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加译文加注释
1个回答2023-02-05 21:26
不是荀子写的?
孙权劝学 课下注释
2个回答2022-10-02 00:20
你自己不会看书啊?
在劝说中应该注意什么
1个回答2024-03-20 18:39
注意你的措辞和动作还有表情,让对方感觉你是怀着诚意来的,而不是来看笑话的
《荀子劝学》 注释 全文 急....
1个回答2022-09-24 21:07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劝谏他人应该注意哪些方法
1个回答2022-07-16 13:10
避开开门见山
文言文《劝学》虚词实词解释
1个回答2022-11-11 23:40
解释很细,答案很全
劝和的解释
1个回答2023-12-17 10:59
劝和的解释

劝说 别人 ,使其和解 详细解释 劝人和解。 《元典章·刑部四·旁人殴死奸夫》 :“因为 周千六 吓奸 苏小二 ,男妇 吴二娘 劝和上被 周千六 用瓦钵头 殴打 。” 《 水浒传 》 第三五回:“ 宋江 把上件事都 告诉 了:‘就与二位劝和如何?’二位壮士大喜,都依允了。” 丁玲 《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 :“后来 几乎 要动武了,于是相帮的,大阿姐……都夹杂在里面劝和。”

词语分解

劝的解释 劝 (劝) à 说服 ,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劝导。劝教(刼 )。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 社会 劝说 实际上 已经 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勉励:劝勉。 劝学 。劝业。劝善。 笔画数 和的解释 和 é 相安,谐调: 和美 。 和睦 。 和谐 。和声。 和合 (.和谐;.古代神话中 象征 夫妻 相爱 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 : 温和 。祥和。 和平 。 和气 。和悦。 和煦 。 惠风 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词语分解

劝的解释 劝 (劝) à 说服 ,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劝导。劝教(刼 )。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 社会 劝说 实际上 已经 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勉励:劝勉。 劝学 。劝业。劝善。 笔画数 和的解释 和 é 相安,谐调: 和美 。 和睦 。 和谐 。和声。 和合 (.和谐;.古代神话中 象征 夫妻 相爱 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 : 温和 。祥和。 和平 。 和气 。和悦。 和煦 。 惠风 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劝的解释 劝 (劝) à 说服 ,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劝说。劝解(?)。劝导。劝教(刼 )。劝谏。劝慰。劝戒。劝进(封建 社会 劝说 实际上 已经 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勉励:劝勉。 劝学 。劝业。劝善。 笔画数 和的解释 和 é 相安,谐调: 和美 。 和睦 。 和谐 。和声。 和合 (.和谐;.古代神话中 象征 夫妻 相爱 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 : 温和 。祥和。 和平 。 和气 。和悦。 和煦 。 惠风 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孙权劝学注释翻译原文?
1个回答2023-03-16 03:15
自己努力!我们的确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确很好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的方式来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和平解决方案,我的人生是,我的人生是
世说新语或古代寓言的 原文 翻译 注释 急!一定要有: 原文 翻译 注释谢谢
1个回答2024-01-18 10:44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文言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悯:耽心、忧虑的意思.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谓:告诉.病:劳累.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非徒:不仅只是.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长高.结出果实.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非常着急.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长:原作“揠苗助长”,后作“拔苗助长”.
评点:
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磨杵成针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寓意: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劝学原文带拼音及翻译注释
1个回答2023-11-29 02:32

劝学原文带拼音及翻译注释如下: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jūn zǐ yuē :xué bù kě yǐ yǐ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qīng,qǔ zhī yú lán, ér qīng yú lán ; bīng,shuǐ wéi zhī,ér hán yú shuǐ。mù zhí zhōng shéng,róu yǐ wéi lún,qí qū zhōng guī。

suī yǒu gǎo bào pù,bù fù tǐng zhě,róu shǐ zhī rán yě。gù mù shòu shéng zé zhí,jīn jiù lì zé lì,jūn zǐ bó xué ér rì cān xǐng hū jǐ,zé zhī míng ér xíng wú guò y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gù bù dēng gāo shān,bù zhī tiān zhī gāo yě ; bù lín shēn xī,bù zhī dì zhī hòu yě ; bù wén xiān wáng zhī yí yán,bù zhī xué wèn zhī dà yě。gān 、yuè 、yí 、hé zhī zǐ,shēng ér tóng shēng,cháng ér yì sú,jiào shǐ zhī rán yě。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shī yuē : “ jiē ěr jūn zǐ,wú héng ān xī。jìng gòng ěr wèi,hǎo shì zhèng zhí。shén zhī tīng zhī,jiè ěr jǐng fú。 ”shén mò dà yú huà dào,fú mò cháng yú wú hu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wú cháng zhōng rì ér sī yǐ,bù rú xū yú zhī suǒ xué yě; wú cháng qí ér wàng yǐ,bù rú dēng gāo zhī bó jiàn yě。

dēng gāo ér zhāo,bì fēi jiā cháng yě,ér jiàn zhě yuǎn; shùn fēng ér hū ,shēng fēi jiā jí yě,ér wén zhě zhāng。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jiǎ yú mǎ zhě,fēi lì zú yě,ér zhì qiān lǐ; jiǎ zhōu jí zhě,fēi néng shuǐ yě,ér jué jiāng hé。jūn zǐ xìng fēi yì yě,shàn jiǎ yú wù yě 。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经》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