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

为什么诸葛亮在空城计里说司马懿是他的知音
1个回答2023-01-29 19:25
诸葛亮懂音乐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22:56
死诸葛吓死活司马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2 20:07

《三国演义》中,在刘备死后,出现了魏、蜀两国之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长期对峙。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策中北伐中原的战略部署,六出祁山,领兵伐魏,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战况之激烈,智慧之运用,超过了以往三国之间任何一次对峙。

诸葛亮与司马懿真正的决战只有一次,就是上方谷之战。  

这场战役是诸葛亮精心部署的。目的就是杀死或捉住司马懿,从根本上打垮魏国,完成北伐宏愿。面对诸葛亮的布局,司马懿疑虑重重,虽然极不情愿,最终还是落入诸葛亮的圈套。当周围大火烧起,一切都悔之晚矣,司马懿下马抱着两个儿子放声大哭,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天不灭魏,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诸葛亮在倾盆大雨中被真正击垮了。  

上方谷之战是魏蜀交战双方的拐点。从此,司马懿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诸葛亮,一味坚守不出。诸葛亮给他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他心中大怒,但仍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一个男人、一个军队的统帅懦弱到这种程度,可见被打服了。诸葛亮屯兵渭水河畔,虽然采取了“屯田法”,但旷日持久,灯油耗尽,竟一命归天。他是带着满腔的无奈离开这个世界的。司马懿早在上方谷就被吓破了胆。最后“死诸葛走生仲达”,他的死期也不远了。  

这场对峙应该说没有胜者。司马懿屡战屡败,以败仗换取时间和空间,最终拖垮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单纯从谁更厉害方面讲,诸葛亮无疑高过司马懿。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2-29 10:44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一些故事和联系
1个回答2024-01-19 18:12
诸葛亮与司马懿最大的交锋要数祁山之战。
诸葛亮六次出师祁山,司马懿都只防守而不敢抵抗与反攻。
诸葛亮之所以出师祁山是因为当年刘备的知遇知恩。
而司马懿之所以防守也是基于对日后政权的考虑。
诸葛亮有空城计,司马懿也有运兵窑。
他们没有谁聪明,他们其实都是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诸葛亮用哪些计谋对付司马懿
3个回答2023-08-11 02:00
我知道有空城计,木牛流马,草船借箭,
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诸葛亮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17:11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清弯生智
孔肆正腊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空城计退敌—— 反裂滑败为胜诸
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为什么要嫁给司马懿
1个回答2023-07-05 03:30
当然是因为爱情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比
1个回答2022-12-30 15:15
孔明(诸葛亮);聪明绝顶,才能卓越,慧眼识人,极善于洞识大局,法眼看破世事迷局与人间真伪,浩然正气,精通阴阳易理,奇门阵法,料事如神,拿手好戏“奇门八卦阵”,可以号称天下第一攻城大将。
仲达(司马懿);智慧超群,城府甚深,阴沉狡诈,攻于心计,极善于伪装,可以将自己隐藏得天衣无缝,卧薪尝胆。忍耐力惊人。精通阴阳易理,五行阵法,大智若愚,拿手好戏“混元一式阵”号称天下第一守城大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