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斋真实意义

庄子里的斋号?
1个回答2024-04-18 04:17

从古至今,书房一直就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田园,历代文人雅士也都很讲究自己书房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比如汲古阁、七录斋、梦溪园、项脊轩、饮冰室……你是否给自己的书房起了斋号

聊斋志异古文邑西白家庄内容
1个回答2024-02-23 13:21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末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⑾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庄子心斋故事解读 庄子心斋寓言有什么哲理
1个回答2023-11-24 00:56
庄子心斋
心斋出自庄子人间世里的寓言故事。庄子写的寓言故事有很多,往往用人物对话来阐述道理,有自己与朋友的对话,有自己和鸟虫的虚拟谈话,也有孔子和别人的谈话。用人物口说的方式讲起道理来既通俗又方便理解。这心斋的寓言就是以孔子和学生的对话来晓喻哲理。
庄子心斋听息法的小结
1个回答2023-11-20 02:41

今将以上所列三种法门作一个总结:苏东坡是先数息,后不数;他所谓“随息出入”,就是随其自然,不要再去数它。朱晦庵是先观息,后不观;他所谓“不宰之功”,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再去观它。庄子是先听息,后不听;他所谓“听止于耳”,就是任其自然,不要再去听它。三人下手的工夫虽然不同,后来都归到一条路上,学者可以参合而用之。青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七八;中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五六。但病有轻重之别,此指病重者而言,病轻者差不多可以全愈。出疗养院后,回到工作岗位时,每日早晚仍宜抽空做两次,勿使间断,才能继续维持已得之效果,逐渐完成未了之馀功。

书斋的斋的意思
3个回答2022-08-01 17:40
斋是房子的意思,聊斋的斋就是房子的意思,书斋就是书房
请问六斋日、十斋日的由来?典故??
1个回答2024-03-06 18:35

更新1:

请问还有补充吗?阿弥陀佛......嗡 吗 呢 叭 美 吽 啥......


关于「六斋日」的由来,《大智度论》中提到:每逢六斋日时,有众多恶鬼神于此六日伺机害人,夺取性命,或使人得疾病,乃至凶恶衰败之事,让人不得安稳吉祥。所以在过去久远劫时就有圣人曾慈悲教示众生:在这六天当中,受持过午不食之斋法,并修善作福,就可以避除凶衰厄难。在当时只有持斋,而未有受持八条净戒。所谓「斋」就是在过正午之后,不再进食一切食物;至释迦牟尼佛时代,佛才教示诸弟子:大众当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且应同过去诸佛一样,过午不食,仗此清净持戒的功德,将来能证涅槃,得出世的果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后两日,便是六斋日。 为什么要选这六天为斋日呢? 《大般若经》卷十二:「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诸天众会。」(大正八.三一○下) 《四天王经》:「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 」(大正一五.一一八中) 《智度论》卷十三:「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大正二五.一六○上)。 十斋日(农历) 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系六斋、八斋的延伸。 是诸日等,诸罪结集。佛说:“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圣贤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其实,我们持戒斋的目的,不是怕天神来伺察善恶,不是怕疾病凶衰,也不是怕天神的嫌毁,而是为了种植出世之因。不过,每月之中,既有如此的六天,比较重要,所以佛陀也就选了这六天,作为八关戒斋的斋日。绝不是说,唯有此六天可作斋日,其余日子便不可作斋日。更不是说,只此六天应该持戒斋,其余的日子便不该作戒斋日。因为凡是受持戒斋,日日受时,日日均有功德,六斋之日仅持其中的一日,也有一日的功德。如果不持戒斋而反造恶业,六斋日作了固然得罪,平日作了,同样也要遭报。佛陀沿用印度所通行的六天,来劝在家弟子们受持戒斋,也是一种权巧方便。 .  

修炼心斋 听傅佩荣讲庄子
1个回答2023-12-07 01:35
接上篇:

我们都知道人跟人相处有冲突的时候,最怕什么人?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在这个社会上最怕碰到不要脸的人。那不要脸的人最怕碰到什么样的人呢?最怕碰到不要命的人。

你说你不知羞耻,别人不要命的话,你也毫无办法。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了,那你怎么跟他去斗呢?你跟他斗他奋不顾身,有一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穷到连鞋都没有了,你还有鞋子说明你还有家产,还不错,我们拼了,结束之后我就没有了,但你会舍不得嘛,因为你有很多财富,你有各种有利的条件。

所以庄子这里面讲不是让我们去跟人好勇斗狠,不是的,庄子对那个不感兴趣。他是叫我们对付自己,对付自己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心斋,这个心斋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但要做到不容易,做的时候怎么做呢?

第一步,外在的,跟身体有关的,先把它化解。

接着,对于我们的心产生的各种价值观,各种意念要把它化解。我跟别人如何去竞争比较,这些完全没必要。

再往上走,你就自动展现。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在想,我们把这些都化解了,我们不就变虚无了吗?这是我们的担心,比如我们现在去上山修炼,闭关,闭关是就会想万一我离开这个社会太久,回来时大家都忘了我怎么办?那我不损失很大吗?不管觉悟最后发现觉悟是空的,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办呢?怎么是好?我们会有这些担心。

你把这些放开之后,你什么也没有了,谁不害怕?人们经常放不下是因为怕放下后什么也没有了。

但庄子告诉我们,但你放下一切的时候,你的心经过斋戒,经过“死灰”这个阶段,反而会展现出丰富的无限的力量。因为这个时候,你就会让“道”在你的生命里显示他的光亮。你就一无所缺,这有时候需要冒险,我们有时候看庄子讲修炼,会觉得他讲的太多,根本做不到。

他有一次讲修炼七个阶段,第一步就做不到了,第一步叫“外天下”。就是不受天下干扰,天下代表人间,代表我活在世界上不受人间名利干扰,这怎么做得到。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叫“外物”。叫超越万物,天下只是人间,万物包括自然界,

第三步,“外生”。超越生命。那怎么超越的了,人最可贵就是生命,我们说千古艰难唯一死。

第四步叫“朝澈”。早上的阳光照亮一切,忽然发现亮起来了,

第五步叫“检独”。看到整体。

第六步“无古今”没有古今之分,超越时间的限制。

最后一步“不死不生”。一般讲不死不生是不好的意思,庄子里“不死不生”是最好的,为什么?不死、不生说明你都不用担心,有生有死才是苦恼,不死不生跟道一样了,没有变化,永远存在。

所以庄子里讲到有一种叫“神人”“智人”“天人”…都是和道结合的意思,所以讲“心斋”是庄子最关键的修炼的一种方法。把它和“坐忘“连在一起说明。
庄子的心斋,坐忘,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
1个回答2023-02-11 06:23
要静心,养心,放平心态,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太嚣张,一定要自我调节。
为什么新聊斋没有老聊斋吓人?
1个回答2024-03-04 20:36
因为老聊斋的演员找的好,化妆技术高,剧情需要嘛,偶尔来点爱情戏也是可以的~
书斋静地的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1 00:55
书斋静地的斋是:屋子,常做书房,学校的名称。

古时含庄重;恭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