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

杨氏,出了那些传奇人物?杨氏在姓氏中排行老几?
1个回答2024-04-18 21:16
杨家将啊 这么有名
杨氏是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2-09-07 22:37
指明朝的三杨 杨傅 杨容 杨士奇
杨氏有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1-03 08:10

杨姓名人有:

1、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2、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3、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4、杨振宁

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杨绛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著有《风》、《窗帘》、《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杂忆与杂写》等。

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31 16:24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31 00:38
读《杨氏之子》有感 读《杨氏之子》这篇古文,让我非常的有着感悟,理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梁国姓杨的儿子9岁非常的聪明。 有一天,孔军平来找他的父亲,父亲刚好不在家,父亲不在于是就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军平摆设水果,水果有杨梅。后来孔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道:“这是你家的杨梅。”杨氏子回答道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从这篇文章让我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古文跟现代文字的意思包括字词的意思有些等于我们现代的意思很多。 还有,也让我感到了孔军平来找杨氏子的话说:“此是君家果。”但杨氏子会在孔军平的对话中的姓中写姓,由“孔雀”想“孔”。而又说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觉得杨氏子非常的礼貌会说出这样思维敏捷,聪明机智的话,真让我佩服。这篇文章的古文是这样的: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这一篇文章中,我觉得我以后要多向杨氏子一样学习。
杨氏之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21:15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他很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这个孩子就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家禽。”
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1-26 02:11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懂得随机应变的孩子。“杨氏之子”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作者是南朝刘义庆。

《杨氏之子》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的译文
在梁国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1 21:21
本课主要讲了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杨氏之子一类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8:49
诸葛恪得驴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宏租颤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译文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商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要评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蔽败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事.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型物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聪明、机智的人.
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的面对,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杨氏家风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0:01
杨氏家训家规

家训是前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儿女的基本形式,杨氏家训、家规是治族治家的道德规范,族人应该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