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35回概括

红楼梦情节概括 红楼梦故事情节概括
1个回答2024-01-27 12:01
1、红楼梦情节概括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2、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概括西游记第31回~35回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3-01 00:46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35字概括历史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3-31 07:52

1.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

西游记15到35回讲了十个故事,一个故事概括一句话。
1个回答2024-01-24 00:49

1收服白龙马
2祸起观音院
3高老庄收八戒
4须弥灵吉定风魔破黄风怪
5流沙河收沙僧
6四圣显化
7五庄观偷吃人参果
8三打白骨精
9八戒智激美猴王
10平顶山大战金角银角

南柯一梦故事概括35字
1个回答2024-02-29 14:49
成语典故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成语解释柯:树枝;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红楼梦第31回至35回简要概括
1个回答2022-07-19 14:31
三十一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三十二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三十三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三十四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三十五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喜马拉雅三国演义第35回概括
1个回答2024-02-28 11:26

《三国演义》第35回为: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概括:刘备遭荆州蔡瑁追杀,跃马过檀溪得以保全性命,机缘巧合之下,刘备来到了隐士云集的南漳,在这里他拜谒了著名的隐士司马徽。司马徽告诉他,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有杰出人才的辅佐。不久,有大才但一直不得志的徐庶(单福)在新野和刘备巧遇,刘备慧眼识才,拜徐庶为军师。刘备的王霸之业由此开始发生转折。

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红楼梦第五到八回情节概括?
1个回答2024-01-27 15:46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芝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斗口齿,十个男人斗不过她一个,就只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

秦宝二人互相倾慕,宝玉要秦钟来贾府私塾读书。

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

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薛姨妈热情接待。宝钗急于看通灵宝玉,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因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

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红楼梦第十二回概括
1个回答2024-02-03 13:58

《红楼梦》第十二回的题目是“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主要讲的是王熙凤和贾瑞发生的这么一段事,自从贾瑞在上一回中碰到了王熙凤后心中就念念不忘,想方设法的想要见到王熙凤。

那日,他来到王熙凤府邸时说了许多甜言蜜语的话,王熙凤因为早早的就发现了贾瑞的心思,所以在贾瑞来看她的时候就一直顺着他的话走,贾瑞是个胸无大志,脑子糊涂的人,一下子就上勾了,第一次,王熙凤让贾瑞等他,他很开心,便去了。

谁知道并没有见到王熙凤,在寒冬腊月中冻了许久,第二次被贾珍等人抓住了,于是求着他们放过自己,还签了协议,但是他这一回去,就生病了,还挺严重,半天不见好,于是又遇到了一个和尚,那个和尚送给他了风月宝鉴的镜子,说是让他只能反面照,不能正面照。

但是贾瑞是一个贪念太重的人,正面照了几回就死了,他这怨不得其他人,只怪自己想着不该想的,明知王熙凤是有夫之妇,还想着要去勾搭,只能说他的结局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王熙凤八面玲珑,他的心思怎么会不知道,于是便有了一个又一个局。

扩展资料: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外侄女。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母亲,是贾蔷和贾蓉的远房婶子;

是贾瑞的远房嫂子,是探春的堂嫂,是迎春的亲嫂子,是惜春的远房嫂子,是贾宝玉的舅表姊兼堂嫂,是薛宝钗的舅表姊兼堂妯娌,是林黛玉的舅表嫂子。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和财务管理者。

红楼梦第十回概括
1个回答2024-02-15 04:19

《红楼梦》第十回内容概括:凤姐与宝玉说服了贾母叫秦钟来家塾上学。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薛姨妈热情接待。宝钗急于看通灵宝玉,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八个字正好一对儿,宝玉因要了锁看。宝玉要吃冷香丸,宝钗不给。黛玉来了,见宝玉、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寻雁给黛玉送手炉,黛玉趁机奚落宝钗。

扩展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