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心若菩提

《心若菩提》读曹德旺先生
1个回答2024-01-04 22:28
      得于一良友推荐,利用碎片时间有幸拜读了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的传奇一生,因《心若菩提》几经波折,原本是受中国多做少说的传统文化影响,曹德旺先生并不想出书,后在2014年一次中美论坛慈善交流会上有人提议,希望有一本书可以让外界透过他看到崛起的中国大环境下企业家的成长故事,从而了解中国企业家。鉴于此,想到是为中国企业家打开一扇世界窗口,于是曹德旺先生动了出书的念头。刚开始是想通过别人来写,后面又尝试通过口述转述的方式,但多是华丽的外衣或者掺杂一些非本意,这不是他想要的。因此就有了现在自传体方式的著作《心若菩提》。也正是这一方式更让我们在读的时候更能被震撼和触动。 由于是碎片阅读,所以给我的震撼并不是波澜壮阔,反而是一种绵延的澎湃,是一种坚定的力量感。

      有人说当你看懂了一棵树的成长,就会更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从头至尾,回荡在我脑海里的两个标记一个是树,一个是福报。仿佛见证了一颗种子经历了破土而出,施肥淋雨,不断向阳,修枝剪叶,最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施的肥是福报,是心是量。(有福先有量,福从量中来)

一 、 播种 破土而出

    因是做了妈妈,所以更多的时候眼里所看所想皆会联想到妈妈这个角色。

    曹德旺先生出生本不平,这个不平不仅是出生家世相对好。父亲经商,母亲原也是地主家的千金。后因变故中途转贫,所以9岁读书,后因种种原因辍学,走上了自我摸索结实生长的道路。记忆深刻的是,书中曹德旺先生写打小母亲的一些话就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他们穿的衣服,尽管破旧但是母亲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缝补也总是缝补在内里,尽量不让人看见。尽管在农村,家里也是一尘不染,母亲常说“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都说给孩子好的环境不一定是一套学区房,一位踏实有上进心的父亲,一位明理情绪稳定的母亲也是孩子的好风水。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父母,才为后来的参天大树播下了健康的种子。

二、心即是那参天大树的根 量即是厚硕的叶

      如果说母亲播下了健康的种子,那影响曹德旺一生践行理念的便是父亲。曹德旺说他的父亲对他说:做事要多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起初不明白父亲,哪有那么多心。但他一点一点践行着。

责任心:刚开始跟父亲卖烟丝,即使生了重病也坚持把烟丝送回家,自己单独做生意卖白木耳欠了大家的货款,也是挨家挨户上门说明木耳被扣的经过并表示日后会一分不少的给付。后来又去工地,本来是挣钱,结果祸不单行工地被烧,他也是担负起责任心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去帮别人渡过难关。到后面应王以晃邀约在山兜农场做树苗销售,他和几个干部子女送树苗,途中听说可能有地震其他人扔下树苗就跑了,考虑到二三十万株树苗是农场乡亲们的心血,他独自一人留守卖出树苗才返回,正是这责任心推动着他一步步将高山异型玻璃厂发展成如今的福耀玻璃。

爱心:从公司实习员工被诊断白血病没有推脱而是想办法为员工排忧解难,到后面遇到很多事他都首先做的是没有推卸而是在一次次真正用同理心去尽己之力,惠及及人。

专心:接手高山玻璃厂(后来的福耀)之后,他多次对工厂进行迭代改革,同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多元化经营政策的推动,除了玻璃,福耀也涉足了房地产、加油站、外贸、装修等多个产业,虽然忙忙碌碌但是都没赚到钱,到最后曹德旺先生决定深化改革,以汽车玻璃作为主业,奋斗终生。他这一生都在汽车这个维度不停的探索精进。

恒心:从小小的高山玻璃厂到立志要制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

    正是这一个一个的心字成就了这棵参天大树,他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掌门人,他是世界瞩目的慈善家,捐款超过100亿元。他是首位获得企业界奥斯卡奖---“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他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相继打赢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的企业。

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动机决定结果,拥有自尊自爱,向善向上而生的的追求必然会定心肆意生长。

