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送梓州李使君》的拼音
1个回答2022-11-19 04:41
乖乖的虚幻规范化和方法更具体方法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中,万壑树参天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3-02-06 22:10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渡荆门送别李白翻译及赏析
1个回答2024-03-27 13:45
渡荆门送别李白翻译及赏析:
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李白 《王昭君》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6-22 08:30
( 一 )
昭 君 拂 玉 鞍, 上 马 啼 红 颊。
今 日 汉 宫 人, 明 朝 胡 地 妾。
( 二 )
汉 家 秦 地 月, 流 影 照 明 妃。
一 上 玉 关 道, 天 涯 去 不 归。
汉 月 还 从 东 海 出, 明 妃 西 嫁 无 来 日。
燕 支 长 寒 雪 作 花, 娥 眉 憔 悴 没 胡 沙。
生 乏 黄 金 枉 画 图, 死 留 青 冢 使 人 嗟。
第 一 首 诗 的 意 思 是: 昭 君 拂 净 马 鞍, 流 着 眼 泪 上 马 西 去. 今 天 还 是 汉 朝 的 宫 里 人, 明 天 就 是 匈 奴 单 于 的 妻 妾 了。
第 二 首 诗 的 意 思 是: 汉 代 长 安 附 近 的 月 亮, 月 光 照 着 昭 君。 一 走 上 去 玉 门 的 道 路, 从 此 去 向 天 涯 再 也 不 会 归 来。 汉 代 的 月 亮 还 是 从 东 海 出 来, 可 昭 君 嫁 到 西 方 没 有 回 来 的 日 子。 长 年 严 寒 的 燕 支 山 只 有 雪 当 作 花, 美 丽 的 昭 君 憔 悴 了, 湮 没 在 胡 地 的 风 沙 中。 活 着 时 她 没 有 黄 金 送 人, 致 使 画 师 将 她 画 丑。 死 后 留 下 了 青 冢 使 人 叹 息。
求《目送》的好词好句和赏析。
1个回答2022-12-26 09:47
没?
送元二使安西 赏析
1个回答2022-10-01 02:05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孩子就是天使赏析?
1个回答2024-02-24 15:29

孩子只有在乖的时候看起来是天使,但是在我们父母看起来特别的小孩子在搞恶作剧,有时候就是一个恶魔,其实每个小孩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李白《送友人》原文和赏析
2个回答2023-12-10 22:55

  《送友人》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送友人》原文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实用资料栏目!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鉴赏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赏析李白《古意》
1个回答2023-01-08 06:43
勿要问我!!!!!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个回答2023-10-05 14:37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原文:

恻矣南邻问,冥然东岱幽。里闬宁相杵,朝叹忽迁舟。君漏巧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对连时亦早,交喜岁才周。序发扶阳赠,文因司寇酬。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卧疾无三吊,居闲有百忧。振风吟鼓夕,明月照帷秋。藓驳题诗馆,杨疏奏伎楼。共将歌笑叹,转为弟兄留。感物存如梦,观生去若浮。余非忘情者,雪涕报林丘。 诗词作品:郑搜散 夜闻故梓州韦喊氏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诗词作者:【 唐代 】 苏颋 诗词归类: 【边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