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起源

百家姓,于姓的起源在那里?出过那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3-16 20:11
  我国的于姓,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
  一支则是传自晋时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的代国。

  源自周文王的姬姓,是出现在大约3100年以前,当时,周武
  王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叔封在●国,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沁阳县西
  北的●城之地,后来,●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
  ,有的则去邑留于,以于为姓。

  汉族于氏的这段渊源,在《姓纂》和《通志》二书上都有记
  载。《姓纂》指出:“周武王第二子●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
  邑单为于氏”;《通志》则加以补充说:“后去邑但为于,亦有
  不去邑者。”如此看来,后世汉族的于姓和●姓,在血缘上根本
  就毫无差别,统统都是源自周武王的第二房儿子。

  左丘明在《左传》的僖二十四年上曾记载说:“●、晋、应、
  韩、武之穆也。”换言之,姓这几个姓氏的中国人,算起来统统
  都是同出一源的兄弟姐妹呢!

  晋朝时出现过另一支外来的于氏,是根据《路史》的记载,该
  书指出:“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氏陵徙代为万忸于氏,至魏教
  文后为于。”从这段记载看来,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
  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
  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汉代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
  代,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
  忸于氏,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
  “重回娘家”,复姓为于而已。

  既然如此,我国的于姓虽说有源自周武王和鲜卑的两支,但
  推来算去,姓氏的源流只有一个,大家根本统统都是黄帝的后裔。

  在我国历史上,于氏的崭露头角,是始于汉代的于公。于公
  是当时东海郯人,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
  一案,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
  德规范, 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明代的名臣于谦,相信必然是在历史上声名最为响亮的于姓
  杰出人物了,他从小就被有识之士视为“他日救时宰相也”及长
  果然在朝廷被上下所倚重,成为明室的社稷之臣。
百家姓中后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11 05:22
你好!
关于后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后姓出自太昊氏,是上古东邑部族首领太昊的孙子後照的后代。明清两代之后,河北、开封多出此姓。
又有一说相传炎帝的后代共工有个儿子叫句龙黄帝时当任后土,死后被封为灶神,他的后代以后为姓。又有出自姬姓的,西周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巩的封邑郈,谥号郈惠伯。他的后代称为郈氏,后来去右边的耳旁为后氏。

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 谢谢合作!
百家姓游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17 17:46
据说,《百家姓》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是宋朝初年杭州一位教书先生编的,当初只是供读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百家姓》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可见,《百家姓》名不符实,记的远远不止一百个姓。这本书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年纪大一些的人还能背得下来
百家姓中‘师’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19 17:27
1、以官名为姓。据《姓谱》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代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
2、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郑国有师理、师触、师躅、师惠,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相传晋国乐师师旷,字子野。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善于辨音,又善于弹琴。晋平公时造了一套用来奏乐的铜钟(编钟),很多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很准,惟独师况不以为然。他的判断,最后终于被一个叫师消的人证实。这些精于乐计的乐师们的后代,便以祖上的技艺职业为姓,遂成师姓,也称师氏。
3、出自周代,以人名为姓,为师君的后代。周朝时,有个叫师君的名人,他的后代就用祖上名字中的“师”字为姓,也称师氏。
谁知道百家姓王姓的起源啊
1个回答2022-09-04 21:27
起源于姬姓,山西
百家姓中凡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3-12 00:13
百家姓只有姓樊的,没姓凡的。

樊姓起源



1、出自子姓。据《左传》所载,商汤后裔,在殷商中期以后,形成了陶,施,樊,锜,几和终葵等七大族,称为"殷民七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分康叔......以殷民七族”,建立卫国。孔们弟子樊迟即为其后。



2、出自姬姓。以邑命氏。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周文王之子虞仲之支孙仲山浦,食采于樊邑,称之樊侯。其后有樊氏。



樊姓郡望堂号 暂无! 樊姓家乘谱牒 暂无! 樊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山西长子县河南南阳市。 樊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樊哙(?~前189):西汉沛县人。少年时以杀狗为业。随刘邦起义,鸿门宴上,项羽欲杀刘邦,樊哙面斥项羽,官至左丞相,因军功封舞阳侯。



樊于期: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秦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百家姓游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3-13 15:28
百家姓游姓的起源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支孙以祖父(王父)的字“游”为氏。
百家姓中凡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4-07 10:20
凡姓:周王朝初建时,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 地就在今辉县市西南,即北云门乡凡城村西北,现遗址犹存,但该姓较为少见。
百家姓游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4-12 18:09

百家姓游姓的起源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支孙以祖父(王父)的字“游”为氏。

百家姓中凡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18 22:19

凡姓繁体字是樊,也可是凢、凡、樊这三个字可以通用,在生活中是同样意思,同样姓氏。 《广韵·凡》、《姓氏急就篇·下》、《姓苑》的记载相同:“凡,姓。周公之子凡伯之后。” (凡姓是周公之子凡伯的后代。) 周王朝初建时,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 地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即北云门镇凡城村西北,现遗址犹存,但该姓较为少见。 主要分布地区有河南省项城市凡腰庄以及贾岭镇凡楼村,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樊营村及小樊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瓦坊乡小凡村;安徽省涡阳县樊桥村与樊小自然村村,安徽省利辛县永兴镇凡马庄村、樊老家村、凡寨子。 另有部分樊姓人口因笔误或为求书写简单而改为凡姓。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