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祭母文》
1个回答2024-01-11 23:15
呜呼吾母辛丑秋归

七月十二午后卒退

晴天霹雳夜雨降辉

声泪俱下娘去难追

儿女跪哭求母命回

天不假年阴阳相背

屈指算来八十二岁

风霜雨雪世道轮回

白驹过隙转眼一辈

娘生庚辰张庙地坠

外翁仙阁养育心费

爱学好动心善德美

女大预嫁父命不违

指婚张东刘姓寒门

夫唱妇随翁曾两辈

行孝守道摔盆一对

父贫他乡回无路费

独拜哭坟诉倾苦泪

肝肠寸断清贫明白

大谢街坊爷们善为

岁月艰难育我兄妹

和血牙吞尽尝贫味

春夏秋冬饥寒交迫

省吃俭用盼子有为

披星戴月沧桑驼背

改革开放民富粮堆

民勤抚桑小康现兑

子孙满堂苦笑不累

小有自足背弯发白

后辈小富慈母落帷

天伦之乐心脑忆退

三呼老娘答非所问

知母辛苦吾已半辈

欲孝父母进食乏味

钱粮有余娘病疲惫

时不忘儿手语口对

大去之人灯枯无悔

众亲闻望强笑以慰

气悬一线盼四女归

大限天催咽气归位

震天悲哀母不再回

呜呼吾母阴阳两隔

披麻戴孝守棺帽白

千呼万唤音容不再

孝无娘去仰天目呆

泪血悔问人不永年

梦里盼见母影笑脸

泪流满面汗流气喘

再呼吾母天各一边

驾鹤升天娘留针线

游子天涯抚手娘搀

斗转星移何日相见

呜呼吾母今夕何年
知道“小白龙祭母”(闽东地区)的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2-02 03:44
苍山小白龙,祭母降甘霖的故事而来
福安有个叫白云山的地方,相传是小白龙母亲的墓地,说是墓前还有酷似龙爪的印迹,每年清明前后小白龙会去祭母。

古往今年,含山县与“龙”有着不解之缘。
由于远古地质频繁的褶皱、断裂活动,在临江襟湖的含山大地上,隆起了道道形似蜿蜒长龙的崇山峻岭和丘陵长岗。而周边却毗邻着河汊交错的广袤平原。这独特地域环境正应了古人择水而居、依山而息的生居习俗。6000至10000前年,我们的先民们已经远离深山狭谷,告别茫茫丛林,从茹毛饮血的野蛮中走出,在这方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上,构木筑巢繁衍生息,进而创造出令后人惊叹不已的灿烂文明,最让世人称道的是,龙文化在远古时代便在这方热土上悄然萌发。在凌家滩那方失落久远的文明沃土上,出土了5500多年前的“玉龙凤瓒”、“龙凤五璜”等玉质龙器物,特别是那条精美的O形“玉龙”,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华第一龙”。先民们在刀耕火种的年代,就离不开这一古老图腾的支撑,就充满着对“龙”的渴望、歆羡和神往。
隔不断的历史传承,赋予这方山水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据史载,含山于东晋大兴二年(319)设县,其初始县名就称作“龙亢县”,至唐武德六年(623)更名为“含山县”,历史上以“龙亢县”命名长达三百余年,亢同“吭”(hang),乃咽喉、喉咙之意,“龙亢”可意释为:巨龙之咽喉之地,亢还有一种读音为(kang),此时的“龙亢”可解释为:奋勇激进的巨龙。“龙”之于含山可谓是颇有渊源。
在现今的含山县境内,依然有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延续着“龙”的遗韵,如横龙埠、青龙尖、土龙岗、石龙口、龙山、龙桥、龙庙、龙梅、龙洞夏等等。朴实的乡民们还爱把旱涝保收的良田昵称作“龙窝”,县域内仅以“大龙窝”命名的良田就有十多处。
在民间也有不少龙的传说。如富有人性化色彩的小白龙祭母的故事,那首“苍山小白龙,祭母降甘霖”的民谣世代相传,那是“龙人合一”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龙文化与乡土民俗和谐交融;大明开国元勋刘基在铜城闸、张公桥、骆集斩龙杨等地仗剑斩龙,最后只有一条土龙逃至巨兴土龙岗得以幸免……龙的故事经这代代的酝酿和发酵,越发“迷离”而“神奇”了。当然,这些民间传说含有较浓的封建迷信色彩,有杜撰或讹传之嫌,但它却折射出乡民们对“龙”所特有的 种悠久的情感文化。
此外,在含山民间,旨在弘扬龙文化的节庆活动长励不衰。农历端午节至六月初六,在含山县得胜河、清溪河、牛屯河、运漕河等河流上,民间均自发地开展热火朝天的龙舟竞赛。含中含北一带,在农历正月初七至正月末的十多个单日子里,盛行玩狮子舞龙灯。这些曾经濡染、打动了无数乡民的龙文化细胞,它们本是当地民俗的精神之根,它们与民意相映生辉,相偕成趣,其活水之源自然是那颗不老的龙文化魂。 在一个只有1000平方公里、43万人口的小县中,竟打下这许多有关“龙”的烙印,其历史悠久、形神皆立的传承,在全国也是很少见 ,龙文化那独特的审美品位和文化蕴咏,它主题的温馨、祝福、吉祥、奋进之意蕴所旨,无不给人以恬美、祥和、向上的心灵启发和享受。历史为舟,民意为体,龙的神韵和风采寄寓为骨,龙文化的经典和神粹民恰在于此。
龙文化充分体现了含山的历史、自然和人文特色。传承和发扬含山悠久灿烂的龙文化,注入“龙”的激情和神韵,当可为今朝创新破难、奋力赶超的含山人民增添新的活力.(梁立旗文)
丁郎祭母和朱春登祭母一样吗
1个回答2023-11-21 11:14
不一样。
故事情节方面:丁郎祭母又称丁郎刻母,讲述的是丁郎是个独生子,父亲早死,母亲辛辛苦苦将其抚养长大。但是,丁郎长大后不孝,经常无缘无故地毒打母亲,朱春登哭坟讲述的是黄龙造反,朱春登代叔从军,由其婶母内侄宋成伴送,宋成垂涎春登妻赵锦棠,中途暗害春登未成,回来谎报春登战死。朱婶谋占长房家财,逼赵锦棠改嫁宋成;锦棠不从,备受折磨。
出处方面:丁郎祭母是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朱春登哭坟来自唐代人朱春登。
祭母文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08 18:35

