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李白古诗原文

论李渔的古典戏曲理论。
1个回答2024-03-23 16:06


李渔汲取了前人如王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践,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高峰,为戏曲理论批评史乃至中国文学批评史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1.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

2.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全面广泛地论述了戏曲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结构、语言、题材等论述尤为精辟。

3.李渔主张结构谨严,情节紧凑,组织得天衣无缝,这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至今仍具艺术实践意义。关于语言,他认为要赋予它舞台艺术的特征,是写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人看的案头之作,在这个原则下,他提出了曲文应当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宾白应当语求肖似,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

总之,李渔是元、明以来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为中国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贽有什么样的文学理论?
1个回答2024-02-15 05:10

他认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这是针对复占派的主张而提出的。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并非愈古愈好,文学在变化和发展中不断地出现好虚并岁作品。他把小说和戏曲的地位抬得很高,把《西厢记》和《水浒传》同列入“古今至文”,这是了不起的见解,为“唐宋派”所望尘莫及。他对文学现象的解释是唯心的,把好的文学作品都看成是“童心”的产物。所谓“童差睁心”,据他讲,就是“真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蔽孝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这种理论和王阳明“致良知”的哲学思想有一定联系。

对于李白的诗有何感想和评论?
1个回答2022-09-19 09:41
opi0-kokok
谁有关于李白的论述文章啊?
1个回答2022-09-20 11:11
李白啊,你真白!
李小云的主要论著
1个回答2024-03-07 01:03

普通发展学 2005年10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展理论导论 2011年5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与偏离 2006年12月 社会科学文并码仔献出版社
转型中的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2009年1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小农为基础的农业发展:中国与非洲的比较分析 2010年8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展与风险 2010年8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参与式扶贫培训教程 2003年8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中国农村情况研究报告 2003年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 1999 农业出版社,
参与式发展概论 20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性别与发展导论 20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 2002 中央编译出版社
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 2003 中国农业出版社
性别与发展理论评述 社会学研究 1999年10月
发展进程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 社会学研究 1998年6月
关于发展为导向的性别分析方法的讨论 社会学研究 2000年10月
扶贫实践中妇女性别需求变化的研究 妇女研究论丛 2000年4月
奶农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郑州和青岛的案例 农业技术经济 2003年5月
性别视角下的贫困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 2004年10月
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农业经济问题 2006年1月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 中国农村经济 2007年4月
行动研究: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中国农村观察 2008年1月
地震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绝汪——基于生计资产体系的评价 贵州社会科学 2011年3月
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模喊问题 贵州社会科学 2013年6月
反思发展研究:历史渊源、理论流派与国际前沿 经济评论 2014年1月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8月

李生论善学者 李生是个怎样的人
2个回答2022-08-05 20:21
李生:(对朋友的错误和缺点能直言不讳。)
李生论善学者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12 20:47

孔夫子那句:“不耻下问”,谁都会张嘴读,但是做起来真真是难。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所以,凡不明白的要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而最忌讳的,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如果现在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李元吉申论讲的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6-18 05:24
是很可靠的。
拓展
因为他的答案都是经过一些专业的老师精选之后才得出的,所以这些参考答案的话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所以自己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模仿他的一个答题的思路,然后可以进行一个知识的积累,这样的话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李元吉虽然不像秦王那样经历过很多的战争,但是他非常的善战,擅长使用马槊,唐高祖起兵的时候,让他带领军队镇守太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元吉在历史上并不弱,如果他一点武艺都没有的话,高祖也不会把看家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元吉最厉害的地方还是箭术,他的箭法很高超甚至可以达到百步穿杨的地步。正史上对李元吉有过这样的记载:说他宁愿三天不吃饭,也不一天没有去打猎。可见他对打猎的热爱,想必他这么热爱打猎箭法肯定不会很差。
李桢的《六国论》
1个回答2022-12-17 23:34
我的观点和楼上的都不同
夫着,语气词,作哎解,
张仪之辨说,张仪的(纵横)辨说,
虽欲以散纵而就衡,虽然(张仪)想要凭借(张仪的(纵横)辨说)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
顾其言曰, 但回过头来看他(张仪)所说的话(即张仪所举例说明)
亲昆弟同父母,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
尚有争钱财,还有争夺钱财的
而欲恃诈伪反覆,并且存在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现象
所以状衰世人之情,所,所以也, 以,凭借也 状,前文所说的情况(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 衰世人之情, 衰,使...衰 使世人之情衰,情衰而法盛,并不是什么错的说法·思想
连起来就是
就张仪的(纵横)观点来说, 虽然(张仪)想要凭借(张仪的(纵横)辨说)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回过头来看他(张仪)所说的话(即张仪所举例说明)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并且存在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现象。所以也, 以,凭借也 状,前文所说的情况(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 衰世人之情, 衰,使...衰 使世人之情衰,情衰而法盛,并不是什么错的说法·思想
对李居明的评论
2个回答2022-12-12 18:06
李居明与振宁阁的风水术数已经超凡脱俗了,说一代宗师一点也不为过。另外,五黄是可以化解的,其实方法很简单,但外行人却不得其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