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背景

《凉州词》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3 08:07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凉州词的写作背景?
2个回答2022-12-06 19:15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亲,没复制!
凉州词背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0:55
凉州词
—王翰

『作者简介』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进士。开元中任秘书正字,通直舍人等职,后贬官仙州别驾,道州司马,随卒。任侠使酒,恃才不羁。王翰诗作词藻华丽,意境壮阔。其诗传世者不多。《凉州词》颇有名,原有集十卷,现已失传。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 夜光杯,一种玉制的名贵酒杯。
② 催,催促马上出发。

Liangzhou Lines
Wang Hang

They are about to drink
The finest wine from Evening Eadiance cups.
When the sudden sounding of the pipa urges them forth.
Don’t scorn them,
They who drunken fall upon the battlefield:
In ancient days or now,how many return who go to war?

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是唐人诗中习见的题材。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过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斗争和融合。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唐代,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是极为频繁的。汉族和其它兄弟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习以为常。但由于各族统治阶级的贪婪和野心,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多次发生过战争。在各族人民居住地区的并不严格的分界线之间,为了保卫和平生活,就往往各自设置戍守工事,屯驻防卫力量。唐诗中所谓边塞绝大部分都是指这种地方而言(当然在唐时,也有过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战争,也称国境线上的防御工事为边塞。这两种边塞,同名而异实,在今天,仔细地加以区别,是完全必要的。)

唐人的边塞诗,绝大多数涉及民族战争,这是很自然的。这种属于中国内部民族矛盾的战争,一种是属于侵略的不义战争,一种是属于防卫的正义战争。就其性质而言。帝王们的黩武开边,将军们的贪功启衅,掳掠人民,觊觎财富,都是不义的战争;而反对民族压迫,保卫人民生活,抵抗侵略,讨伐骚扰,则是正义的战争。但由于政治、军事局势的复杂多变,防卫也可能由胜利而转化为侵略,或者相反,侵略也可能由失败而转化为防卫。另外即使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但如广大人民保卫民族主权的热情和他们对于统治阶级憎恨的矛盾,慷慨从戎与久戍思乡的矛盾,将领逸乐和士卒辛苦的矛盾等等,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诗篇中所反映的内容也很复杂。唐代的边塞诗数量很大,有许多是无法考察其确切历史背景的,我们就只能从诗人的感情来加以体会看它们所写的战争是在歌颂或者暴露。当然由于这些诗人都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我们不能认为他们所反对的战争就一定是不义的,所赞美的战争就一定是正义的但一般地说,广大人民所受到的战争对于生活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还是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创作。他们接受了人民的生活形象所给予的教育之后,也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的真实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唐人边塞诗中,感受到人民对于当时国内民族矛盾所导致的战争在感情上的脉搏,感觉人民对于当时国内民族矛盾所导致的战争的态度,并从而判断其性质的是非,还是可能的。唐人七绝很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也是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的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凉州即今甘肃河西、陇右一带,州治在今武威县。

此诗以边塞战场生活为题材,但诗人对于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却不是从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衬托显示出来的。它一上来不写战争,却写饮酒。饮的是葡萄酿制的美酒,盛酒的是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宝杯。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的特产,而传说中的夜光杯,据《十洲记》所载,也是西胡献给秦穆王的,所以都是本地风光,与边塞情调切合。(这里的葡萄美酒是实,夜光杯则是虚,它不过用来指制作精美的酒杯而已。大凡诗歌中所用的词和字,常常有基于艺术的要求而加以夸饰的地方,为的是增加声音、颜色之美。这,也就是《文心雕龙》所谓“因情赋采”,读时不可以词害意,信以为真。)

次句写正要开怀畅饮的时候,马上的乐队已经弹起琵琶,催人出发了。先写美酒宝杯,使人觉得非痛饮不可,次写琵琶催发,又使人感到欲尽醉而不能。由平静舒适的环境中一下子转入紧张激昂的气氛里,文情极抑扬顿挫,变幻莫测。(有的注家认为,这个 “催”字仅指催饮,何必奏琵琶于马上呢?乐师们尽管可以坐着或站着表演。正因为饮后立即就要出征,所以乐队才在马上奏曲,饮时则侑酒,出发则送行)。

第三、四两句是征人设想之词。虽然出发在即,我却依然痛饮,不辞醉卧沙场,也许会引起你们见笑吧?但是自古以来,有几个人是在战争之后活着回去的呢?那么,在未死之前,我为什么不痛快一下呢?这,又有什么可笑的呢?