    拜读曹德旺先生的一生,也让我深深看到了终生学习和不断阅读践行的力量。不论是以任何一种角色,不论是在何种环境,不论是人生哪一个阶段,我们都不应该放弃阅读和学习。曹德旺先生在自传中提到,不管怎么忙,都会抽出时间读书,报纸、新闻讯息都会学习阅读,也是这个习惯,让他有异于常人的觉察力和决策力,也是因于此,一步步带领成就了今天的福耀。

      读着曹德旺先生的传奇一生,我从中学会了两点:

1.作为父母,用自己认真生活纯良的心态给孩子播下健康的种子,这种子迟早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换他一生不会长歪,并且坚定有力。

2.福报就是赚钱的能力+德行。赚钱不是你想赚钱而是你做的事情值钱。怎么做值钱的事,就是用责任心,爱心,恒心专心更多的心可以帮哪些人解决哪些问题。不断精进学习,你做的事有价值了,你也就有价值了。

    曹德旺先生的传奇人生是智慧的人生,如其曰: 入戏、 入角。入戏者,依愿也,入角者,靠信也。

  共勉。
曹德旺的个人经历
1个回答2023-11-25 11:47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

2009年5月,曹德旺登顶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是首位华人获得者。

2014年12月,首部自传性著作《心若菩提》正式出版。

2018年9月,曹德旺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

2018年10月24日,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扩展资料:

曹德旺的”自信“:

“没有能力自信,一切都是废话”曹德旺有一次跟高盛亚洲董事长吃饭的时候,对方给曹德旺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你是我见到中国人最自信的一个。”但这样的自信需要背后经过千锤百炼的能力来支撑。

从1976年到2000年,整整花了24年的时间才学会怎么做玻璃。

到最近这几年,福耀开始飞速发展靠的都是过去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锤炼,打好基础才有了今天。

创业初期,曹德旺招不到大学生,于是就自己去学习管融资、管资本,管报税、资金调度、收款,会计管核算……曹德旺说,后来当了总经理,有人想要忽悠他的时候,被他一句话就问倒了,他笑着说:“他知道完蛋了。”

但对于企业经营这件事情,曹德旺十分严肃,“要去创造一个伟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个就是作为一名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能力自信,没有能力自信,一切都是废话。”

