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究竟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1个回答2022-09-28 12:10
佛教的大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上菩提道,不舍一众生。试问你所了解的爱,能够达到这样普遍与平等吗?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16 14:36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

第二方面是,人们如何相互影响的;

第三方面是,整体经济又是如何运行的。

这理解起来不难,就是以小见大。从微观上来讲,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当做出决策后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触发蝴蝶效应,影响到了宏观经济,最后就是观察整体经济又是如何运行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经济学十大原理,我们可以来分别梳理一下——

(一)

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有四个原理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

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时候你做了A事情,就不可能同时又在做B事情,就好比你在学习经济学,就不可能同时又在学习天文学,在这两种学科之间,必须要做取舍。

又比如在某一时间你在学习经济学,就不可能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这就必须在学习和玩之间做出取舍。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或者想做一件什么事,就会有不同的取舍。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舍弃掉在高中那段时间玩的心思,这个社会也一样。

社会面临的就是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

比方说工厂生产产品,为了更有效率生产更多的产品,必然会排出更多的废水废气,这就影响到了周边人们对蓝天的诉求,为什么其他人有蓝天而我没有?我需要平等!这时候政府出台了节能减排,保护蓝天的政策,这就必然迫使大部分工厂关门或者不能不花更多的钱研发节能减排的设备,这就影响到了效率,要GDP还是要蓝天,这其实就是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各种取舍,第一个原理就解释了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处于一个什么的状态。接下来的第二、三个原理就是告诉人们,在面临取舍时该如何考虑。

原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机会成本一词,什么是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第二个原理的根本思想,就是在面对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机会成本。考虑这个行动的成本和收益如何。

如果在同样的时间内成本内,经过自己的计算,在未来一生中学习经济学带来的收益比学习天文学要更多,那就应该学习经济学。

如果在两个小时内,和女朋友看电影的心理效应比学习多,或者你觉得如果不陪女朋友看电影,女朋友就很有可能就吹了,风险比较大,那么就应该去陪女朋友。

当做出一项决策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在一些大学时,运动员如果退学去参加职业运动,是因为他认识到在大学这几年里学到知识的收益远比不上每年赚几百万美元的收益。

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为了最大化的利润目标,通常会合理地运用手中的优势和资源。而边际量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内容。

理性人通常会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决策。

比如说你有事需要开车回家,从深圳到长沙的固定成本就是油费加过路费,还有汽车的损耗等等,算出来回一次家,成本是1000元,五个座位,每个座位成本200元,你在老乡群等地方只招到一个人一起回家拼点车费,在出行前的最后一个小时,突然有个人说他需要去长沙,但他只有100元钱,那载不载他呢?从边际成本考虑,应该载,因为当成本固定下来后,不管有没有人,都要1000元,而每增加一位乘客,边际成本几乎可以不计,而带来的边际收益却是100元,边际收益远大于边际成本。所以载他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人数已经招满了,这时候再一个人,说他愿意出300元问你愿不愿意载。这时候你可能不会载他了,为什么?因为载他的收益是300,而带来的边际成本可能是扣分加罚款,还有安全风险,所以边际成本远大于收益,所以这桩成意就不值了。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跑省道县道的司机超重多,而为什么高速超重的就少一点。另外为什么水是必需品但却卖得这么便宜,钻石没一点用还这么贵,这些都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和收益去分析。

习惯于边际思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学完经济学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现象是因为人们考虑了边际量
究竟我还有将来吗?
1个回答2022-11-15 06:27
没什么过不去的,人有不同的道路,不用羡慕人家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算吃大头菜我也可以一样的生活人之所以烦恼不是因为他得到的不够多,而是因为他想得到更多~!
“归去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01-12 00:02
"出去了还要记得回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回来吧!比较适合现代普通话的口气."兮,没有意思,是语气助词.
这句话一般都用在诗歌咏叹出一种伥然的意境.
“归去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04 00:07
归去来兮:
归去,即回去;
来,助词;
兮,语气词。
归去来兮:即回去吧。
来,作助词,现在也常用,如“大家唱起来”“说来话长呢”“看来没问题”“他醒来就背书”等。
由于“归去来”的“来”字前正好是个貌似反义的“去”字,容易引起人疑惑;而如“看来”“醒来”,就绝不会误为边看边过来、边醒边来。唱起来也只是唱,没有唱着还要过来的意思。同样,归去来,也只是归去的意思。
我究竟还是人吗?
1个回答2023-02-19 15:45
只是冷酷一些吧了,事实上你还有七情六欲,所以你才好求所有未知,好学三百六十行。今后你如论怎样发展,建议你保持淡定。
究竟什么是”我”?
5个回答2022-12-12 08:00
在现实的意义上“我”是一件事情。“我”的真实内容实际上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我”是我的认知、意志和情感,而且在根本意义上是情感,爱的情感。
你究竟是谁?
1个回答2023-06-01 19:41
真仙非假仙,根基远无边。闲闲谈文武,独占一片天。
在下天下第三人
你,究竟在哪里?
2个回答2023-06-07 20:03
你究竟在哪里,大家都在找寻你。我们期待美好的结局 查看原帖>>
究竟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05 04:35
简并敏单的理解就是到底和为什么的意思,另一层表达是责怪和追究的意思。例:这道算数题这么简单,迹誉你究竟在怎么计算?这个例子里面的究竟就表达了上面所述的绝州枝两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