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

哪些历史名人还有后代
1个回答2024-06-03 14:27
两汉之交的新朝皇帝王莽,第二十三代传人为陕西渭南人:王煜;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第二十八代传人位于今河南三门峡人:刘兵;秦朝著名的大将白起,其第三十一代传人为今咸阳人:白珂帆;明代万历年间著名首辅张居正,其传人为西安人:张海涛;两宋时期我国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其传人为今白水人岳鹏伟;水浒传中主人公许仙,其传人为今渭南人:许瑞麒。
京杭大运河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6-03 14:27
1、郭守敬:

元十二年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

2、 吴王夫差:

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3、 隋炀帝: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稽,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

4、宋礼:

永乐九年,黄河泥沙淤积高出两岸平地,宋礼疏浚大运河水脊,会通河脊,恢复漕运。

5、潘季训:

深入实地,查考大运河屡淤受阻的原因,用衡言开新河,而兼采季驯言不舍弃旧河”的策略治理黄高于徐,淮高于泗的悬河。
四川盐亭有那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6-03 14:24

盐亭名人:  

1、嫘祖(?~?),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发明了养蚕。   

2、李义府,(614~666)字不详,瀛州饶阳人,后迁永泰(今四川盐亭)。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唐朝龙朔年间宰相。   

3、赵蕤(ruǐ),字太宾,梓州盐亭人(今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 ( 公元 659 年 ),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 ( 公元742年)。是“诗仙”李白的老师,与李白共称“蜀中二杰”。   

4、严震(723~799),字遐闻,唐代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5、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宋代著名画家、诗人。   

6、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名文通,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   

7、黄绍辉(1912~1949),又名黄润德,渣滓洞革命烈士,曾任川东地区地下党负责人。  

8、王伯惠,1923年5月生,四川盐亭人,昆明西南联大土木系毕业;。原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著名公路桥梁专家。现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省桥梁学会名誉理事长,《东北公路》杂志主编。”中国高速公路创始人。   

宁夏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6-03 14:23
马晶晶、马崇林、丁玉兰。
还有宁夏的英雄--王鹏!
有什么关于暗恋的电影
1个回答2024-06-03 14:22

傲娇与偏见

主演:迪丽热巴张云龙高伟光马薇薇

导演:李海蜀

类型:爱情剧情

时长:107分钟

年代:2017

地区:内地

语言:中文

简介

春晚小品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6-03 14:21

小品”就是春晚的代名词,人们看春晚,只是为了看春晚的小品而已。在众多的艺术形式当中,“小品”在人们心目中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儿童近视眼的危害...
1个回答2024-06-03 14:21
眼球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像具有这种屈光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其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称为轴性近视
.儿童、青少年均需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并配戴合适的凹球面镜矫正2.高度近视除验光配镜外也可用接触镜矫正3.高度近视有眼底蹭者辅以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后巩膜加固术4.20岁以上无禁忌症者可考虑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或镭射屈光性切除术
一建管理哪个老师讲的比较好
1个回答2024-06-03 14:21
以下是一建管理哪个老师讲的好:
1:朱俊文:管理不像法规和经济那样有封神的老师,但俊哥绝对算是挑大梁的了,胖胖的形象,搞笑的口头禅让人很容易就接受这位老师。讲课内容条理清晰,专挑知识点讲,说话方式比较有趣,特别适合短时间搞定一门的,个人比较推荐。
2:宿吉南:社会我南哥,讲课有激情,抓重点,总结口诀有一套,习题通俗易懂,考试之前多刷几遍习题课,通过率还是可以的,而且听他课不犯困容易上瘾。
3:张君:非常受欢迎的美女老师,可能男生学习的比较多,授课方式重点突出,给人留下的印象深,课程比较细致易于接受。如果复习时间充足的话,还是推荐第一轮就从她入手。
4:肖国强:老牌讲师,讲的有点太细,还有口音,但他会跟你强调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要看要背,就是篇幅过长,需要点耐心,刚开始复习小伙伴听起来会比较枯燥。
姚宇的个人经历
1个回答2024-06-03 14:21