曹德旺怎么出村的
2个回答2023-11-30 17:25
曹德旺身家百亿,为何每年只给家乡50万?原来他是被村民打出村
1、曹德旺捐款数额如此巨大,却仅向老家捐款五十万元,引发村民的不满,并将他打出村子,。人们认为,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曹德旺理应给予更多回报,况且曹德旺老家的经济状况也很一般,乡村房屋、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和修复。
2、一开始曹德旺为他生长的村庄捐了50万元,后来更改为每年捐给村里50万,并且指定这些钱必须全部用于贫困家庭和上不起学的孩子。
3、数年后,曹德旺凭借个人奋斗,坐拥亿万家产,尽管当年在家乡有过一段不愉快的记忆,但是他依旧选择了以德报怨。不仅每年重阳节给家乡捐款50万,还为家乡修建学校,全力支持家乡的发展。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创业历程
曹德旺慧眼识珠,承包玻璃厂曹德旺在16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倒卖烟丝,但是因为行业不景气,他也改行换业之后又开始卖水果,甚至也种过木耳。
不管是在从异形玻璃行业转产到汽车玻璃行业,还是果断应对近二十年的两次经济萧条。在1999年之前,曹德旺总是把国家政策风险放在考量的首位;而在中国加入WTO后,他对风险的考量就完全放在市场本身了。
曹德旺曾这样形容自己。他是国内的“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9岁才上学,到14岁就被迫辍学。
曹德旺是想有长期规划的,和政府商量成立新的合资玻璃厂,成为拥有股份独立的管理权和控制权的股东。有个关于汽车玻璃的小故事,对于我们在汽车行业工作很多年的人,非常有触动,他去武夷山旅游,回来给母亲买了拐杖。
玻璃大王曹德旺,经商数10年,从白手起家到世界第一,靠玻璃称霸天下。曹德旺,生于福建,是福耀集团的董事长创始人,曹德旺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他的身上贴满了改革开放的标签。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玻璃大王曹德旺捐款110亿,为什么对自己家乡只捐赠了50万?
曹德旺在获得成功后,便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正如前文所说,他认为这是成功企业家的职责所在。胡润慈善榜统计过曹德旺所有的捐款,他第一次捐款是在1983年,累计到现在,已经曹德旺已经以个人名义捐款了110亿人民币。
曹德旺捐款数额如此巨大,却仅向老家捐款五十万元,引发村民的不满,并将他打出村子,。人们认为,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曹德旺理应给予更多回报,况且曹德旺老家的经济状况也很一般,乡村房屋、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和修复。
按理来说,曹德旺发财以后,最受益的应该是他的家乡才对,可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好善积德的曹德旺对自己的家乡却非常“吝啬”,每年只给老家捐款50万。
捐款超过百亿,却只给家乡捐了50万,曹德旺:我有我的道理
1、一开始曹德旺为他生长的村庄捐了50万元,后来更改为每年捐给村里50万,并且指定这些钱必须全部用于贫困家庭和上不起学的孩子。
2、数年后,曹德旺凭借个人奋斗,坐拥亿万家产,尽管当年在家乡有过一段不愉快的记忆,但是他依旧选择了以德报怨。不仅每年重阳节给家乡捐款50万,还为家乡修建学校,全力支持家乡的发展。
3、按理来说,曹德旺发财以后,最受益的应该是他的家乡才对,可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好善积德的曹德旺对自己的家乡却非常“吝啬”,每年只给老家捐款50万。
4、因为他的老家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帮助,他也不想让他的老家因为他而不努力的去生活。
关于曹德旺的故事
1、作为一名商界领袖的同时,曹德旺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他以不行贿自居,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亦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
2、曹德旺的成功,离不开官场那些相对正直清廉好官的帮助,也少不了一干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恶吏的纠缠和干扰。在自传中,曹德旺甚至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几个故事,述说他遭受的来自政府官员的恶意攻讦,甚至连主要当事人的姓名都名列了出来。
3、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不久曹德旺就向王以昂辞了职,曹德旺觉得:“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曹德旺离开没几年,王以昂就落了难,得了癌症,临死前,他将儿子托付给曹德旺。
4、我按:被誉为“玻璃大王”的曹德旺先生,是当代一位物质文明与心性修为两不误的成功人士。
曹德旺捐了110亿,却只给老家50万?曹德旺:我是被村民打出村的
1、一开始曹德旺为他生长的村庄捐了50万元,后来更改为每年捐给村里50万,并且指定这些钱必须全部用于贫困家庭和上不起学的孩子。
2、曹德旺捐款数额如此巨大,却仅向老家捐款五十万元,引发村民的不满,并将他打出村子,。人们认为,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曹德旺理应给予更多回报,况且曹德旺老家的经济状况也很一般,乡村房屋、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和修复。
3、曹德旺第一次捐款是在1983年,彼时他刚刚承包了家乡一个年年亏损的小厂子,经济并不富裕,但是他还是为原来的学校捐赠了2000元用来制作桌椅。自此之后,基本上每年曹德旺都有捐款。
曹旺德的哥哥是谁
1个回答2024-02-11 09:45
中文名
曹德旺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职 业
福耀玻璃董事长
性别: 男
学历: 初中
行业: 制造业
朗读者曹德旺是第几期
1个回答2023-11-28 12:18

朗读者曹德旺是第三季第六期。

朗读者3第六期董卿在1月9日首先相遇企业家曹德旺先生!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83年靠承包起家挣得20万,现已成为汽车玻璃企业世界排名第一,历年捐赠超160亿并主要给于教育慈善事业,他说德需配位,他用钱帮助了很多人,他说,受人尊敬比有钱幸福,曹德旺朗读了杨绛先生96岁写的散文《走到人生边上》节选!谨以此篇献给有梦想的年轻的人!

