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

南橘北枳中的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12:37

本意是橘子树生在淮河以南则结的果实为橘子,而到了淮河以北则成为枳了,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此句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原文为:“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

扩展资料:

“南橘北枳”今解

说到枳,不得不说“南橘北枳”这个古老的成语,《晏子春秋·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周礼》亦云“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一般的解读即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导致性状发生改变。事实上,橘和枳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橘与枳同为芸香科但不同属:橘为柑橘属,枳为枳属。“南橘北枳”的说法实际上源于古人观察不周而造成的误会。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繁殖橘苗了。橘只能耐-9℃以上的低温;而枳能耐-20℃的低温。当人们把枳作砧木、橘作接穗嫁接培育橘苗,从淮南移到淮北,由于橘树忍受不了淮北冬季低于-9℃的低温,橘树地上部分冻死,而地下部分的枳砧却安然无恙。

当次年春暖花开时,砧木树上的不定芽萌发长成了枳树,过几年就开花结实了。古人不明究竟,误认为是水土条件不同导致橘变成了枳。这才是“南橘北枳”的真相。

枳字有几种音,南橘北枳怎么念
1个回答2024-02-02 00:33

枳字有两种读音,分别如盯饥下:


zhī 
枳指的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多刺,果实黄绿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药(亦称“枸橘”)。

枳 
zhǐ  
枳木,枳机草 

南橘北枳中的枳读音为zhǐ 。

“南橘北枳”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出自《晏子埋则氏春秋·内篇杂下》。原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完整的典故是:齐国的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弯散?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水土条件不同。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楚国就偷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窃别人的东西吗?

南橘北枳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1 04:14

   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反驳楚王,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成语意思: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笑闷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晌缓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埃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宴升模,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南橘北枳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9 21:13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尊重植物的自然规律,熟悉植物的特性,不能把生长在南方的橘子种在北方,否则只会结出苦果。

南方为橘北方为枳原文?
1个回答2024-01-18 12:21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南橘北枳里有什么自然法则?
1个回答2024-01-31 04:07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比如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登陆中国后,由于“水土不服”而明显偏离了其“真谛”,就被形容为“南橘北枳”.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
南橘北枳 是品种不同吗?
1个回答2024-01-30 07:49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在生物进化的长河中,怎样体现物种的多样性呢,“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就是需要变异,物种在进化的时候,有时候会产生变异,变异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在遗传算法中,变异使解变多,变杂,尽可能使算法遍历到求解区间的所有解。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好的物种只能生存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自然环境给予物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生态环境条件即物种形成的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是物种成型的前提和关键,万物都是环境的产物,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物种自然会存在差异。
如人参,其最佳的气候质量为:种植的海拔高度为700――800米,年降水量700――800mm,空气相对湿度70%,最热月温度为20—21oC,无霜期155天以上等[1]。在药用植物的种植中,随着自然条件的变迁以及异地引种、驯化家养,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的中药品种原有的生态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从而导致了“物虽非伪,而种则殊矣,药性异矣”。不同的药材原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及积累活性药物成分所要求的生态质量是不同的,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喜水,有的耐旱等。从而只有在某一特定的生态质量环境下,才有可能生产出药性和药效不变的中药材,离开这一环境必然会导致中药材的药性和药效的改变,甚至生长发育不良以至死亡。如人参,以吉林的品质最佳,三七,以云南的最好,即是这个原因。
南橘北枳的读音
1个回答2024-02-01 23:05
南橘北枳旦罩的拼音
[读音][nán jú běi zhǐ] 
[解释]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迹岁叫枸橘。南方姿迟睁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南橘北枳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2-12 01:18

南橘北枳感想:南橘北枳原本意思为南方橘子移植到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强调了一种生存之道。因此,启示我们应当注意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做到入乡随俗。

南橘北枳类似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1:25
南橘北枳nán jú běi zhǐ
[释义]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