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什么 唇亡齿寒含义
1个回答2023-12-03 17:45
1、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弱小的势力应该相依为命,联合起来对抗外敌,这样才可以生存得更久。要用长远的目光看事情。

2、唇亡齿寒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虞国借路给晋国却反被晋国灭国的历史故事,彼时晋献公借口要攻打虢国,将玉石和宝马当作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劝告,坚持借路给晋国,导致虢国被灭。晋献公将虢国灭了之后,回来的时候又剿灭了虞国。
唇亡齿寒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3-12-02 12:20
“唇亡齿寒”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联系又相互排斥的。弱小的势力应该团结一致,联合对抗外敌,才能达到共赢。
唇亡齿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个回答2023-12-16 19:04
嘴唇没了,牙齿暴露在外必然会感到寒冷。
表示他们之间紧密的关系,一个受到影响会牵扯到另一个
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相似
唇亡齿寒体现了什么哲理唇亡齿寒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2-12-13 13:03
1、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2、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远。
唇亡齿寒的亡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4-12 07:42
唇亡齿寒:唇缺了,牙齿就会露出来,这样,牙齿就会感受到寒冷了。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亡”wáng ,在这里是失去的意思,表示没有了。
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0 11:30

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联盟合作的重要性,但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贪图小便宜终将自取灭亡,人心可以向善但也不要忘了人性恶的一面。

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大夫荀息建议,把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接受了。
虞君见礼物,很高兴,答应借道。大夫宫之奇阻止说:“不行啊!虞国和虢国就象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唇亡齿寒)。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被消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君不听。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回来时顺便又消灭了虞国。

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联盟合作的重要性,但也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贪图小便宜终将自取灭亡,人心可以向善但也不要忘了人性恶的一面。

唇亡齿寒

释义: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出自: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典故:《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是啥意思
2个回答2022-11-12 05:51
“唇齿相依”和“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难免。同时“唇齿相依”除了指国与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还能指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唇亡齿寒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5-26 11:20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什么是唇亡齿寒
1个回答2022-05-29 16:06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冷。比喻双方要相互依靠,相互扶持,一方要是受到打击破坏的话另一方也遭受到损失。
什么叫唇亡齿寒
2个回答2023-04-09 16:37
唇亡齿寒,汉语成语,拼音是chún wáng chǐ hán,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典故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于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