评价

曹德旺不仅是赫赫有名的“玻璃大王”,还被称为“中国首善”。他的童年生活在饥饿与贫苦中,年少时的梦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他经过风吹雨打。

这些经历使他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当他富足以后,没有把所有的财富握在自己手中,选择以慈善的方式回赠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贾樟柯与董卿对话所谈到的“最初的梦想是惠及自己的,往下走的话,它是惠及众人的”,说的不正是曹德旺这样的人吗?

曹德旺的学习过程
1个回答2023-12-02 18:30
曹德旺的学习过程

曹德旺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是曹妃甸工业区的创始人,也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曹德旺的成功并非天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早年教育与培养

曹德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经历过许多挫折与困难。但是,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他逐步热爱学习和探究世界。他初中时,便参加了全县的数学竞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学习的过程中,曹德旺通过自学获得了丰富的才能和技能,他擅长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懂得使用工具和机械装置。

大学的求学之路

曹德旺的学习之路没有止境,他决心进入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然而,他出生的农民家庭并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因此,曹德旺只有在晚上靠工作赚取了生活费,来支付自己的学费。虽然生活艰辛,但曹德旺仍然不断进取,在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经济学、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大学期间曹德旺一直热衷于社会实践,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和调和社会矛盾,培养了自己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职业生涯的起步

曹德旺毕业后迅速开始了职业生涯,他在中国机械工业科学研究院中工作了一段时间,获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接着,他又到北方轻工业管理学院工作,负责组织和领导多项研究工作,并为学院制定了最新的科学发展战略。

曹德旺对于企业的发展始终抱有热忱和追求,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他创办了自己的工业企业,并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励志的学习经历和心得

曹德旺一直秉持着励志学习的信念,他认为不断学习和探索是人的本性。在生活中,曹德旺不断进行各种创新和突破,积极向成功勇攀高峰,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起突破各种困难。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能力,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的学习经历和心得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努力学习和探索梦想。

结语

曹德旺的学习之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让我们了解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从曹德旺身上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
曹德旺儿女是排老几
3个回答2023-11-30 23:27
曹德旺一共有三个子女:长子曹晖,女儿曹艳萍,次子曹代腾。 长子曹晖:曾是曹德旺钦定的接班
曹德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1个回答2023-11-29 08:33

在谈及中国学生在毕业后如何融入社会这一问题时,曹德旺说,在国内读大学比国际上轻松,反正四年混完就毕业了。“欧美念大学负担很重,很辛苦。而我们大学毕业了,就可以去工作了,但是遗憾的是你不会动手。”这导致“中国学生毕业后不工作,企业招不到人”。
曹德旺认为,在自己开办的福耀科技大学中,他会跟校长们讲,“要把学生培养好,第一步要先让他成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他还称,学生毕业后,保证走向社会时,是四级工程师以上的水平。

但其实,选什么都会后悔。
中国大学500多个专业,不到0.2%的命中率,本来就难选对。何况大部分人高考完都是奔着不浪费半分的态度,尽可能往好大学凑,有多少人敢不选服从调剂?

我那年还有文理分科,自己史地政学得好,文综高三最高考过290,高一物理期末120满分考94,单科班级倒数第一(学校第一的理科实验班,但放全校看也好不到哪里去)。初中时候最喜欢生物,还是课代表,很纠结。思虑再三,想着那会到处宣传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思虑再三,从心(怂)了一把,润去了文科班。高考有点失常,历史地理都炸了,但是综合下来也勉强看得过去,没去成梦校,报了人大经济(高中看大明王朝,也想着经世济民去)。结果差了两分去了商科,自己折腾半天,才在大一下转了经济,还整了个辅修。你以为我实现梦想了吗,并没有。我的文科脑袋只能支撑我学数学C,数学A不说挂科,绩点肯定得寄。看了看得诺奖得概率,又看了看去投行的工资,又从心一次,课往给分好了选,寒暑假全压在了实习,混了个过得去的绩点和简历。选对了吗,似乎是的,但也不是。现在我正在写留学文书,写一笔就痛苦一秒,精神状态在自己这20年白活和未来人生一眼到头(除非作假帐喜提肖申克N年游)之间反复横跳。人生每一个选择,我都选择了“正确”的答案,但这正确却让我常常痛苦,彻夜难眠;我太功利,自以为理性,永远把热爱排在成功之后,缺少天赋与勇气,又欲壑难填,既要又要,后悔自然是如影随形。然而在每晚哭够之后,我就想,如果我每一次都勇敢,我就不会后悔吗?同样是发挥失常,我要是选理科估计985都去不了;同样是卷到肝疼,我要是学了数A挂不挂科都是未解之谜(毕竟我斗胆选了个数学要求极高的选修课,2学分占据了我1/3的绩点损失)……像我这样,家里没矿,爹非李刚;既无大腿,终鲜智商;急功近利,好逸恶劳, 才不及中人,平庸到只能在知乎发发牢骚的人,真的有能力守护自己的热爱吗?想到这,我没那么难过了。那年我的舍友转了环境,她妈妈问她,当你商科朋友都开着豪车穿着名牌时,你会后悔吗。她大声说了不会,我暗自说了或许。那时我就应该明白,逐梦,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很遗憾,我都没有,所以我确信,我的选择,是最适合我的。

