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十四章原文译文注音

道德经十五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13 05:27

道德经·第十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译文对照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晌液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春谈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宴森物故更新。

道德经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05 12:28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

奥:藏,含有庇荫的意思。

市尊:换取尊位。

加入:高过他人,亦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意思。

何弃之有:即“有何弃之”,有什么可抛弃的。老子认为恶人可以转变,世上不应有被抛弃之人。

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拱璧:极为珍贵的大玉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起读经典《道德经》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
1个回答2024-03-09 20:05
《老子·第五十章 》

人一生出来,就进入了死亡。人以四肢九窍活著,人以四肢九窍死去,人以这四肢九窍,将自己的生命送到死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世人太贪婪今生的享乐了。听说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的人,行路不会遇到老虎,打仗不会受到伤害。在他面前,凶牛不知怎么投射它的角,猛虎不知怎么扑张它的爪,敌兵不知怎么挥舞他的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啊!

这一章主要说的是:人脱离了贪婪享乐,善于得到并持守真生命,也就脱离了死亡的境地,很难遇到凶险和为难了。

人脱离了贪婪享乐,持守真生命,就很难有真正的凶险了。

《老子·第五十一章》

万物都是由道所生,又有恩德去蓄养,化育为物形,得势而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敬畏大道、不珍惜恩德的。大道的可敬和恩德的可贵,在于他不是情动一时、令出一时,乃是自然而然、永恒如此。所以说,道生出万物,又以恩德去蓄养,使它们成长发育,给它们平安稳定,对它们抚爱保护。然而他这样创造养育却不强行占有,他这样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己功,他是万物之主却不任意宰制,这可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道产生了万物,又用恩德去蓄养,为他们化育了形体,让他们得到了势而生长起来。大道的这种可敬和恩德的可贵,是自然而然地发出的,是永恒的,不是一时兴起,但是他却不强行占有,不任意宰割,这样的恩德深不可测。

这一章主要是说道永恒的产生和孕养万物,具备最深不可测的恩德。

孕育生养万物,使它们茁壮成长,却不去强行占有他们,不任意宰割,这样的恩德是深不可测的,事业也会长久。
《道德经》 第八章 憨山大师注解
1个回答2023-08-08 09:41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注】此言不争之德,无往而不猜早善也。

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

由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居则止于至善,故曰善地。心则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故曰善渊。与,犹相与。谓与物相与,无往而非仁爱之心,故曰与善仁。言无不诚,故曰善信。为政不争,则行其所无事,故曰善治。为事不争,则事无不理,故曰善能。

不争,则用舍随时,迫不得已而后动,故曰善时。不争之德如此,则无人念春怨,无鬼责。故曰夫惟不争,故无尤矣。仔兆耐
童年第5-8章内容简介 注意:是简介
1个回答2024-03-13 22:17
  为你奉上,请参考!

  第五章可分上、下两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
  第六章写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第七章主要写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第八章上篇描绘了外婆讲童话的情景、本领和记录下来《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下篇介绍了“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 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着重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1个回答2024-01-20 14: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有一个风箱,空虚而不空穷竭,越鼓动所现事物越多.

言语太多,不能做到像虚空一样,终会穷竭,这样的话不如恪守虚空虚静.



也就是要得道悟道,不能太多的言语思虑,真正的道是不可以用言语和思虑得以体会的,如果太多的言语思虑反倒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越来越被动迷惑.要像天地一样虽然无心但是能成万物,虽成万物仍然无心可用.
道德经四十章感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23:52
道德经讲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永生的方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经,我突然发现,道德经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级智慧文明写给人类发展的指导书。像小国寡民(人口限制),像水(顺应规律),无知无欲(不加控制的滥用知识,人性的私欲膨胀,破坏人生存的环境),不自生(友爱互助谦虚尊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对宇宙或者黑洞中心,象形化的阐述)。不如守中(和谐中庸)。无为(不违背规律)。等等,感觉不是远古蒙昧的人类先祖所能阐释的。这可能也跟老子是图书馆馆长有关,他看到的古籍和图像可能非常古老,山海经就是一例。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04:57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知道雄的道理,却不与人争雄,反甘心守雌的一方,犹如天下的溪壑,必然众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服。既能得天下人的归服,他所承受的道,自然也不会离散。不但如此,他更能回返原有的赤子之心,以则困禅达纯真的境界。

知道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明,而甘居黑暗,才能为天下作榜样。既能为天下尺胡人的典范,德行自无错失。不但如此,他更可归于无极,而回归道体。知道光荣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而甘居耻辱,才可得天下孙尘人的归服。

能使天下人归服,德行才算充足。不但如此,他更返朴归真,与道体合而为一。但是,万物变化不息,这种状态并不能长保,终有朴散为器的时候,而证道的圣人,仍能以浑朴的原则,来设官分制,做到“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二章
1个回答2024-02-18 02:19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不”。
这段经文的意思,借用佛家的话说: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主客就是能所,相对而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真正起作用的那个不在相对里,弗居就是不生,因其不生,所以不去。

若无眼睛,你怎么感知光线?因为有了眼睛所以才感知了有限的光-----瞎了。
马德的一篇文章
1个回答2024-02-27 08:43
  走散的炊烟(马德)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来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是可以散去的,但是根是散不去的,他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上,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的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的,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哦,

  从树梢上绕出来,从屋脊上站出来,爬上草朵上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的拢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屋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就像我一样的走了,走的缠绵悱恻,走的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给丢了.

  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的的村庄,我的屋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答着凉棚,像远方谣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的像浮萍一样的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是无法做到的.

  母亲手指这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的像上,那一年我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堪蓝的天空,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坚韧不拔的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手臂一般的东西召唤着.

  后来我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鸣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一缕缕飘的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吸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漂泊,你就是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点的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无法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