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有答案)

什么是速度和加速度,两者怎样计算
2个回答2023-03-14 15:06
速度是一个矢量,单位m/s,具有大小和方向2个性质。同时速度也是个相对的量,必须先有一个参照物才能确定速度的大小方向。
加速度是物体在收到外力作用时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换算公式为F=ma(F是物体所受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同样是一个矢量,单位m/s²,具有大小和方向2个性质。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的速度大小随时间的改变可参照公式V=V₀+at,其中V₀是物体的初速度,t是经过的时间。
初三化学计算题10道(带答案)
1个回答2022-09-01 06:55
说清楚好吗?
第一宇宙速度怎么计算
1个回答2022-11-27 10:04
第一宇宙速度分为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 v1=7.9 km/s。
中文名第一宇宙速度外文名first cosmic velocity别 名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表达式v=√gR提出者牛顿适用领域航天学应用学科物理备 注牛顿提出时称之为环绕速度数 值7.9 km/s
定义编辑
第一宇宙速度,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first cosmic velocity)。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环绕速度。
而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 公里/秒。实际上,地球表面存在稠密的大气层,航天器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必需在 150 千米的飞行高度上,才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球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在此高度下的环绕速度为 7.8 千米/秒。
推导公式

解得GM=V² r,将R地=6.375×106m,地球质量M=5.965×10^24kg,万有引力常数6.67259×10^-11 米^3/(千克·秒^2)代入,并开平方,得v≈7.9 km/s
科学原理编辑
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7.9 千米/秒”时,炮弹不再落回地面(不考虑大气作用),而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高度忽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R,其向心力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其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物体所受重力=万有引力=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向心力。
目前更新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硬件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7 07:25
永远都没有最快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3-09-07 03:40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

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加速度(a)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轿模拦变化量(Δt)。
公式:a = Δv / Δt
初始速度、末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加速度(a)等于物体的末速度(v)减去初始速度(u),再除以时间(闭胡t)。
公式:a = (v - u) / t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物体所受合力(F)除以物体的质量(m)。
公式:a = F / m
位移、初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物体的位移(s)等于初始速度(u)乘以时间(t),再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s = ut + (1/2)at^2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根据已知条件来计算加速度。

当涉及到加速度的计算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a_avg)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它可以通过物体的初始速度(u)、末速度(v)和时间(t)来计算。
公式:a_avg = (v - u) / t
瞬时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a_instantaneous)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它可以通过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表上的切线斜率来计算。
自由落体加速度:
自由落体加速度(g)是指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而获得的加速度。在地球上,近似取值为9.8 m/s²。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对于物体进行圆周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平方除以半径。
公式:a = v² / r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a = F / m
这些公式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加速度在不同情况下码梁的应用。


当涉及到加速度的计算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加速度。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物体的位移(s)可以通过初始速度(u)、时间(t)和加速度(a)来计算。
公式:s = ut + (1/2)at^2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物体的末速度(v)可以通过初始速度(u)、加速度(a)和时间(t)来计算。
公式:v = u + at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公式:F = ma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公式:a = F / m
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物体的加速度(a)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F)除以物体的质量(m)。
公式:a = F / m
加速度与角加速度的关系:
对于物体进行角运动,加速度(a)与角加速度(α)的关系由半径(r)决定。
公式:a = rα
这些公式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加速度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瞬时加速度怎么计算?
3个回答2022-10-04 21:18
匀变速直线运动Vt=V0T+1/2AT^2 其中V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运动时间,计算中速度和加速度要带方向计算。如果是变加速直线运动,可以考虑用动能定理算
天河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1个回答2022-11-11 05:42
我想和天河计算机比一下,用人脑和电脑进行一场大战,别提了,比一下才知道
什么是逃逸速度 逃逸速度的计算方法
2个回答2023-08-05 17:17
逃逸速度是指第二宇宙速度,一物体的动能等于该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时的该物体的速率。逃逸速度一般描述为摆脱一重力场的引力束缚飞离那重力场所需的最低速率。“逃逸速度”这一用语可以认为是用词不当,因为它实际上是速率,而不是速度,亦即是说,它表示该物体必须运动得多快,却与运动方向无关,除了不是移向那重力场。更术语地说,逃逸速度是标量,而非向量。
一个较轻的星球将会有较小的逃逸速度。逃逸速度还取决于离星球的中心有多远:靠的越近,逃逸速度越大。
计算方法如下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具有速度v,则它具有的动能为mv^2/2。假设无穷远地方的引力势能为零(应为物体距离地球无穷远时,物体受到的引力势能为零,所以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则距离地球距离为r的物体的势能为-mar(a为该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负号表示物体的势能比无穷远点的势能小)。又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可视为物体的重量,所以有
GmM/r^2=ma
即a=(GM)/r^2.
所以物体的势能又可写为-GmM/r,其中M为地球质量。设物体在地面的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地球表面物体动能与势能之和等于在r处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即
mV^2/2+(-GMm/R)=mv^2/2+(-GmM/r)。
当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时,r可看作无穷大,引力势能为零,则上式变为
mV^2/2-GmM/R=mv^2/2.
显然,当v等于零时,所需的脱离速度V最小,即V=2GM/R开根号,
又因为
GMm/R^2=mg,
所以
V=2gR开根号,
另外,由上式可见脱离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恰好等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根号2倍。
其中g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其值为9.8牛顿/千克。地球半径R约为6370千米,从而最终得到地球的脱离速度为11.17千米/秒。
不同天体有不同的逃逸速度,脱离速度公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天体。
快速阅读速度计算公式
1个回答2023-01-27 01:05

快速阅读速度计算公式:字数/时间。

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速读是在目的性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用眼和科学用脑,快速而又高效地获得知识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速读的要领是:要用眼睛读,不要用声音读,速度的计算和时间有关系。

注意

第一届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的冠军得主,阅读速度达到每秒钟1641字,创下快速阅读的世界记录,到今天还无人打破。这个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另外,每年的快速阅读锦标赛都有全世界各地的速读爱好者参加。

盛世风华速度怎么计算的
1个回答2023-06-29 16:20
攻击阵容搭配的位置。盛世芳华分为一速二速三速,一速为扰罩最前排,二速为中间,后排便是三速。一般水系攻橡前击阵容搭配推荐大乔为一速,其次二速三速洛神,西施缓如闹水系弥补大乔不足,西施个人推荐龟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