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6:18

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是:

1、要有执着的教育情怀。

2、要具有扎实强硬的专业素养。

3、要具有娴熟的教育艺术。

4、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

新课标建构与应用,是学生在丰富的语言中实践,通过积极的积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人的言语经验,并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六大素养,具体体现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素。

核心素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领域。文化的基础,包括学习利用人类的智慧成果。

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载体,课程处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非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作出的主观反应。

所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一定社会中教育是否要进行变革,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改革的方向、目标甚至规模。这一点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充分的说明。

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都会引起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这就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称为教育改革的世纪,也是因为这一点。

课标对五大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1个回答2023-01-08 20:28
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是:
1、要有执着的教育情怀。
2、要具有扎实强硬的专业素养。
3、要具有娴熟的教育艺术。
4、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
八大能力是:理想力,创新力,学习力,思想力,精进力,表达力、发展力以及艺术力。
核心素养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课
1个回答2024-01-31 05:15
有问题、体现原生态的真实课堂。平实、朴实、扎实是其本色;学习真实发生,有学、有习学、习互动是其本真;关注预设更关注生成;有问题、有遗憾、体现原生态方显其真。

2.让深度学习发生的课堂。是对学习力培养的学习,是学习力提升的学习:感知力是入口,思维力是加工,创新力是出口。感知力是学习力前奏,思维力是学习内核,创新力是学习终极结果。是解决问题层次逐级提高学习:培养学习力问题选择时的层次——给问题、给方法、找结论;给问题,悟方法找结论;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找方法、寻结论。是从当前同质化整齐划一的学习向个性化选择性学习变革的学习。是学习时空、学习方式、学习工具走向多元化的学习。是从仅关注传承知识到更关注创新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仅是课堂学习单纯消费者到还是课堂贡献者学习。

3.启迪智慧、改变思维,让思维生长的课堂。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从仅改变思维提升到让思维生长。寻找思维停靠点、思维激发、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多元表征、思维碰撞等皆为改变思维手段、工具、目的,终极指向应然、实然指向一定是让思维生长。当然反思、顿悟同样指向让思维生长。思维生长表现在思维的深度(长)、广度(宽)、厚度(高)单向或多向增加。让思维生长路经:对主干问题认识,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判、创新思维。

4.构建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关系是课堂生产力,改变课堂先从改变关系、改变情感开始!关系影响态度、效果。

5.内化规则、习惯的课堂。内在秩序感形成的过程:是合作、表达、发问、共处、对话等习得的过程,是模拟社会规则向真实社会规则体验过程。从约束性规则到指导性规则进化过程。

6.放手、给机会、尊重选择的自主课堂。从课堂的自学走向真正的自主学习,即学习目标、时间、内容、方法、路径、顺序、方式、方法、工具、结果呈现、考评方式皆有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高效阅读、写作、表达等工贝自学;让学生借助学科学习方法,学科思维的方法等高效课堂学习学来自学,让学生将知识在运用实践中自学,让学生借助信息工贝如慕课来自学,这就是放大自学。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择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监控自我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过程。“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想学’到‘学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意志品质。

7.不断纠偏的中庸课堂。阶段不同侧重点不同。从共识到我见(发现不同),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从学会说到学会问,从展示到分享,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从一刀切单一学习到混合性学习等。

8.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落地课堂。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一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产生学生自己的思想和理解。让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过程;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教中学、做中学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作者系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
美术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27 03:06
上下关系。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是既有传承更有超越。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内涵上,而超越更多地体现在性质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实际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和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体现的幼儿核心素养教育
1个回答2024-03-15 12:53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个回答2022-12-23 08:02
负责同志附氨全有投四
科学课培养孩子的什么素养?
1个回答2024-02-17 17:52
科学课培养孩子知道一些科学知识,生活小常识。由于不是主科,学生不好好学,对科学课认识不足,发现每年发的书很干净,很少翻动过,新书一本。现在小学生学习压力也挺大,到处补习,参加各种学习班,没时间去学习科学课,不重视。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7 08:24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下:

核心素养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基干,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非核心素养可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数学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包括数学素养在内的少数决定学生发展方向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

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

核心素养简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7 18:12

数学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下:

核心素养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基干,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非核心素养可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数学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包括数学素养在内的少数决定学生发展方向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

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

核心素养简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核物理核心素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8:11

1、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2、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