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单位表示

表示计较 成语
1个回答2024-02-08 05:44
锱铢必较
【拼 音】:zī zhū bì jiào
【解 释】: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 处】:宋·陈文蔚《陈克斋集》:“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示 例】:他真是受尽人间的践踏;含辛茹苦;~终于成了大富家了.
表示计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22:16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宽姿洞量单慎枯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毫不介意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册纤心里去
计算用什么成语表示
1个回答2024-02-20 04:37

神机妙算,勾心斗角,,,成算在心,巴前算后,锱铢必较,能掐会算,策无遗算,入海算沙,满打满算,毫厘不差,精打细算

表示计划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1 22:32

【百年大计】: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百年大业】: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表示计量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7 13:14
【不赀之禄】:赀:计算,估量;禄:古代官吏的薪俸。不可计量的薪俸。比喻待遇极高。

【寸量铢称】: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儋石之储】:犹言少量的财富。儋,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

【量入为出】:量: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量入制出】:量: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丝毫不差】: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丝毫不爽】:丝毫:都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极小或很小。形容一点也不欠缺。

【以泽量尸】: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表示有计划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7:27
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表示总结过去工作和以后工作计划的成语有哪些?急!
1个回答2024-01-23 07:26
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开来继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一、承前启后
白话释义: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自:《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朝代:明
作者:朱国祯
翻译:公承前创业,打开后续的规模,这样的功德,永垂不朽。
示例:他是位承前启后的科学家,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承上启下
白话释义: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
出自: 《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朝代:西汉
作者:戴圣
翻译: 所以,这是承上启下的借口。
示例:文章中常有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继往开来
白话释义: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自:《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朝代:明
作者:王守仁
翻译:朱熹的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就要继往开来,所以一味只在考索著述上下功夫。
示例:我们应继往开来把改革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四、开来继往
白话释义: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出自:《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
朝代:现代
示例:为安邦强国,全民致富;开来继往,壮志凌霄。
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白话释义: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自:《战国策 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朝代:西汉
作者:刘向
翻译:前事不忘,它可以作为今后的借鉴。
示例: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今后的工作我已有自己的打算。
表示计划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2:11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翻然改图    图:计划,打算。比喻很快转变过来。另作打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    

改弦更张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改弦易辙    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宏图大志    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古代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
1个回答2024-02-23 03:30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1、战国:

1)齐:1钟 = 10釜, 1釜 = 4区,1区 = 4豆, 1豆 = 4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3)楚:1筲 =5升

4)三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统一换算(毫升):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3、汉: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1合 = 2龠, 1龠 = 5撮, 1撮 = 4圭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1合 = 20, 1龠 = 10, 1撮 = 2, 1圭 = 0.5

4、三国两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450, 1斗 = 2045, 1升 = 204.5,1合 = 20.45

5、南北朝: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30000, 1斗 = 3000, 1升 = 300,1合 = 30

6、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开皇: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大业: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7、唐: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大: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小: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8、宋: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67000,1斛 =33500, 1斗 = 6700, 1升 = 670,1合 = 67

9、元: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95000,1斛 = 47500, 1斗 = 9500, 1升 = 950,1合 = 95

10、明: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11、清: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表示计划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3 07:50

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含褒义)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认为是经营的店铺要倒闭了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含褒义)。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认为是从客厅到卧室 差(chā)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含褒义)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让人感觉不满意 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

目前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以后再添吧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七月流火:意思是指寒冷的季节就快要来到,天气逐渐凉爽起来。通常与“九月授衣”连用 ,出自《诗经》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天气炎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