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鸣沙山的句子

《敦煌沙山记》作者描写了鸣沙的哪些特点?
1个回答2023-10-16 14:26
第一、丑陋
第二、危险
第三、交智商税
鸣沙山为什么叫此名
1个回答2023-11-15 07:00

鸣沙山因沙子发出鸣响而得名。

甘肃敦煌的鸣沙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奇景。这座沙丘拔地而起,高约100米,宽约5公里。在这里,沙子随风而舞,形成一道乍看像沙丘,但触摸起来却更像钢铁般的覆盖。这种独特的沙子质地,使鸣沙山的沙子,与其他沙粒有所不同。

沿着鸣沙山攀登时,不管在哪里踏脚,沙子都会在脚下和拐角处鸣响。这个现象可以归结为沙子的摩擦产生的声音,越是天气炎热,越是声音嘹亮。

鸣沙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分布于海滩或沙漠中。沙粒形成的多孔状结构构成共鸣腔,是鸣沙发声的关键因素。敦煌鸣沙山呈金字塔形沙丘,加上地形、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能够发声。

鸣沙山的古老传说:

根据古老传说,鸣沙山的情侣——刘家媳妇和陈三。在外出劳作期间,刘家媳妇被陈三给救了,两人开始了一段真诚的感情故事。但是,刘家的婆婆一直反对两人在一起。有一天,她在宴席上安排了刘家媳妇和另一个人结婚。

这时,陈三听到了刘家媳妇被迫嫁给别人的消息。他放下手中的工具,登上鸣沙山,将其手中的哨子吹响,希望借鸣沙山的鸣响,来向刘家媳妇倾诉自己的心意。当哨声传到刘家媳妇耳中时,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宴席,奔向鸣沙山。两人终于在鸣沙山上重逢,幸福地在一起了。

这个传说传承了几百年,并渐渐成为了鸣沙山得名的来源之一。在每年的春节前,这里还会举行独特的哨子音乐演奏,成为一道不可错过的景点。

鸣沙山不仅以其奇特的沙子特色和秀美的风光吸引人们,更因其历史传说而倍加珍视。鸣沙山的故事寄托着爱情与坚强的信仰,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敦煌鸣沙山
1个回答2024-04-01 21:37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游人登山下滑,沙子发出嗡嗡隆隆的响声,犹如鼓鸣,又似雷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敦煌十景之一:“沙岭晴鸣”。
  鸣沙山虽然不高,但要登上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还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极目远眺,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当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
  历代文献对鸣沙都有明确的记载。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东汉的《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后汉书·郡国志》记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唐《元和郡县志》云:“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山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敦煌遗书中的有关记载更为详细。
  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古人难以理解,只好用传说故事来解释。如今进入科学发达的现代,人们对此谜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推测,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为静电发声。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
  二为摩擦发声。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地鸣响。
  三为共鸣放大。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天然共鸣箱的共鸣,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响声。
  鸣沙山现在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在这里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骑骆驼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牵引伞、滑翔伞,进行沙浴、沙疗,情趣盎然。
敦煌鸣沙山
1个回答2024-05-26 15:52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它像金子一样灿黄,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游人登山下滑,沙子发出嗡嗡隆隆的响声,犹如鼓鸣,又似雷声,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敦煌十景之一:“沙岭晴鸣”。

  鸣沙山虽然不高,但要登上鸣沙山山顶,可不容易。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登上山顶,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还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极目远眺,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当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

  历代文献对鸣沙都有明确的记载。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东汉的《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后汉书·郡国志》记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唐《元和郡县志》云:“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山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敦煌遗书中的有关记载更为详细。

  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古人难以理解,只好用传说故事来解释。如今进入科学发达的现代,人们对此谜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推测,对于鸣沙山的鸣响之谜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为静电发声。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

  二为摩擦发声。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裂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轰隆隆地鸣响。

  三为共鸣放大。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天然共鸣箱的共鸣,放大了音量,形成巨大的回响声。

  鸣沙山现在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游客在这里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骑骆驼登沙丘,也可以滑板滑沙、跳牵引伞、滑翔伞,进行沙浴、沙疗,情趣盎然。
在鸣沙山为什么有月牙泉?
1个回答2024-05-24 09:32
月牙泉水面南北宽约五十米。东西长约三百米,千百年来为何既不干涸也未被风沙埋没呢? 普遍认为比较科学的一种解释是:鸣沙山附近有一个湖,湖水与月牙泉相通,蒸发掉的水随时通过地下水脉得以补充。而不被风沙埋没则是因为月牙泉南北高耸的沙山正巧与月牙泉一样呈月牙形,这一特殊地理形势使吹进凹地的风向上旋,四周塌下来的细沙便自然地被送回了山上。 在鸣沙山环抱之中,有一弯酷似新月般的泉水,这就是月牙泉。大家都知道,水火不相容,沙水难共存。可是鸣山沙和月牙泉像一对孪生兄妹,又似一对恋人,它们相依相偎,依恋千年,山衬着水,水映着山,山因水而增辉,水因山而光彩,鸣沙山、月牙泉因此产生了许多神奇传说……很久以前敦煌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既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有一年敦煌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树木庄稼都干枯而死,百姓也因干渴难耐而悲声哭泣。一位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经此地,听到哭声,心如刀割,同情地掉下眼泪。泪珠落地之处化为一洼清泉,百姓得到了救命水。为此,感恩戴德的百姓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白云仙子。谁知此举惹怒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抓起一把黄沙填埋了清泉,想赶走夺去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自知道行浅斗不过神沙大仙,就到天上找嫦娥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把借来的月亮放入沙山中间,顿时月亮化做一弯清泉。神沙大仙闻之又去用沙填月牙泉,结果激怒了嫦娥,她轻轻将衣袖一拂,顿时沙山间大风四起,把填泉的流沙全都吹回了山顶。
敦煌鸣沙山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6-09 04:47

