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施特劳斯

大约翰施特劳斯和小约翰施特劳斯和贝多芬有哪些事迹?
1个回答2024-04-13 23:28
  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1804-1849)

  奥地利作曲家,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早年从师学习小提琴,二十一岁自组乐团,是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圆舞曲,另有大量的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等。他代表作品为《拉德斯基进行曲》和《安娜波尔卡》等,其中《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场曲。

  [ 强烈的嫉妒心理 ]

  老约翰·施特劳斯堪称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奠基人。可以这样说,没有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开拓,小约翰·施特劳斯也就难以成为“圆舞曲之王”。但就才华而言,则不能不承认老约翰·施特劳斯要稍逊于儿子。可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生前却不愿承认这一点,虽然他亲手传授了许多丰富的音乐知识给予童年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还曾逼迫儿子学习小提琴,但是当他发现儿子的才华横溢,以致盖过了自己的时候,他便不再希望儿子搞音乐了,而是千方百计给儿子安排别的工作。

  但是小约翰·施特劳斯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音乐道路。后来当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开始风行欧洲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在无奈之中离开了人世(1849年)。当时,老约翰·施特劳斯只有四十五岁。

  后来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老约翰·施特劳斯存在着严重的嫉妒心理,哪怕对他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家庭,与父亲同名。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同年六月十九日初演于维也纳,并由作者亲自指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为了使乐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在管弦乐队里破例地加上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齐特尔琴(原文为Zither,是一种拨奏弦乐器)。

  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然后,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美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妙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十分优雅动人。齐特尔琴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奥地利民族色彩,这种特色型乐器拨奏出这首圆舞曲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

  第一圆舞曲为F大调,描绘出了森林清晨的美景,及人们轻歌曼舞的场面。

  第二圆舞曲为降B大调,由大提琴呈示出来。 这段主旋律与前面序奏中基塔琴所演奏的主题几乎完全相同,但节奏要快得多,舞蹈性极强。

  第三圆舞曲为降E大调,三部曲式。描绘的仍然是森林美景。

  第四圆舞曲在降B大调上,二部曲式。前半部分轻快、流畅,旋律充满跳跃性;后半部分活泼、优雅,伴奏部分引人入胜。

  第五圆舞曲为降E大调,这一部分不仅活泼,而且节奏性非常强,使得整个乐曲达了最高潮。

  乐曲的结尾部分很长,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四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和第二圆舞曲的主题;之后,序奏时的“齐特尔琴”动人的旋律重新出现;终止部分采用了乐队的合奏。这一切好似一个总结,引人再一次回顾维也纳森林的各种美丽景色。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
  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动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约翰施特劳斯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2-05 00:58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祖父叫沃尔夫,是匈牙利人,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也在多瑙河沿岸,离维也纳不算太远。他的父亲叫弗郎茨,会拉小提琴,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老约翰·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学小提琴,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冯·惠利。1817年以后,他在米夏爱尔·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1819年,他又到约瑟夫·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有时担任指挥。1825年,他和玛丽亚·安娜·施特赖姆结了婚,生了三个儿子,这时,他离开乐兰纳,自己组了一个乐队,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1849年9月25日,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享年四十五岁。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所著的作品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15 17:13
《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是哪国的
1个回答2023-08-16 19:51
约翰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03 17:08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着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

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最着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感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小约翰施特劳斯都写过哪些~~波尔卡?
2个回答2022-09-28 11:59
安尼波尔卡,雷电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美丽的画
1个回答2024-06-06 11:02

上敬樱百亮裤丛度纯空搜噻!

龙鸣古寺
1个回答2024-06-06 11:02
龙鸣古寺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古山镇世雅上村。龙鸣古寺始建于五代后晋,中兴于两宋、清康、雍正年间。 {世雅北面,华溪西岸之山,傍溪而立,峰峦起伏,苍翠秀润,似蛟龙长鸣,故名“龙鸣山”。★注转载于永康新闻网}
简爱在舅父母家的主要事件?
1个回答2024-06-06 11:01

简爱在舅父母家的主要事件有:1.父母染病双双去世,简•爱被送到盖茨海德庄园的舅父家抚养;2.舅父里德先生在红房子中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歧视干的虐待的生活;3.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爱被关进了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一场;4.舅母视她为眼中钉,由于简爱和她对抗公开和坚决,舅母把简爱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且处处中伤简爱,毁坏她的名誉。

几个老外穿比基尼迷路了拿着相机记录的喜剧片?
1个回答2024-06-06 11:00
老外存比你1到1路走,拿着相机只记录了喜剧片这个以前看过的会好的一个电影呢,非常搞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