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望蓟门赏析

如何赏析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1个回答2023-02-26 06:55

【原文】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赏析】《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咏的是还没有融化的余雪。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咏鹅》赏析
1个回答2023-08-17 21:40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补补哈哈哈哈哈
我的祖国赏析听后感?
1个回答2024-06-08 18:45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每当听到郭兰英的这首《我的祖国》的时候,我心潮澎湃!

  我的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她拥有五十六个民族,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她坐落在北半球的中央,因此故名为“中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少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多少国外学者曾对中国发出感叹。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她丝毫没有衰老。有人把中华民族比作一头沉睡多年的雄狮,在新中国没有成立以前如同一只任人摆弄的狮子,而成立以后却一发冲天,正如齐景公所说:“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心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很多,但从来不闹矛盾。

  祖国,是我们的避风港,每当我们的一叶小舟在海上行驶却刮起了大风,我们心需要她;祖国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需要她来宽恕;祖国,是空气,没有她我们就不能生存;祖国,是宝库;当我们需要物资源时,就可以从中去探索,去寻找……

  我心中的祖国是令人羡慕的。在战争时期,外国人为了抢走我们的祖国——一片风水宝地,不惜向我们挑战。我们炎黄子孙也没有丢祖国的脸。越战越勇,最终把侵略者打了回去,使他们乖乖向我们投降,因此保住我们那强大的祖国。我心中的祖国是强大富裕的。从古到今,中国人都在拼命斗争,到现在我国已有接近14亿人口了,从1963年到1973年这10年间,我国几乎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口,所以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了。还不止这些,从2003年开始,我国陆续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舟”5号、“神舟”“6号”、“7号”,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已逐渐强大起来。

  我生长在美丽的祖国中,真是太幸福了。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

咏竹其一其二赏析
2个回答2022-12-14 01:43
上面的意思是那个回答的人说的对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1个回答2024-01-24 11:57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诗通过咏昭君村,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的遭遇的同情。同时,诗人通过表现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赞美王昭君的爱国精神,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爱国之情与思乡之情。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的原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4-01-24 23:32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折叠词句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②明妃:指王昭君。

③去:离开。

④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⑤朔漠:北方的沙漠。

⑥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⑦省识:略识,省,读xing(第三声)

⑧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⑨环佩:古人所系的玉佩,多指妇女所配的玉饰。

折叠白话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

阅读理解诗歌赏析咏柳
1个回答2024-05-30 05:45
1.诗人用碧玉和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对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赏析!
《咏史》左思赏析
1个回答2024-03-20 00:04
诗一开头就用比兴的手法,以涧底松来比喻怀才不遇的寒士,以山上苗来比喻凭借门阀世代卿相的士族,深刻地揭露了西晋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畸形现象。对扼杀人材的门阀制度发出了愤慨的抗议。

诗歌的一开头,即展示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苍松以百尺之材,处于“涧底”;而径寸小苗。却高踞于山上,荫影还要档住“涧底松”。诗人以这个反常的白然现象作比兴,将人世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一畸形的现象非常鲜明地突出出来。一边是处于涧底的苍松,一边是踞于山上的寸苗;一边是“蹑高位”的世胄,一边是“沉下僚”的英俊;一边是显赫一时的金、张旧家,一边是年老官卑的冯唐——这一组组鲜明的对比,无可辩驳地证明着门阀制度的荒悖。因此,诗人痛切地感到: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他的才华,而是由他所处的“地势”高下来决定。
   全诗激荡着一股郁勃不平之气。 尤其是结尾:“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采用反问句式,显得沉痛有力。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他们曾反复运用它来抒写怀才不迫的郁愤。
咏柳逐句赏析
1个回答2024-04-13 13:51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

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井然有序。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原文翻译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全诗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24 03:02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

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纡,屈的意思。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这一方面是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刘克庄说:“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黄生说:这一评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读者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抱恨汉朝“气数”已终,长叹尽管有武侯这样稀世杰出的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而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这首诗,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诗中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三分霸业,在后人看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值得挂齿。诗句写得这样曲折跌宕,处处都是抬高了诸葛亮。这首诗通篇议论但不空泛,句句含情,层层蓄势,到诗的尾联达到高潮:“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束于这里的最强音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