催人泪下的七言祭母文如下:

千悔万悔悔不转,千诉万诉诉不完。千寻万寻寻不见,千哭万哭哭不还。

苦命娘亲天不眷,空在人世走一翻。弹指光阴是如箭,又过一百二十天。

黄泉无路重会面,血泪空染红杜鹃。说甚扬名把亲显,儿受虚名母受难。

生前孝养无一点,徒把功名误旨甘。跪灵欲诉肠先断,话在咽喉口难言。

母在阴灵来降鉴,今宵一诀恨终天。六十七年一瞬转,生平历历在眼前。

跨鹤慢赴瑶池宴,且听儿等哭当年。吾母张门闺中彦,弟兄四人姊妹三。

声名富贵命贫贱,八字生成戊子年。腊月初一母寿诞,天生性情古贤媛。

读书通晓列女传,忠孝节义记得全。生平不道人长短,腹内宽容撑得船。

有话装在肚皮烂,一生忍气不言穿。胸有记事珠一串,心是账簿口算盘。

好施好舍好方便,慈悲菩萨下尘凡。几句好言心便软,替人垂泪代人怜。

生性克勤又克俭,德言容工四字全。笄年与父成姻眷,丁未二月效和鸾。

是时家业祖父管,父亲读书在外边。两个伯伯都能干,一个教书一耕田。



九旬曾祖身康健,寝膳全靠母周旋。只因屋小人口满,胞伯始佃包上田。

年成不好庄稼欠,一连几年不赚钱。母亲贴入钱百串,半是私房半陪奁。

心中自惜口不怨,常向儿等说从前。逾年祖父六旬满,儿生已酉二月间。

十遭磨折九遭难,犹幸一房得长男。父亲用功少回转,扶育全靠母耐烦。

辛亥正月又分娩,二弟生日是初三。我曾祖母犹及见,九十二岁笑开颜。

岁在癸丑家遭变,先曾祖母命归天。祖母一哭气不转,几回晕倒孝堂前。

家中人少车不转,吾母一手半壁天。二弟交与外婆管,不孝跟着祖母眠。

丧葬事毕议析爨,分家即在甲寅年。祖业遗租明橡三十石,三家人分两股田。

大房成伯占一半,吾父弟兄把阄拈。人家分家争长短,我家分家无片言。

是我母亲人良善,和睦忍让不争先。留得声名在团转,谁人不说母亲贤。

所有私房钱百串,贴完就是这一年。一女夭亡才岁半,是年八月生老三。

从此家务自经知枝管,自炊自爨自耕田。母亲从此受磨难,一家事务内外兼。

每天忙了三餐饭,又要喂猪又纺棉。丢下盐米又柴炭,丢了厨房又菜园。

长工短活要打点,不是茶水便是烟。紧工忙月要划算,不分晴天和雨天。

学堂伙夫又回转,不是拿米便拿钱。衣服汗了又要换,又要小菜与油盐。

人激猛旁情往来要门面,口里不吃身不穿。又是儿女一连串,大的尚小小的添。

哭的哭来喊的喊,似为可恨又可怜。缝新补旧连夜赶,等到天明又不闲。

儿辈熟眠母无伴,篝灯独耐五更寒。白日一天累到晚,浑身衣服汗未干。

父亲应试县府院,办了衣服办盘缠。犹幸年成无水旱,岁入犹得够缴缠。

苦了母亲勤积攒,怎奈家贫挣钱难。苦到如今闲不惯,一生何曾耍一天。

许多精力来磨炼,母亲怎不损寿元。儿女情浓自己淡,受病就在这几年。

过年祭父母有哪些讲究?
1个回答2024-01-26 11:26

过年祭拜父母的讲究,是各地风俗不一。我祭拜父母是随心所欲,有时候是跟父母讲讲话,有时候是问父母有什么需要,有时候说说自己的不易。解脱一下自己。也给父母摆点贡品,烧点香,纸,烛。

