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酒以成礼的注释
1个回答2022-11-08 19:36

1. 托:假装。
2. 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3. 以:用来,连词,表目的。
4. 值:正好。
5. 寝:睡觉。
6. 因:趁机。
7. 时:当时。
8. 而:连词,表承接。
9. 而: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10. 既而:过了一会儿。
11. 何以:为什么。
12. 觉:醒。
13. 值:当......时。
14. 且:尚且,姑且。
15. 且托寐以观之:姑且装睡看看他们怎么样。
16. 既而问毓何以拜: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17. 共:一同。

世说新语或古代寓言的 原文 翻译 注释 急!一定要有: 原文 翻译 注释谢谢
1个回答2024-01-18 10:44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文言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心、忧虑的意思.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谓:告诉.病:劳累.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非徒:不仅只是.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结出果实.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长:原作“揠苗助长”,后作“拔苗助长”.
评点: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磨杵成针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寓意: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四字成语注释及注音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2:44

四字成语,均是以汉语拼音标注(含四个声调)。多数成语先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再融合成一个有特定意思的成语,亦或是给出典故、造句、打比方、图片等,用生动的例子,以这些作为有效的解释。 比如: 1、纸上谈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哀鸿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打比方) 3、安步当车[ ān bù dāng chē ]: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具体解释) 4、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出 自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典故)

有什么四字成语是有“注释,解释说明”的意思的
1个回答2024-01-20 15:56
【依经傍注】依照经典及其注释.指说话有根有据.
【等因奉此】等因:旧公文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重心所在的下文.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发凡举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发凡起例】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画地成图】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举例发凡】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可想而知】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连类引譬】引:援引;譬:比方.援引相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
【难以理喻】喻:明白;理:道理.很难用道理去说明.
【旁搜远绍】旁:广泛;搜:搜集;绍:继承.广泛地搜集引证资料,穷本溯源地说明来历,以进行论证.
【前目后凡】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起例发凡】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轻敲缓击】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忘言之契】忘言:无需语言说明;契:意气相投.指彼此以心相知,不拘形迹.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显微阐幽】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着明.
【以古喻今】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引譬援类】引:援引;譬:比方.援引相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
【一言而喻】喻:明白.一句话就使人了解或说明白.
【引喻失义】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
【寓庄于谐】谐:风趣;庄:严肃庄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蕴含.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百喙难辞】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不容分说】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含既往不咎之意.
【穿凿傅会】生拉硬扯,牵强解释.
【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附会穿凿】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
【构会甄释】构:组成;会:聚合;甄:审查鉴定;释:解释.将众说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考核,择善而从.指妥善地进行解说.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未动蝉先觉】金风:指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秋为金;觉:察觉.秋风还未来到,蝉却早已察觉.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变故.
【解惑释疑】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解疑释惑】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解疑释结】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开释左右】开释:开导解释;左右:用于信札,尊称对方.指用劝慰、开导的话消除对方的忧愁、疑虑和烦恼.
【六经注我】注:解释;我:自己的观点.牵强地用各种经典着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议论服务.
【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六艺经传】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传:解释经书的书.泛指古代典籍.
【强作解事】比喻本不明事情的真意而妄加解释、议论.
【随文释义】随:顺着;释: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失之穿凿】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山陬海筮】【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示例】【故事】
【铁板注脚】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望文生训】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同“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小儿强解事】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请经书应该注意的礼节?
1个回答2024-03-20 09:54

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买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袈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工,如实在无法修补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扩展资料

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孩子爱不释手
1个回答2024-01-27 20:39
小孩子喜欢的就是玩具而已,老是送些学习类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孩子会觉得你们给他的压力太大,虽然,你是为他好,可是这样的话,会让他不开心的。孩子们在生日的时候总是想要好好放松一下,你应该送些小孩子喜欢的玩具,这样的礼物才会让孩子喜欢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连这点机会都不给孩子,孩子都喜欢玩具的。 送礼物首先要看是女孩还是男孩,男孩子都喜欢车、枪等,女孩子特别钟爱琴、芭比娃娃等;同时,如果是婴儿,则要注重知觉培养。年纪再大点的孩子可以选购益智玩具,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潜力激发。下面是我推荐给您的礼物 1、阳光罐,晚上会发出阳光,温暖有趣,孩子肯定爱不释手。 2、毛绒玩具,女孩子肯定很喜欢的东西。 3、音乐盒,高雅有面子,还可以定制照片在上面,孩子大人看了都喜欢.4、名字项链,把孩子的名字做成项链,孩子一定会很喜欢
诗礼传家的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2-09 20:38

词目:诗礼传家
汉语拼音:陆闭高闹shī lǐ chuán jiā
注音早念裂:ㄕㄧ ㄌㄧˇ ㄔㄨㄢˊ ㄐㄧㄚ
中文释义: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求“正礼”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2-16 17:35
基本解释

正规的礼法;正常的礼节。 汉 韦玄成 《毁庙议》:“父为昭,子为穆,孙復为昭,古之正礼也。” 宋 梅尧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诗:“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红楼梦》第五五回:“按正礼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一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与太太的事也有益。”《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便觉得时尚风气不古。这先配而后祖,断不是个正礼。”

典礼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11 12:56
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俎代庖,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
买书的时候有个注释本?什么叫做注释本,带拼音的?
1个回答2024-03-02 16:10
注释本一般是指带有编辑者注释的版本(非作者自注)
比如说你看史书现代汉语注释本的时候,会看到每一页下面有很多小字,上面写满了对于书中某部分内容的解释,那就是注释。
一般给幼儿看的书会带有拼音,在大多数作品中则只有生僻字会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