姓的家谱文献
1个回答2024-03-21 21:35

四川简阳晋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民国)晋光□等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九册。注:始迁祖为[明]晋福、[明]晋寿,先祖为[春秋]晋康侯、晋安侯、晋国侯、晋文侯。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晋献公是什么样的人
2个回答2022-09-03 04:02
是个贪财的人
晋献公在位时晋国的都城是哪里?
1个回答2023-12-14 18:59
1、“绛中地坼”,发生在什么时间?形成了什么样的地貌?2、“晋初公五年,浍绝于梁”,“梁”是现在的什么地方?3、“横水有故梁”,“横水”指的什么?“梁”指的是什么?4、“盖晋平公之故粱也”,“梁”指的是地名吗?5、“王泽"在哪里?什么时候形成的?什么时候消失的?6、“九原”在哪里?7、“逐居新田。又谓之绛,盖在绛浍之阳。即绛阳。”,“新田”在浍水南还是北?“新田”其他名字叫什么?8、“其宫(虒祁宫)也,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也。”,“虒祁宫”是在汾河南面,浍河北面吗,汾河与浍河交汇处吗?9、“新田”是土厚水深吗?是有汾、浍以流其恶吗?
晋献公和重耳什么关系 重耳传晋献公历史原型是谁
1个回答2023-12-14 03:43
  《重耳传》讲述的是晋国二公子重耳颠沛流离、被人陷害直到最后逆袭成为晋文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部剧是根据历史进行改编,而剧中出现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重耳的原型是晋文公,那晋献公和重耳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

  重耳经历了十几年的流亡生活,在外流亡还能够回到晋国继承国家大权的人实在罕见,而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重耳父亲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晋献公是晋国君主,在夫人去世之后,让骊姬做了夫人,可这个女人野心太大,逼走了晋献公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不过在晋献公去世不久之后,骊姬母子也因为政变被杀,当时晋国大臣们商量准备迎接重耳继承晋国国王之位,但是却被重耳拒绝了。后来是夷吾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史称晋惠公。

  而在《重耳传》中出现的晋献公便是历史上的晋献公,重耳是历史上的晋文公重耳。在晋献公去世之后,重耳没有回国继承王位,而是夷吾继位这一点和史料记载还是很一致的。

  说到重耳拒绝继位,其实他有自己的打算。当时晋国党派众多,内斗不断,晋献公去世之后的两位国君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杀,这让重耳更加清楚晋国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在没有得到更多人支持的情况下,重耳知道现在去晋国无疑是送死。

  晋国内部秦穆公和齐桓公两股势力最大,当时两边都不是十分支持重耳。重耳在没有得到包括晋国和其他外力的支持下,他回国继位很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于是他拒绝了这次继位的机会。从后面的历史发展来看重耳当时不回国是正确的,夷吾继位之后很快被杀死。等到时局稳定之后重耳才重新回到晋国继承王位,此时是继位最佳时机。
魏晋诗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对中国文学有什么贡献
1个回答2023-03-06 00:56
有啊,↖头像
曹丕在魏晋诗歌中的贡献
1个回答2022-09-06 20:06
曹丕的诗歌在魏晋传诵不广,过了几朝才为人所知,
他生前说过有名的一句:“我的诗足以流放百世,不在乎早死”(大意如此)
晋献公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
1个回答2023-09-03 07:40
就是靠的他的谋略,晋献公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枝棚慎且他和氏擅长分析局势,擅长摸透人心,也擅长招纳贤才,猛敬于是可以一统天下。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翻译
1个回答2022-12-16 08:37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
史记秦本纪、翻译、晋献公卒-
1个回答2022-12-12 12:14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晋献公在位时期,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呢?
4个回答2023-11-27 10:23

晋献公在位时期杀掉自己三个儿子,说白了也都是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

他的三公子被调离之后,他主动提出来,把申生废掉,换成奚齐来当太子,但是稀奇古怪的一幕发生了,他刚这么一说,妃子丽姬就坐在那嚎啕大哭,对他说你这么做陷我于不仁不义,满世界谁不知道申生是你的太子,申生先生刚一走,你就把他换掉,把我丽姬的儿子换上去,我将来必定会被天下人耻笑,这种事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其实这是丽姬典型的心口不一的话,其实是丽姬玩的手段,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东周列国志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里面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基本的历史脉络,跟先秦记载的很多的东周的历史差不多,其中就记载丽姬夜哭的故事,丽姬为了陷害太子申生,在他回来探望父亲的时候,故意拉他到自己的后宫聊天,到花园游玩。可到了晚上,却去向皇帝哭诉太子调戏他,之后他还给太子敬献给父亲的食物中下了毒,终于惹了皇帝大怒,派人向太子问罪,可叹太子的一片孝心就这样被丽姬利用了。

太子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又惊又气,手下的人劝他赶快跑,可是太子说,父亲已经老了,没有了丽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如果跑了,还得让父亲背上恶名,于是就自杀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听到这个事以后,也赶忙派人来到古都询问,结果丽姬跟献公说,他们为什么要来打听此事,是因为太子害死你的主意是他们兄弟三个一块商量的,所以他们俩也难逃责任,于是献公,马上派人追杀他们二人,导致他们跑到梁国去了。这下三个继承人死了一个跑了两个,丽姬的计谋大功告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