丁郎祭母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3-10 12:28

古时候,赤水河边有个彝族妇女,年轻轻的就死去了丈夫,丢下一个儿子叫丁木林,这妇女决心不再改嫁,孤苦伶仃地带着儿子过日子。她省吃俭用,让儿子穿好吃好,自己却穿麻布衣,吃糠咽菜,过着艰苦的生活。

   日月如梭,光阴如流水,慢慢地这寡妇老了,儿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可是,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嫌母亲年老不中用,经常打骂母亲。母亲却依然疼爱儿子,儿子去做活后,母亲在家料理家务,给儿子做饭。儿子却不然,母亲给他送饭迟了,他拿起棍子就打母亲;送早了,也打母亲;天长日久;弄得老母左右为难,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有一天,丁木林在山上犁荞地,地边上有两窝雀,一窝地头的灌木丛里,是一窝还没有出窝的小雀;一窝在地尾的一棵小树上,窝里有一只瞎了眼睛的老雀。丁木林犁地时,犁出些小虫子,一群山雀跟在他的犁头后啄吃小虫。后他发现有一只大雀和一只小雀叼着虫子,来回地喂那窝小雀和瞎眼的老雀,从中受到了教育。他想:人也是这样,小时候要父母养;老的时候要儿女养,我连雀鸟也不如。他想到自己对母亲不好,非常后悔,于是在心里发誓,从今以后要学雀鸟一样,好好地瞻养老母亲。

   这时丁木林已犁到地头,看见老母亲一歪一歪地送饭来;忙解下犁架,准备去接老母亲,他忘记放下手中的牛鞭子,就跑上前去迎接母亲,母亲看见儿子拿着牛鞭子朝自已来,以为是饭送迟了,儿子又来打了,忙放下饭箩,掉头就往山林中跑去。儿子在后面追着,她在前面跑着。母亲想到儿子对自己越来越不孝,活着遭罪受,不如死去算了。她钻过一蓬棠梨树,看见前边有一棵白花木,于是一头撞在上面死了。丁木林跑到时,母亲已气息奄奄,他把母亲抱在怀中,痛哭流涕地说:“阿妈,我错了,对不起你!今天我是来接你的呀!你快睁开眼睛!不等他说完,母亲看了他一眼就断气了。丁木林悔恨自己对母亲不孝,造下了今日的后果。他把母亲背回去后,用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了母亲。最后又到山中砍来了母亲撞死在上面的那棵白花木和一棵棠梨木,用白花木做了一个小木人,刻上眼,耳、鼻、嘴和心赃器官,分别在上面安上一粒银子,然后给小木人穿上一套新衣服,再用棠梨木做成靠板,把小木人绑在上面,最后把小木人供在灵堂上。每天吃饭时,先献小木人,然后才吃饭;天气冷了,给小木人烤火。太阳出了,把小木人背出屋外晒太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有一天,丁木林把小木人背到屋外晒太阳,并在院坝里晒了一场谷子,天公老爷有意试一下丁木林的良心

祭母文的原文?
1个回答2024-01-08 15:47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辉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30。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清明祭祀父母短语
1个回答2024-02-04 21:14

清明怀念父母词语:

1、哀思 惆怅 缅怀 追思

2、追悔莫及 生死离别 阴阳两隔

3、如泣如诉 撒手人寰 黯然泪下

4、世事无常 流芳百世 束手无策

清明怀念父母句子:

1、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让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送上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2、我们抓不到你们的手,我们留不住你们的人,只好无能为力的接受事实,带着思念和悲痛的心,和你们永远的告别!

3、英灵安兮,早生善处,死者安息,生者坚强。化哀为俭,化悲为干,儿辈同心,孙辈在望。

4、惊魂噩耗泪如涌,老父驾鹤走西城。千里奔丧七日还,苍天无眼人有情。年初母病子皆忧,岁尾父殁孝难行。心痛如同万刀刃,哀号驱云沐寒风。

5、天堂的亲人,你可知我多想你,多少夜晚泪流满面,忘不掉曾经的回忆,放不下离别的痛苦,感谢缘分,于今生相遇,缘分太浅,却阴阳相隔。

6、化哀为俭,化悲为干,儿辈同心,孙辈在望。千里奔丧七日还,苍天无眼人有情。年初母病子皆忧,岁尾父殁孝难行。心痛如同万刀刃,哀号驱云沐寒风。泪水止不住的噙满双眼。生死阴阳隔尘土,终了荒冢丘坡处。父母含辛育儿女,美德传颂永长存。但面对父母的离去形成的断然事实,却感到了人力的脆弱。双亲驾鹤已经年,独留思念在心中。父亲音容今犹在,今夕只憾梦中逢。

祭祀时公鸡叫声变成母鸡声有何寓意
1个回答2023-10-14 13:05
(ฅฅ*)♡无语
谁知道岳飞的祭母文?
2个回答2022-12-24 12:01
不太了解,但是<<岳飞传>>里是没有的
热门问答