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唯美句子

关于求佛的唯美句子
1个回答2024-04-17 11:21
求佛的唯美句子
当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想我就快变了模样。有一种叫做撕心裂肺的汤。喝了它有神奇的力量。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一座宝殿佛烟绕。两棵古树伴身侧。三拜求佛心向之。四大皆空无烦心。
这一世我为求佛,踏遍山川湖泊,看花开花落,将时间参透,猜不透长相厮守的执着,回忆被遗漏。
这一世我为求佛,尝尽轮回苦果,看红尘花火,将缘分参透,猜不透前世今生的魂魄,誓言又错过。
这一世我为求佛,辗转尘俗世说,看风雨婆娑,将人心参透,猜不透生死别离的难过,情劫未勘破。
这一世我为求佛,历经苦难多磨,看缘分淡漠,将命运参透,猜不透慈悲众生的陀佛,怖恨生心魔。
这一世我为求佛,忍弃前世苟活,看岁月穿梭,将禅意参透,猜不透忽而袭来的寂寞,佛前念般若。
佛教是唯心还是唯识?
1个回答2022-11-19 18:15
唯心不是唯凡夫心,唯佛心,唯法界心。唯识不是唯众生识,唯佛识,唯法界识。若唯凡夫心,则地狱难出,法身不见。若唯凡夫识,则烦恼不断,圣人难修。
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5个回答2022-07-04 14:20
佛法中是有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这两句话的。但是这里的心是涵盖了世间一切的有形与无形的,这里的心字绝非是我们想象思维的这个心。而能够思维能够感受的这个心,是一切唯心的用。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囊括涵盖了唯心与唯物这两种二元比较差别的世界观的,那么佛法的世界观是什么?佛法的世界观是一元的,佛法是心物一元的概念。华严经所谓的一真法界,以及理事圆融,一多相成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佛法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非心非物所以才能不断不常。物理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心的外化,此心也是世间万事物的那一个本体功能,所以也是即物即心。
此心体遍满时空,所以如如不动;因为不动,所以离却生灭来去.......
楼主清楚了一点没?呵呵~~那你问我佛法到底是怎样的世界观啊?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乎毫端。
这就是答复,顺便祝楼主一起顺意。
佛教是唯心还是唯物?
4个回答2022-10-29 11:33
佛教不属于唯心也不属于唯物,而是中观。心在哪?物又在哪呢?
佛教是唯心的,是吗?
1个回答2022-12-19 03:42
不是唯心的,佛教承认物质存在,只不过说物质是无常的,是会毁灭的,科学证明物质分子时刻都在坏灭。人的细胞也要新陈代谢,老的死去,新的生成,佛法和科学不抵触。
大道唯我,无论道佛,一心为本,自在由我.。源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2-15 08:10
引自《心灯录》
佛不渡人,人唯自渡
1个回答2024-03-14 04:22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渡你的,只有你自己。不要一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着寻求别人的帮助。

你要相信,就算是上帝,也不可能有求必应,何况是人,别人心情高兴,或许会像你伸伸手拉你一把。别人要是不高兴,你就会面临碰壁的尴尬。有句话说得好,“佛不渡人,人唯自渡”。

求人不如求己,自助者,天方会助之。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一个年轻人在屋檐下躲雨。突然,他看见观音菩萨撑着伞从他面前走过。于是年轻人叫住观音菩萨,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您普渡一下众生,带我一程可好?”

观音菩萨却对年轻人说:“我在雨中,你在屋檐下。而屋檐下并没有雨,所以你并不需要我渡!”

年轻人有些小聪明,听到观音菩萨的话,灵机一动,立即跳出屋檐下,立在雨中,对观音菩萨说:“观音菩萨,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菩萨该渡我,带我一程了吧。”

然而,观音菩萨依旧不为所动,说:“你在雨中,我一样在雨中。你之所以被雨淋,那是因为你没有伞。我之所以不被雨淋,是因为我有伞。所以我也不是自己渡自己,而是伞渡了我。所以,你要是想渡,不比来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过了几天,年轻人遇到了难事。就想要去庙里拜观音,祈求菩萨帮助。而当年轻人走进观音庙庙里,却发现观音菩萨的面前,也有一个人正在那里叩拜。而那个人居然和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

年轻人非常诧异,于是上前问道:“你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回答道:“我正是观音菩萨。”

年轻人更加奇怪了:“那你为什么还要叩拜自己呢?”

观音菩萨看着年轻人笑了笑,道:“那是因为啊,我也遇到了解决不了的困难。但是,我知道与其求人不如求己!”

这个故事一看便是虚构的,也不知道何人杜撰。但是故事虽然虚构,道理却很是实在。

人终究要学会自立更生,没有人有义务无偿帮你,就算是上天也不会。正所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与其用泪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佛教:一切唯心造
1个回答2024-04-18 19:47
佛法所说“空”,指的是“空性”,也即无常、无我的特性,是认识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造就世界的一种行为。

佛学所提倡的唯心,并不是说心外无物,或以意识念想成就一切世间万物,这里的心,指的是意识的判断,是动作过程,也就是是说由于心的意识思维过程而能够认识和理解世界万物。由于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自然就有人的主观意愿在影响认识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所以说唯心虚妄。自己的意识能力之外、意识活动之外,外物的存在与否与我们的自身没有任何认知结果。也就是说,外物的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无所谓真实或者不真实,只有被认知或者不被认知。
佛教为什么是唯心的?
4个回答2023-05-28 18:58
唯心和唯物是哲学分类,而佛教是教育,是所有学科的综合体,你怎么能只用两个哲学概念来给它分类呢?所以 这种观点就是错误的。其次,佛教不是唯心的,如果你学了唯识论就知道了,佛教义理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的,而其中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承认物质不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这个不就是唯物的观点吗?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的了。
佛教里什么是唯识?
1个回答2023-08-06 14:57
唯识,又名唯心,谓世间诸法,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