姚宇高挑的身段,洒脱的举止,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个地道的山东女孩。在重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让她显得更加气质优雅,魅力四射。姚宇从小就参加各种舞蹈比赛和晚会。
2005年,姚宇参加了世界旅游小姐选拔赛。当时比赛许诺临沂赛区冠军奖品为10000元。姚宇正好听说自己一位高中同学罹患白血病,于是她暗下决心,如果能夺取冠军,就把奖金全部用来救助同学!一路过关斩将,姚宇夺得了临沂赛区冠军,但是活动主办方却把“10000元奖金”换成了“等值化妆品”。单亲家庭的她向妈妈预支了10000元,然后告诉同学,这是奖金,让同学安心治病。
在准备临沂赛区5进1比赛的时候,由于她的才艺展示是《西班牙女郎》,所以要穿一双很硬的红皮鞋。由于练习时舞蹈动作强度很大,结果脚后跟磨出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后来还化脓了。在比赛的时候,大家一点也看不出姚宇有伤,只看到她热情如火的舞步和自信的微笑。可是一下台,姚宇就站不住了。
姚宇说,做临沂的城市代言人,压力很大。感觉参加接下来的比赛就不是自己个人的问题了。“我很想通过我的努力来告诉大家,而且现在的临沂今非昔比,发展很快。欢迎大家都来临沂作客,看看真正的新临沂!”

东至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6-03 14:20

【主词条:东至历史】
据《东流县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并天下,废分封,置郡邑,江南置六郡,至德属扬州郡,为石城、鄱阳两县地;东流属庐江南郡入九江郡、扬州章郡。在秦统一后的12年中,秦始皇曾两次巡行池州,后一次还途径石城(今贵池灌口)停旅盘桓,亲见江南开发较迟,便决定把浙东的越人西迁,据《越绝书》说,秦始皇东游会稽所迁徒的越人,一部分迁到黟、歙、芜湖、石城一带,他们避居深山,经营生活,故称“山越”。
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
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
宋朝时建德的茶叶生产已成主要产业,县令梅尧臣就自称自己是“采茶官”,并作《南有嘉茗赋》(《建德县志》艺文志)。据元代著名学者马瑞临著的《文献通考》记载,当时全国近10种名茶,其中“仙芝”、“嫩蕊”等5种名茶出自建德,闻名遐尔,不堪应求。故享有“中国茶都”的美誉。朝廷赐池州新铸钱监名曰永丰(今昭潭镇),据《池州文史》记载,徽宗大观中(1107——1110)永丰监官铸34500贯。1983年7月及翌年5月,东至县文化局和县志办于县废品收购站先后征集一套南宋关子钞版,共八块。专家认为,这套关子钞版,是宋代三大钞版中保存最完整,可信度最大的一套钞版,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所以东至又是皖南文化的发祥地。
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
明代开国后,经过九华府、华阳府沿革之后的池州府,领贵池、铜陵、东流、建德、石埭、青阳县。池州的社会较安定,农业、手工业有所发展,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恢复较快,文化也取得了成绩。明弘治3年(1490),大力发展旅游业。东流知县进士杨季芳因敬慕陶渊明的高风亮节,得工部郎中毛应奎例纸六千易甓石,在当年先生种菊的故址,建起陶靖节祠(俗名陶公祠),还在临江处建了一座菊江亭。
明代建德的县城在梅城,商业街在尧渡,志载:“旧城南半里,有绣花楼24间,丹阳、浔阳、鄱阳等地商贾来此置办酒会,故有‘江南茶饭,建德先知’的谚语广为流传。”东流是当时东流县的县城,张溪古称晋阳,明清时有东池,景池两条官道经过那里,是池州、饶州、九江三府的交通要衢,设有停船码头和江西、安庆、徽州青阳等会馆,负责联系接洽各地商贸业务。大渡口自从建了大公馆后,成为安庆通池州的要塞,一条古街道直通江边码头。葛公街因处在徽州古道上,茶叶、豆腐和独具特色的小吃,吸引着行走在古道上的挑夫掮客。
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
民国23年(1934),因军事需要,始建省道公路:安庆至屯溪、安庆至景德镇、大渡口至黄湓段,次年土路工程先后竣工并通军车。民国16年(1927)东流县檀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黄梅戏业余班社,名为“同乐堂”,上演过《双合镜》等剧目,从此,黄梅戏便走进了东至人民的生活。文南词于1947年由湖北传入至德县青山梅塘,并成立了省内第一家文南词剧团,后在永丰等地相继发展,能演本剧种独有剧目30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东至县属池州市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