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音乐锅庄

锅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2 01:05

藏族的民间舞蹈。

农区锅庄的结构分两大段,即从慢板歌舞到快板歌舞,速度又有慢、中、快之分。开始时男女分别拉手成圈,轮班唱和,甩脚踏步,唱完后齐声喊“哑”,顿时舞步加快,越跳越快,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

《锅庄》的动作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动作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雄鹰盘旋”、“孔雀开屏”、“野兽戏耍”,注重姿态的情绪变化和表现,这正是藏族人民悍气质在舞蹈中的体现。


                                   

锅庄是什么意思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果桌”——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锅庄
1个回答2024-02-27 03:08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又叫“果卓”,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藏族地区。跳舞时,人数不限,不要伴奏,也不化装,男女众人手拉手围成一圈或两排对立,开始由一人领唱,然后大家齐唱,边唱边舞。舞蹈有弓腰、转身等动作。起初音调低沉缓慢,曲调复杂,装饰音多。每反复一次,装饰音随之减少,并自然地向上移调约半度,速度随之加快,最后变得高亢热烈,只留下主旋律。多为赞美家乡、歌唱劳动、欢庆丰收、表现男女爱情等。

什么是锅庄舞
1个回答2023-12-02 10:16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

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果桌”——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什么是锅庄舞了
1个回答2022-12-30 05:07
锅庄广场:锅庄,即沙朗,也是一种“锅庄”舞蹈,是羌族人祭祀时必跳,后经发展,这种祭祀舞蹈被慢慢取消,但是每逢羌族人节日时候大家都会跳起锅庄舞蹈,这种形式也被用于招待重要宾客,夜幕降临时,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而现在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大家每天都在锅庄广场一同舞蹈。
雪山上的锅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8 21:31

锅庄是一种藏族舞,也叫“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的简介
1个回答2023-02-06 21:16
锅庄广场:锅庄,即沙朗,也是一种“锅庄”舞蹈,是羌族人祭祀时必跳,后经发展,这种祭祀舞蹈被慢慢取消,但是每逢羌族人节日时候大家都会跳起锅庄舞蹈,这种形式也被用于招待重要宾客,夜幕降临时,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而现在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大家每天都在锅庄广场一同舞蹈。
锅庄舞是哪里的风俗
1个回答2024-02-25 09:22
锅庄舞是藏族的传统风俗,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这种舞蹈主要流传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而锅庄舞根据舞蹈规模分类时,还可分为大锅庄舞、中锅庄舞、小锅庄舞。
什么是藏族锅庄?
1个回答2023-01-06 09:03
锅庄广场:锅庄,即沙朗,也是一种“锅庄”舞蹈,是羌族人祭祀时必跳,后经发展,这种祭祀舞蹈被慢慢取消,但是每逢羌族人节日时候大家都会跳起锅庄舞蹈,这种形式也被用于招待重要宾客,夜幕降临时,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而现在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大家每天都在锅庄广场一同舞蹈。
果谐的与锅庄
1个回答2023-12-03 04:14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在藏族地区,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男女老少,拉起手,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一到下午,打场上青年男女一起对歌,一起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唱歌跳舞。在城镇,天气一暖和,人们便阖家外出,在林卡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藏族地区,唱对歌,跳圈舞,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
果谐与锅庄,都是一种集体舞。藏语称“卓”舞,汉语称“锅庄”。它是一种包括说、唱、舞和杂技等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铃鼓舞。表演时,男执铜铃,女举手鼓,舞蹈由慢到快。常用特技有“顶鼓翻身”,“躺身蹦子”,“单腿转”等。跳时,大家手拉着手,臂连着臂,载歌载舞,顿地为节,分班唱和,并且发出“休休休”、“曲曲曲”的节奏声。人们围着篝火,男一排,女一排,且歌且舞,果谐与锅庄的种类也繁多,有祭祀、庆贺、婚礼、比赛等等,其中以村寨为单位进行的比赛最为精彩。跳果谐与锅庄人数不限,一般不用伴奏,跳时分男女两队,大家手拉手、臂连着臂,跟着领舞人,围成圆圈,载歌载舞,跺地为节,分班唱和,从日落跳到夜晚,从午夜跳到天明。人们利用歌舞来消除劳动的疲累,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酷爱大自然的感情;男女青年更是用歌舞来倾吐彼此之间的爱情。
果谐与锅庄是流行在所有藏族地区的一种圆圈舞。一般地说,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广大农区,把这种圆圈舞叫“果谐”;在昌都地区及四川、云南等藏区,则称其为“锅庄”。藏族地区的果谐与锅庄各有特色。其中,巴塘的弦子最为丰富多彩,昌都的锅庄最为精彩,山南的果谐最具地方特色。锅庄舞舒展柔美,舞步轻快、简练。锅庄舞深受西部少数民族群众喜爱,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其文化底蕴深厚,是最具藏族特色的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