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杜甫必背古诗

杜甫必背的十首经典诗
1个回答2023-02-08 02:17
《山行》是杜牧的诗
《唐诗三百首》里为何没有杜甫的《秋兴》八首
1个回答2022-07-04 04:30
五百首的话可能会有
求《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诗的名单?
1个回答2024-01-20 10:10

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有80首,列举20首如下:

1、《春晓》,作者: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鹿柴》,作者: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相思》,作者: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杂诗》,作者: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独坐敬亭山》,作者: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静夜思》,作者: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登鹳雀楼》,作者: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江雪》,作者: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登乐游原》,作者: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弹琴》,作者: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1、《八阵图》,作者: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2、《草》,作者: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游子吟》,作者: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关山月》,作者: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池上》,作者: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6、《忆江南》,作者: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7、《悯农》,作者: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8、《悯农》,作者: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9、《寻隐者不遇》,作者: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乐游原》,作者: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孩一二年级有那个必要背诵唐诗三百首吗
1个回答2024-01-27 06:55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他理解不了,初中前后可以开始背诵,这个时候有一定理解能力了,高中时候是最需要背诵学习的,理解上也不吃力,要是从小学就开始背诵,即使学会了也只是囫囵吞枣,若是孩子不喜欢硬逼着干,还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当以后(初高中)真正需要学习时,会从心理上抵触,不利于以后学习,若是孩子喜欢背唐诗,可以适当让孩子背诵一些,大人要给他讲解大意,尽量挑他们能理解的背诵。
绝句其二唐杜甫的诗
1个回答2024-04-27 07:01

绝句其二唐杜甫的诗原文: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创作背景:

《绝句二首·其二》写于公元764年暮春,前两句描绘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用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颜色形象表现出江、山、花、鸟四种景象的特征,勾勒出一幅色彩明艳、生机盎然的春末夏初的美景。后两句转为抒情,乐景衬哀情,由此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

注释: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

欲:好像。何日:什么时候。归年:回去的时候。

杜甫故居的名字以及背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18 16:50
杜甫故居,在巩县城东10公里南瑶湾村。村前有清澈见底的东泗河,村中有酷似笔架的山峰,笔架山下有一座清静雅致的小院,院内靠山有一孔20米深的窑洞杜甫就出生在巩县,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这里土地肥沃,现有宅院长约20米,宽约10米,小青瓦门楼,黑漆大门。院内有东西厢房3间,系硬山式建筑,小灰瓦顶,土坯墙,黄砂石墙基,门上悬挂竖匾一块,上书“杜甫故里纪念馆”大字,郭沫若亲笔。室内陈列有多种杜甫诗集珍本、杜甫诗意画、杜甫世系表、行迹图、遗迹照片等。院东侧有一窑洞,门额上书“杜甫诞生窑”。窑洞深20米,宽2米余,高约3米。院内西墙上嵌碑1通,高1.75米,宽0.75米,正面楷书“唐杜工部立”。该碑是1963年由杜甫祠迁此。门外墙上嵌石碑1通,高1.1米,宽0.56 米,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洛阳府张汉草书“诗圣故里”。
  距故居200米的村旁大路口有碑楼1座,青砖砌,歇山顶,砖雕花草斗拱,内立石碑1道,正面楷书:“唐工部杜甫故里”,碑楼北侧嵌青石刻1块,曰:《唐工部杜文贞公碑记》,系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立。
  诗人赵朴初曾赋诗日:“我闻杜甫里,山形有笔研。傥使甫复生,刮目桑梓变。笔落砚腾波,喜作巩县赞”。
  1962年对杜甫故居进行了修葺,1963年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家讲坛___杜甫
1个回答2024-02-26 01:03
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不仅在唐代,而且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就是杜甫了。这两位大诗人,一位作为浪漫主义的最高峰,一位作为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不仅成为盛唐时代诗歌发展到繁荣顶点的标志,而且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百家讲坛___杜甫
1个回答2024-03-15 18:19
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不仅在唐代,而且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与诗仙李白齐名的诗人,就是杜甫了。这两位大诗人,一位作为浪漫主义的最高峰,一位作为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不仅成为盛唐时代诗歌发展到繁荣顶点的标志,而且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请背出唐代杜甫的《春望》
2个回答2022-04-12 22:47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