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是这样吗?
1个回答2024-01-31 03:50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说的是因缘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先不说各种现实报应,善人行善,心安即是善报, 恶人为恶,理不得心不安是恶报。
”能量守恒定律“大家有学过吧,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个运行规律,能量可以转化或转移,但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简单来说“舍是得的开始,得是失的开始”,比如说你奉献自己钱财体力,时间精力等帮助别人,让别人度过难关,那么根据守恒定律,在你落难的时候,也会有贵人帮助你,你骂别人,总有别人骂你的时候,自己巧取豪夺,也会得到上当受骗的报应,其实这就是因果。
其实因果中间和后边,各有一个字,叫因缘果报。因,就好像是事物的种子,具有生长成一棵树、一颗花的能力。但是如果把这棵树放在沙漠当中,没有水源,种子就不会发芽 种子是因,外在的阳光、空气、水等等是种子发芽的缘。咱们学佛,虽然因果难改,但是可以改变缘,让因不成熟,也就形不成果。这就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捷径。

比如大家做了不好的事情,如偷盗,杀生,不孝顺父母,堕胎等,种下恶的种子,如果自己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时,忏悔自己的过错,继续执迷不悟,那这个恶报就会呈现,现世生活不顺,死后会去三恶道。
话又说回来,如果因果是命定的就没有变化了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佛法出世还有什么意义呢?佛法是让人积极改变命运的法,提升能量的法,让你证得、悟道的法。佛法不是告诉你命是定的,从生到死都是一个样子,佛法尊重命运,因为命运是你前生所造的因,今生所显化并成熟的果。
为什么有人学了佛,改变不大呢?反而有人做了恶事,又没有大的报应呢?是佛讲的不对吗?听我慢慢道来。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抛物线,当您做大善大恶的时候,才会有变化。变化的大,把原来的坑填平,才能变得顺利。如果是小善小恶,对原来的轨迹改变的就较小。比如说,本来你应该损失100万,因为做善事改运了,最后的损失变成了98万,损失是减少了2万,但是在总体100万当中,对你来说,感觉变化不大。有的人命中注定有100万或1000万,因为他做得恶比较小,那他100万、1000万最后可能是变成了90万、500万。如果是前世福报太大的那些人,虽然今生做了恶,但是因为前世福报太大,比如说,人家有100亿,今生造了很多恶,甚至是大恶,损失了90亿,人家还有10亿的资产。
所以不要与别人去比,要与自己来比,自己多多行善才是,你还可以看看《老宋讲故事》里的因果故事,好多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现实案例,为了自己生活过的好,为什么不多多行善积德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2-07 03:53
出自《周易·坤·文言》,指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必多祸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2-07 20:46
《易经·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23 05:50
【原文】积⑴善⑵之家,必有⑶余⑷庆⑸;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⑹。
【译文】长久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福泽;长久不行善事的家庭,必定又会遗留下祸患。
注释: ⑴“积”长久。《管子•四时》:册判“治积则昌,暴虐积则亡。”
⑵“善”善行;善事。《史记•吴王濞毕姿腔列传》:“盖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⑶“有”yòu 通“又”《韩非子•五蠹》:“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
⑷“余”遗留。《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
⑸“庆”福泽。有幸的事。《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注手衫:“福也。”
⑹“殃”祸患,灾难。《礼记·礼运》:“众以为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2-18 17:1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
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会有多到自己享用不了还能留给子孙享用的福德,不积累善行的人家,则会有多到能够自己遭受不了还能留给子孙遭受的祸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哪?
2个回答2023-02-08 12:52
出自《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很明了,就是说多行善,就有好报,多作恶,必然要遭恶报。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就是鼓励多做善事,多积德。这里并不是具体的那个生肖或者说是具体的那个人,而是普遍意义上的因果规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3个回答2023-05-25 03:45

这句看上去比较朴实,细品却又很“高大上”的一句话呢,来自于《周易》,没错,就是那个第一眼,让人感觉是“算卦”的《易经》(或许真的是,参透了《易经》,去给人面相,算卦真的可以也养活自己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先来看字面意思,积累良善的家庭,长期发展来看,日后必定有源源不断的好的事情发生,同时,家庭不干点好事,或许现在过得发展的挺好,但是以后呢,咱们也会知道,“走厄运”,“背”,下坡路必定是他们的发展前途。