敦煌鸣沙山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中国四大鸣沙山。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描写听鸟鸣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3-06 07:31
1. 关于春天听鸟鸣的诗句
关于春天听鸟鸣的诗句 1. 描写春天鸟鸣的诗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6、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 李华《春行即兴》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1、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辛弃疾《浣溪沙》

1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沙·春》
2. 描写春景鸟鸣的诗句
描写春景鸟鸣的诗句有: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3、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6、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 李华《春行即兴》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11、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辛弃疾《浣溪沙》1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沙·春》。
3. 以鸟鸣春的诗句有哪些
《春赋》---庚信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楼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苔始绿而藏鱼,麦才青而覆雉。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石榴聊泛,蒲桃酦醅。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

注:

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听百舌鸟》唐 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注:

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 杜甫《绝句》

写春日田野风光。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唐 李贺《南园》

初生:开始上涨。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暖树:向阳的树木。啄春泥:衔泥垒窝。新春刚到,乍暖还寒,所以莺仅“几处”,燕飞“谁家”;是早莺,故争栖向阳的暖树;是新燕,故为筑巢而啄新泥。渲染出西湖一派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色。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 杜荀鹤《春宫怨》

碎:间断而细密,形容唧唧喳喳的叫声。重:重叠。从风暖日高,鸟啭花繁,写出明媚的春光,反衬出宫女的幽寂和苦闷。而“声碎”、“影重”,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宋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鹈鴂(tí jué):鸟名。一说为杜鹃。一说为鴂(jué),即伯劳,该鸟的啼声令人讨厌。鹧鸪:鸟名,啼叫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杜鹃:鸟名,啼声似“不如归去”,故又称“子规”。写三种鸟儿的凄切的啼声,它们叫得春归花尽,使人听了发愁,渲染了一派离别气氛。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 王令《送春》

子规:杜鹃鸟。啼血:啼叫。东风:春风。描写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于困境之中对追回美好事物仍存坚定的信念。
4. 描写春天声音的诗句
《赏尽春光》三月的晴天,些许的凉燕子飞时,风儿打转给不出方向纸鸢翱翔,断线前隐藏沐浴蓝天的愿望绿水荡漾,欲还原昔日自然的模样青草绿了又绿,绿得太过牵强初春少女般难挡,开放了江南的春光 杨柳轻舞,多么潇洒的领头羊万芳吐蕊,谁又能赛过白玉兰的迷香寂寞一场,小石头只愿倾听断桥下流水声响愿景起航,黄鹂勇立枝头狂想要不要轻唱子规啼血的忧伤,震惊了全场议论声响,朋友珍惜时光请别这样泛舟湖上,垂钓者怡然自得坐等鱼儿上当画里风光,写生人试图把江南美景一并收藏步履匆忙,错过时光都习惯日后在图画里赏人儿两两,坝上长廊寂寥而悠长逢春时节,当初悸动的心早已消歇了疯狂别来无恙,美景之下遥想佳人当年赏了又赏。
描写鸣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23:42
: 谜底:鸟语蝉鸣。 鸟语花香 niǎo yǔ huā xiāng 【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描写蝉鸣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6:55

蛙鼓蝉鸣

成语解释: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读音:wā gǔ chán míng 

出处: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白话释义:青蛙呱呱的叫声在青草里停泊灶碰,蝉发出烦躁的声响躲在杨柳枝条上。

扩展资料

近义词:蛙鸣狗吠、蛙鸣鸱叫

1、蛙鸣狗吠

读音:wā míng gǒu fèi

解释:青蛙与狗的鸣叫。比喻拙劣的诗文。

出处: 清隐盯谈 钮琇 《觚賸·樵隐》:“我向所厌薄者,大率皆蛙鸣狗吠耳。”

白话释义:我看所有厌恶鄙视的人,大多数都是拙劣的诗文。

2、蛙鸣鸱叫

读音:wā míng chī jiào

解释: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拙劣的文词。

出处:唐韩愈 《平淮西碑》 清 储欣 评:“ 段文昌 以骈四则兄俪六蛙鸣鸱叫之音,易钧天之奏,真不识人间有廉耻事。”

白话释义:段文昌用骈四骊六青蛙叫鸱叫的声音,比作天上的演奏,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描写沙漠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1:49
荒无人烟 寸草不生 不毛之地 浩瀚无边 广阔无垠 茫茫千里 一望无尽 浩荡沙海 飞沙扬砾 荒芜之地 飞沙走石 黄沙漫天……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