这种感情是很沉痛的,但却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来,显得这位军人的胸襟似乎很是旷达。凡是忧伤的感情,如果用悲哀的语言来表达,还不一定能使人感受到它的分量,而用与之正好相反的豪迈旷达的口气说出来,就往往觉得非常沉重深刻。在生活中,一个人气愤极了,反而会发笑;悲哀极了,反而会唱歌。如柳宗元所说的:“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此诗所写心情,正是如此。所以,诗人对于写战争的看法,也就是通过其所写的将士们反对黩武这种比较隐蔽的心理状态而曲折地透露了出来。
凉州词怎么背?
2个回答2023-10-02 18:1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的凉州词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4-01-12 09:56

王翰的凉州词背景故事: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七言绝句《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王翰,字子羽,唐时并州晋阳人。这首诗不仅意蕴深远,边塞风光也如在眼前,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音乐高度发达的李唐王朝,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诗中有乐,乐中有诗。如果熟悉唐朝音乐,就会明白,"欲饮琵琶马上催",是指"琵琶"、"马上"两种不同乐调。诗中"马上",是"马上乐"之略。所谓"马上乐",是"鼓角横吹"的军乐。追溯历史,融合了北狄、西域音乐的"鼓角横吹"始于汉代。史称:"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这种"鼓角横吹"的"武乐"(即军乐),在殿庭之上,称作"横吹";于军旅行中,则称"骑吹"。后世因"骑吹"是在马上演奏,亦称"马上乐"。如西晋傅玄《琵琶赋序》即有"作马上之乐"的说法。《旧唐书·音乐志》也说:"北狄乐,其可知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魏晋隋唐,"马上乐"已成为融会北狄、西域音乐而形成之"鼓角横吹"军乐的专有名词。

明白了"马上"二字典故,我们可以知晓:《凉州曲》中描写的乐调,除了用"琵琶"一类乐器演奏的马下俗乐以外,还有"马上"军乐,二者形成强烈对比。所谓"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边塞将士正欲欣赏琵琶一类乐器奏出的悠扬乐调,以就痛饮,突然远处传来金鼓钲钲、号角齐鸣的马上军乐,这马上军乐,使他们又回到即将出征的现实之中。《凉州曲》不仅是"诗中有乐"的佳作,而且是"乐中有诗"的绝唱。诗中乐调的强烈对比,自有一番深意。如于音乐不甚了了,很难领会其中滋味。

王翰的凉州词背景故事?
1个回答2023-12-24 12:46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篇。这首诗的背景故事发生在唐代,当时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国家边疆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然而,为了维护国家的疆土完整和安全,许多勇敢的将士仍然坚守在边疆地区,保卫着祖国的领土。
王翰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曾多次奉命出使边疆,亲眼目睹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忠诚担当。在一次出使边疆的过程中,王翰被戍边将士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凉州词》。诗中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们为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
诗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王翰以黄河为背景,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同时,他还通过“一片孤城万仞山”形象地表现了戍边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决心。接下来的两句诗则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能因为思乡而放松警惕。
总的来说,《凉州词》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人文内涵的诗篇,它既展现了唐代边疆风光的壮美,又传达了戍边将士们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这首诗至今仍然被广大读者传颂,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王翰的凉州词创作背景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02 20:29
王翰生活在初唐将步入盛唐的时期,陈子昂宣扬唐诗风骨对唐诗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翰的凉州词时代背景?
1个回答2022-12-25 11:45
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的时代背景是他写到了守边关将士的凄苦和思乡之情。
王翰的凉州词背景故事?
3个回答2022-12-25 11:45
这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寒情景的著名诗篇。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王之涣凉州词的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2-09-24 01:34
创作背景: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