其实,这句话的应用范围的话,也不仅仅局限于“家”,对于人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呢。毕竟,日行一善,不是非得说那个功利性的目的,就像是,谁会知道哪个事情就是“贵人”参与的呢,或许仅仅是为了心里好受点呢,又或者自己也曾经受到过别人的“雪中炭”,现在的话,想把这份善意带给更多的人,或许是处于困苦境界的人,迷茫,“无知”,这便成为了“一盏灯”,“一个温暖的力量”。但是呢,一直干好事的人,心态啊情绪啊“好运气”啊,又怎会太差呢,他必定会有“余庆”,在外人看来,是那种仿佛从天而降的好运气,但是,是不是从天而降,还是薄积厚发,咱也不知道,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历了上千年的洗涤,你想想一个经典,它现在能留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古今有多少想毁灭它们的势力,但同时也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守护它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它们生存至今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它们也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来的,经典之作,一些很美好的先人的祝愿我们可以吸纳一些。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4个回答2023-08-18 01:47

这句看上去比较朴实,细品却又很“高大上”的一句话呢,来自于《周易》,没错,就是那个第一眼,让人感觉是“算卦”的《易经》(或许真的是,参透了《易经》,去给人面相,算卦真的可以也养活自己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先来看字面意思,积累良善的家庭,长期发展来看,日后必定有源源不断的好的事情发生,同时,家庭不干点好事,或许现在过得发展的挺好,但是以后呢,咱们也会知道,“走厄运”,“背”,下坡路必定是他们的发展前途。

其实,这句话的应用范围的话,也不仅仅局限于“家”,对于人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呢。毕竟,日行一善,不是非得说那个功利性的目的,就像是,谁会知道哪个事情就是“贵人”参与的呢,或许仅仅是为了心里好受点呢,又或者自己也曾经受到过别人的“雪中炭”,现在的话,想把这份善意带给更多的人,或许是处于困苦境界的人,迷茫,“无知”,这便成为了“一盏灯”,“一个温暖的力量”。但是呢,一直干好事的人,心态啊情绪啊“好运气”啊,又怎会太差呢,他必定会有“余庆”,在外人看来,是那种仿佛从天而降的好运气,但是,是不是从天而降,还是薄积厚发,咱也不知道,也不好说。

总而言之,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历了上千年的洗涤,你想想一个经典,它现在能留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古今有多少想毁灭它们的势力,但同时也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守护它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它们生存至今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它们也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来的,经典之作,一些很美好的先人的祝愿我们可以吸纳一些。

孔子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0-27 22:39
满意答案
周易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很明了,就是说多行善,就有好报,多作恶,必然要遭恶报。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就是鼓励多做善事,多积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个回答2024-03-13 20:23
《红楼梦》中有一首曲子: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白话文大概是:是上辈行善留下的德泽,是上辈行善留下的德泽,灾难临头幸得遇上恩人;多亏我娘亲,多亏我娘亲,积得阴功回报给后代人。奉劝世人们,都来接济扶助贫苦人。不要象我那狠舅奸兄,只爱金钱不念骨肉情!正是善善恶恶有报应,是好是坏全由上天定。

这支曲子是写贾巧姐的。据“判词”所示,贾巧姐的不幸遭遇,是在贾府事败之后,而她之所以能死里逃生,则是因为得恩人刘姥姥的教助。曲子里两用迭句“留余庆”、“幸娘亲”,就是这种得遇“济困扶穷”恩人的感情的进发。

曲子把王熙凤偶济刘氏,说成是她能“留余庆”,“积得阴功”,宣扬因果报应,说“乘除加减”,即所谓或增或损,或赏或罚,都是“上有苍穹”,一全由老天爷安排决定。

此曲假托历经家败人亡、又流落烟花巷、最后幸遇曾受恩于贾府的刘姥姥赎救而得脱离苦海的巧姐口吻而直抒劝世行善的主旨。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意思是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出自《周易·坤·文言》。

民间相信因果报应,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能量场》,哈佛大学30年的研究成果。

讲述能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原理以及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全面运用。只要了解你自身的能量场,知道它是如何散发并引导能量的,你就可以聚集正能量、排除负能量,甚至可以把坏事转换成好事。作者以大量生动实例和简单易行的方法,将物理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结合在一起,告诉普通人这一步一步是如何做到的!

通俗一点讲,每个人自带能量场,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控制它向好向坏,散发善的能量,周围的人、事、物能够感应到,他得到的自然是善的回报。

理论不同,研究方式不同,甚至表达方式也不同,却体现了相同的观点:每个人,可以做到善良;每个家庭,可以做到善良,可以代际传递,变成福报。

“福”便是我们的追求,中国人在囫囵吞枣,慢慢吸收;美国人在解剖细节,逐步应用。

古今中外,不谋而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