曹德旺:谢谢你陪我到老
1个回答2023-12-01 22:34
1.

曹德旺是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年轻的时候,曹德旺倒腾做点木耳买卖,结果货被人扣了,小本生意没做成,还欠了债。期间,一家人跟着他吃了不少苦。但是,曹德旺的妻子陈凤英始终一句怨言也没有。她不仅变卖自己的嫁妆,还一丝不苟的帮助照顾重病再床的婆婆。这让在外打拼的曹德旺心里没有多少后顾之忧。

过了些年,家里稍微有些富裕,曹德旺本该和结发妻子享受小康生活,不曾想,曹德旺爱上了一起打拼的女人。曹德旺称那个女人是一生挚爱,他愿意为了她把家抛下。他冲动的写了信给妻子,不识字的妻子找来妹妹才知道信的内容。

等到曹德旺从外地赶回来,陈凤英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只是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要是真想走,那么把房子和3个孩子留给我。”那种体贴和果决,一如多年前她变卖嫁妆无条件支持曹德旺一样。这让曹德旺心里十分愧疚。

痛苦挣扎了一段时间,曹德旺选择放弃了挚爱,回到那个与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姻的妻子身边。

老年的曹德旺回忆起自己的这段往事,对妻子满心感谢。他说:“我们的感情就像涓涓的溪流一样,无声无息。一想到她嫁给我的时候是那样一个纯朴的少女,这么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始终如一地听从我的安排,我就觉得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虽然没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是我们毕竟是从年轻相伴到白发,中间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后来,曹德旺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成了“玻璃大王”。曹德旺把名下所有的财产都记在陈凤英名下,连他控股的公司也由她做董事长。他几乎把所能给的宠爱都给了妻子陈凤英。

2.

1980年代,曹德旺曾做过一次婚姻调查。他搜集婚姻样本,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最后他得出结论: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幸福,所以他学会不追求完美的爱人。他感激妻子多年来在背后全心全意默默的支持,感谢妻子当初的任劳任怨,这份感激化作了他对妻子的责任。他也不再是徘徊婚姻之外的游子。他和妻子两人相伴直到如今,经历着伤悲,也经历着快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当下离婚率颇高的现实下,好像遥不可及的梦。曹德旺和陈凤英却用时间悄然书写了属于他们的白头偕老的故事。他们没有像电影电视里送礼物让对方惊喜或者相约吃烛光晚餐,或是在月光下说些缠绵悱恻的话。但他们有许多人体会不了的那种血脉相连的感情。那种不张扬却浓烈的感情,足够他们幸福到老。

正如马伊琍所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珍惜彼此真诚的感情,感恩对方体贴的付出,互相谅解生命的不完美,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3.

美好的婚姻,好似一瓶醇酒,越久越香。经风雨,历霜雪,沉淀下才是最真的感情。正如《最浪漫的事》歌中写道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 坐着摇椅 /慢慢聊”。这大概就是婚姻最甘美的果实吧。
曹德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个回答2023-11-25 18:53
曹德旺 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断地与命运抗争。
曹德旺热衷慈善,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后,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有中国“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